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禿”趨向年輕化,人間"蒲公英"

現代人生活節奏快、壓力大,脫髮和禿頭變得越來越常見

據《中國人頭皮健康白皮書》數據顯示:我國脫髮人數已超 2.5 億人(男性約 1.63 億,女性約 0.88 億,相當於每 4 位男性中有 1 人脫髮,每 8 位女性中有 1 人脫髮,與此同時,30 歲前脫髮的比例高達 84%,較上一代人的脫髮年齡提前了 20 年,呈現明顯的低齡化趨勢。同時年輕人面對找對象壓力,形象顧及尤其重要。從職業來看,高薪職業因壓力過大造成脫髮問題較嚴重。

爲了避免禿頭,自古以來,人類就發明過很多偏方。早在古希臘時代,就有醫生會把鴿子糞搭配山葵、小茴香子和蕁麻,用來治療禿頭;古埃及人會把刺蝟的刺燒成灰燼,浸入油裏,再跟蜂蜜、石膏、代赭石以及指甲縫裏的碎屑混合後塗抹在頭上,幫助生髮。

到了現代,每年全世界的人大概會投入約35億美元,來治療禿頭或幫助生髮。事實上,脫髮和禿頭,並不只是中年男性的專利,女性、甚至一些中學生,也可能正在面臨這個問題!

很多人注意到自己髮際線很高,會覺得不好看、擔心被嘲笑,嚴重一點的甚至會被歧視。而有些人就算只是正常的掉髮,也會開始焦慮,結果反而因爲心理狀態,開始出現嚴重的脫髮問題。

越來越普遍的“脫髮困擾”

根據紐約大學朗格尼醫學中心的數據,不論年齡,有超過80%的男性和超過50%的女性都可能會有各種與“脫髮”相關的困擾。這顯示脫髮已經不再僅僅是男性的困擾。以美國爲例,每4位女性中,就有一位會有局部脫髮的狀況。

雖然亞洲人的禿頭率比歐美人低,但這也是一個普遍問題。亞洲人有“雄性激素禿頭”的概率大約在14-63%之間。而且,現在有許多專業機構也都發現,脫髮問題有越來越年輕化的趨勢。

通常來說,禿頭的主要原因是雄性激素脫髮,尤其以中年男性爲主。但隨着現代人的生活作息、飲食習慣改變以及各種生活壓力,就算是年輕的學生也會遇到類似的困擾。每天照鏡子,可能會慢慢注意到頭頂的頭髮越來越稀疏,或者是額頭上的髮際線越來越高,枕頭或浴室裏也會發現越來越多自己掉下來的頭髮。這些問題會讓很多人感到非常沒有自信,而這個社會常見的“禿頭歧視”又可能會讓類似的焦慮越演越烈!

隨處可見的“禿頭歧視”

“禿頭歧視”問題可能會在生活中的各個層面影響有脫髮困擾的人,其中最常見或最嚴重的通常會是在學校、職場或婚姻的情境中出現。

比如大家從小可能都見過有些同學可能有先天性的禿頭,常常會被同學拿來開玩笑,說髮型像是河童,甚至連老師也會笑他。在交友市場上,禿頭或髮際線高的人通常會被認爲不健康、或是特別老氣,相對不受到歡迎,甚至承受一些委屈。

有網友分享,爲了解決自己的脫髮問題,他曾花錢植髮,但他後來的女友知道這件事情以後卻直接提出分手,因爲擔心這個禿頭會遺傳。

2022年《印度時報》也報道,有新娘發現新郎戴假髮就憤而退婚的案例。而2019年,印度就有很多男性自主成立“禿頭協會”,試圖改變這種歧視現象。

2021年,韓國的海軍招生簡章體檢項目中,把“脫髮症”跟異位性皮膚炎、白化病之類的狀況歸在同樣不合格或不健康的標準中。有人就批評,軍方把這個歸類在身心障礙非常奇怪,禿頭並不會影響軍人戰力,也不會傳染,憑什麼不能報效國家?

總而言之,對於禿頭或是有脫髮困擾的人來說,*****風氣恐怕真的不夠友善,而這樣的現象也讓很多即使沒有禿頭的人感受到沉重的心理壓力和困擾。

脫髮焦慮

所謂的“脫髮焦慮”並不是一種醫學上的正式病症,而是用來描述因爲擔心脫髮、禿頭而長期感到不安、壓力的一種心理狀態。這種焦慮甚至已經和脫髮問題本身一樣普遍。

中國2022年,一個針對18到50歲民衆的調查發現,有超過40%的受訪者認爲自己脫髮嚴重,尤其是髮際線、頭頂、發縫等部位,超過70%在18至30歲就開始脫髮。而超過50%的人認爲,禿頭會影響顏值,讓人自卑。在這當中,高達80%的人表示自己非常在意自己的禿頭問題,有70%的人非常不喜歡別人評論自己的髮量。

從很多網友的經驗分享中,我們注意到這種焦慮會對當事人的心理健康和社交生活造成很多衝擊。比如說,每天早晨梳頭髮的時候,總是提心吊膽,很怕自己的頭髮會越梳越少,這種無助感讓他非常絕望,久而久之越來自卑,走到哪裏都會特別注意自己的頭髮狀況,甚至因此乾脆就不出門,因爲很怕被別人注意到這個問題。

在缺乏社交支持的情況下,一個人的心理健康很容易就會出問題,影響到他的日常作息或工作表現,持續降低自我成就感、喫不好或睡不好,結果頭髮又因此越掉越多,陷入一個惡性循環。

如果你自己或你身邊有朋友正在面對這樣的問題,有專家會建議,或許第一步就是要先判斷一下,自己的狀況是“正常的掉髮”還是“不自然的脫髮”。

“正常的掉髮”與“不自然的脫髮”

其實“掉髮”是人類的自然現象,因爲每根頭髮都有它自己的生長週期。從毛囊生長出來,大概會有2-6年時間,接着是4周的脫落期,最後進入休止期。這時,頭髮會自然地枯萎掉落。

每個人頭皮上的毛囊生命週期都不太一樣,但一般來說,大約有84%的頭髮是在生長期,14%在休止期,而2%在脫落期。所以,每天自然掉落50-100根頭髮都還算是正常!換句話說,如果每天掉髮超過100根,那就可能是“非正常脫髮”了。這表示頭皮的毛囊可能受到了激素或外界刺激,導致掉髮量增加,甚至停止生長。

但我們畢竟很難精確地去計算自己一天到底掉多少頭髮,所以有醫生分享,大家可以試着用手指緊貼頭皮,五指併攏夾緊頭髮往上輕輕拉,重複6-8次。如果每次都能夾到3-4根以上的頭髮,那麼就很可能是“脫髮”了!

如果真的很焦慮,應該怎麼辦?

關於這個問題,可以從不同角度來處理。一般來說,最直接的做法就是尋求專業的協助,直接改善脫髮的狀況。通過醫生的評估,通常都能幫你找到自己脫髮的原因,提供相應的治療建議。

有時,脫髮可能是因爲營養不均衡,這就可以通過飲食的方式來處理。如果是因爲生病或壓力,當然就會有不同的治療方式。有些禿頭可能是先天,有些可能是後天所造成的,但不管是哪一種狀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都有助於延長頭髮的生長期,在出現明顯、嚴重的脫髮問題之前,達到減緩或預防的效果。

另外,有些人的困擾還會包含缺乏自信,甚至缺乏自信就是造成脫髮的問題來源之一。所以,想辦法提升自己的自信其實也非常重要。可以通過其他方面的事情來獲得自我認同和成就感,讓自己不會總是陷在負面的自我評價裏。

此外,找到適合目前髮量的髮型、遠離壓力來源、找到會支持你的人也非常重要。比如減少與那些“喜歡評判、會讓自己感到壓力的人”相處的時間,或試着與對方坦誠分享自己的感受,讓他們知道某些行爲可能會對別人造成困擾。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