未曾設想的道路!我那陰差陽錯的獨立遊戲之旅

大家早安午安晚安,我是毛豆!炎炎夏日,宅在空調房裏嗦冰棍打遊戲真可謂神仙般的享受,最近你們都玩了什麼遊戲呢?

放個涼拌毛豆呼應一下我的ID(這有什麼好呼應的啊?)

本期遊戲回顧的主題是“獨立遊戲”。各位獨遊愛好者們,你們都是因爲什麼入坑獨立遊戲的呢?是無意刷到某獨遊然後被深深吸引,是玩膩3A大作後想換換胃口,還是電腦配置不夠之下的無奈選擇?


很不幸,我的入坑原因可能會讓大家覺得無趣——我是一點都不浪漫的最後一個。


一、玩獨立遊戲?我嗎?誒,真的假的?

正如標題所寫,我最近幾個月一直在猛猛打獨立遊戲,可這卻是讓我“未曾設想的道路”。儘管入坑獨遊是讓我始料未及的,然而在此期間,我不僅收穫了很多快樂,還改變了自己對於好遊戲的評判標準,更深入地感受到單機遊戲世界的豐富多彩,甚至一度從一個只喜歡動作遊戲的“深情專一”玩家變成了遊戲界的“雜食動物”。

曾經的我:只認動作的超級桂皮

獨立遊戲,是相對於商業遊戲製作而存在的另一種遊戲。由於缺少外部提供的資金,獨立遊戲看上去往往十分樸實無華,沒有3A大作那種能讓單機遊戲萌新一眼驚豔的特質。


——這是根據我自己的遊戲軌跡得出的結論:2020年,我註冊了自己的第一個Steam賬號,當時喜歡玩的遊戲無非刺客信條、怪獵、如龍和大鏢客這樣的大作,別說玩獨遊了,我連獨立遊戲是什麼都不知道。

去年夏天遊玩大表哥2的截圖,風景真美

山珍海味喫久了也會膩味,漸漸的,美輪美奐的3D畫面、龐雜的任務系統讓我感到疲勞,我開始玩時不時一些不那麼3A的“小遊戲”——彈丸論破、逆轉裁判、星露谷、傳說之下、去月球以及各類國產遊戲等等。其實當時我已經接觸到了部分獨立遊戲,也很喜歡它們,然而我對於獨遊的認知依舊是“小作坊遊戲”。

放一張當時很喜歡的夜雀食堂

垃圾的電腦配置是把我踹到獨遊坑裏的直接原因。與當初對動作遊戲的一見鍾情不一樣,我入坑獨遊更像是“先婚後愛”。


該怎麼形容呢?我就像舊社會里迫於現實和壓力不得不嫁給陌生男人的女孩。我理所當然地對這段婚姻不抱太大希望,可沒想到對方居然在各方面都跟自己很合拍。在幸福的婚後生活中,理所當然地,我愛上了他。


咳咳,言歸正傳,由於我的電腦是輕薄本,隨着使用年限的增長,這破電腦越來越帶不動大型遊戲了。

2023年5月,對此忍無可忍的我去買了一臺二手PS4Pro,借來同學的號爽玩一陣子後,我又碰到了新的問題。由於當時我還在讀大學,平時住校,週末纔回家。平時遊戲機都放在家裏,在學校想着遊戲進度難免心裏癢癢。人總不能不打遊戲吧?無奈之下,我又捏着鼻子撿起Steam平臺的遊戲。

我的第一個遊戲盤:大表哥(話說爲什麼這期主題是獨遊大表哥配圖還這麼多啊喂)

直到2023年12月的尋常一天,就在我和朋友聯機刷猛漢王聚魔之地時,流暢的BGM被卡成了電音,我也像開了0.5倍速似的,動作永遠比別人慢半拍。屏幕外的我抱着手柄心如死灰,終於明白我得暫時跟這些大型遊戲說再見了。


二、比想象中更加上頭!我與獨立遊戲們的邂逅之旅~

告別大型遊戲後,在一衆“小遊戲”裏,我選擇了《殺戮尖塔》。


(一)年輕人的第一款卡牌肉鴿:《殺戮尖塔》

《殺戮尖塔》是第一款讓我用“獨立遊戲”和“肉鴿like”這兩個標籤審視的遊戲,它絕對稱得上我的肉鴿啓蒙。對於尖塔,雖然我久仰大名,卻一直興趣索然,因爲它畫面簡陋,此前我也從未接觸過肉鴿,很擔心自己不喜歡玩這種類型。不過好在它不貴——看着小黑盒上的高評分,我抱着試一試的心態在2023年冬促買了尖塔,沒想到直接陷了進去。

cos了我最愛的獵寶!

《殺戮尖塔》的好玩在於遊戲本身和二創都很有意思。遊戲本身自然不必多說,四個職業,每個職業都有自己的流派和無限,每把遊戲的遺物和地圖不同,體驗也有着千差萬別;在二創上,層出不窮的梗圖、雞煲笑話以及各種唐氏無限總能讓人會心一笑(。)

咔咔!

(二)氛圍感拉滿的卡牌meta遊戲:《邪惡冥刻》

通過遊玩《殺戮尖塔》,我第一次嚐到卡牌肉鴿的甜頭,於是我又買下同樣是卡牌遊戲的《邪惡冥刻》。

嚴格來說,《邪惡冥刻》只有第一章以及通關後的凱西模組有肉鴿元素,它本身更像是一個打破第四面牆的meta遊戲,卡牌比起核心玩法更像是一種表現形式。和許多玩家一樣,我最喜歡的就是遊戲的第一章——

礦工,第一遍打的時候有點汗流浹背

在寒假無數個靜謐的冬夜裏,我抱着電腦縮在被窩裏,沿着落雪的山脈一路探索,嘗試馴化各種叫得出名字的和叫不出名字的野獸。在旅途中,我碰到了許多奇怪的人,有可以助我一臂之力的實驗家和毛皮獵人,也有不那麼友善的礦工和釣魚人。在森林的小木屋中,“我”一次次失敗,又在一次次重來中逐漸發掘了這個遊戲的真相……


(三)初見驚豔,還有進步空間的動作肉鴿:《哈迪斯》

如果說《邪惡冥刻》的魅力主要在於氛圍營造,那麼《哈迪斯》吸引我的地方就是背景故事和美術風格。

今年2月,我買了國產獨立遊戲《暖雪》,酣暢淋漓的遊戲體驗讓我對動作肉鴿萌生出一絲好感。我又緊鑼密鼓買下了同類型遊戲《哈迪斯》。相比於《暖雪》,我個人認爲哈迪斯的立繪更加精緻,人物塑造也更有特點。

然而被吸引是一回事,實際的遊玩體驗又是另外一回事。初入《哈迪斯》的前20個小時的體驗感無疑是非常爽快的,然而隨着時間的推移,我感到越來越“累”,因爲它的局外成長太肝,而培養局外加成所需的道具又會佔用局內build所需要的道具,這就意味着在很多情況下,局內build和局外成長只能二選一。一局玩下來,我發現可選擇的祝福和升級並不多。“遊戲是好遊戲,但不那麼肉鴿”就是我遊玩《哈迪斯》後的感受,在肉鴿上,它可以做得更好。

dbq打的時候沒截圖,這圖乃取之於盒

就這樣,我的塔爾塔羅斯之旅在一絲小遺憾中結束了。由於臨近畢業,我忙於雜七雜八的事情,有些電子ed。今年4月到6月,我玩的新遊戲零零碎碎的,主要以打發時間爲主。我玩了《暗黑地牢》,一款畫風和故事極其吸引我,難度卻足以排進top3的遊戲;也體驗了樸實無華卻令人無比上頭的《土豆兄弟》和《小丑牌》。

我的電子ed一直到玩上《以撒的結合》纔有所改善。


(四)心目中的單機遊戲top3、肉鴿真神:《以撒的結合:重生》

其實早在今年3月,我就開始在b站刷以撒的相關視頻。作爲一個喜歡宗教邪典和兒童畫畫風的人,以撒在“面子”上就激起了我的濃厚興趣。我本想等夏促入坑,然而越刷視頻越心癢,最後在5月末原價拿下本體+DLC。

以撒作爲公認的肉鴿真神,它果然沒有讓我失望。在“裏子”上,以撒憑藉令人眼花繚亂的房間和道具池,擁有極高的可玩性。

超級萌新期平平淡淡的一局,但有硫磺火好耶

與尖塔的部分遺物缺少故事背景不同,以撒的道具都是與故事背景、人物形象環環相扣的——比如各種藥劑和藥丸,它們影射了以撒那藥物成癮的母親;比如日常的生活用品,彎曲的勺子、扭曲的衣架和訂書機等等……拿到這些道具可以增強“子彈”的力量,可是所謂的子彈都是以撒的眼淚,子彈變強恰恰說明以撒哭得更兇,遭受了更多的虐待。剛開始玩以撒時,我看着屏幕中哭泣的小男孩拿下道具後流血受傷的樣子總有些於心不忍。

看他哭這麼傷心真的很讓人心疼

以撒的人物形象來源於聖經,不同角色的初始主動道具也都有其背後的典故(這些我就不多做贅述,b站有很多講解視頻)。《以撒的結合:重生》最讓我喜愛的地方不僅在於它十分豐富的肉鴿系統,更在於它能把故事設定、人物、道具和遊戲機制融合得如此恰當巧妙,讓遊戲裏的一切元素都變成主要玩法的一部分,沒有太多冗餘。

萌新友好角色抹大拉的解鎖方法,靈感來源於聖經

我心目中的單機遊戲top3,《以撒的結合:重生》當之無愧。


(五)原來塔防這麼好玩!可愛的小人打架遊戲:《王國保衛戰》

就這樣,我打了很久《以撒的結合:重生》,一有時間就會開幾局。與此同時,我也決定跳出肉鴿的藩籬,去嘗試一些別的獨立遊戲。


於是幾天前,我玩起了《王國保衛戰:起源》。

雖然許多玩家都把《王國保衛戰》冠以“童年的回憶”這一情懷式的稱號,我小時候卻從來沒玩過。塔防遊戲是我真正的“知識荒漠”,我抱着好奇的學者心態買了一份起源。把起源通關後,我意猶未盡,又買了剛出爐的《王國保衛戰:聯盟》。

玩完後的最大感覺是……沒想到塔防這麼好玩!


在玩法上,玩kr以前,我以爲塔防就是像pvz那樣,在道路上佈置好設施,敵人進攻,我負責站樁防禦就行了。kr的英雄系統着實讓我耳目一新,每個英雄可以移動,還可以釋放大招。5代的雙英雄機制更是可以打出招式之間的配合。第一次感受到原來塔防遊戲也這麼需要實時操作,高難度模式下,爲了不漏掉小怪,每把遊戲我都不得不注意力高度集中。

最後一關,看得見我的兩個英雄在哪嗎?

在美術風格上,kr的畫風很卡通、色彩很鮮豔,畫面上的小人打鬥十分可愛。在細節上,鐵皮的致敬也是數不勝數,在《王國保衛戰:聯盟》裏,幾乎每關的地圖都藏着彩蛋,玩家可以在打怪之餘與這些彩蛋進行互動。我印象深刻的就有對塞爾達(林克釣魚)、獅子王(辛巴!)、超級瑪麗、我的世界(方形的豬豬礦工)和空洞騎士的致敬。遊戲宅狂喜!

第七關彩蛋:gay駱駝你怎麼跑這裏來了?

目前,我正在一邊打《聯盟》全成就,一邊嘗試別的獨立遊戲,大家有什麼有趣的獨立遊戲也可以跟我安利喔(`•ω•´)ゞ


三、什麼樣的遊戲是好遊戲?我喜歡什麼樣的遊戲?談談我的體會和感受

好玩就是好遊戲,我喜歡好玩的遊戲。


那麼,什麼是好玩呢?好玩就是把遊戲的內核玩法做到極致。對於動作遊戲,動作系統有深度、打擊感強、玩起來爽就是好玩;對於劇情向遊戲,有沉浸感、人物塑造好、故事精彩就是好玩……不過由於每個人的遊戲偏好不同,“好玩”終究是絕對客觀,相對主觀的。

小丑牌的玩法是通過不同的小丑組合、刪牌、給牌和牌型升級和出自己的優勢牌型獲得分數,可玩性很強

通過這半年的獨立遊戲(尤其是肉鴿遊戲)之旅,我發現自己越來越注重“遊戲”本身。相比於大廠遊戲,獨立遊戲或許在精緻上有所欠缺,然而成功的獨遊在玩法上往往有着讓人耳目一新的巧思。我陰差陽錯入坑了獨遊,它們與我以往玩的很多遊戲都不一樣,可我卻很喜歡它們。我選擇了遊戲,遊戲也反過來塑造着我的喜好。如今,我發現自己暫時變成了一個信奉“玩法大於一切”的人。

——爲什麼用“暫時”這個詞呢?因爲我不喜歡給自己設限。正如三年前,我覺得獨遊是“小作坊”,以爲肉鴿就是刷刷刷—死了—繼續刷刷刷。現在的我認爲某些遊戲沒意思,不代表我永遠不會玩它們。對於那些我從未玩過的遊戲,我想,我不應該用刻板印象給自己洗腦,而是應該抱着去陌生國度旅遊的心態去嘗試、去體驗,哪怕最後我依舊覺得不好玩,我也拓寬了自己在遊戲上的視野,何樂而不爲呢?


絮絮叨叨說了很多,這個帖子的本意是記錄自己的遊戲生涯,感謝看到文章結尾的你。希望大家都可以在遊戲世界裏找到屬於自己的樂趣~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