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禅乃蜀汉的第二任皇帝,亦为蜀汉的末代帝王。刘禅之父乃刘备,刘备起初为落魄贵族,而后凭自身之力,创建蜀汉基业,其手下文臣猛将众多,正如曹操所言:天下之英雄,唯曹操与刘备耳。 然而,刘备之子刘禅,并不似其父刘备般,并非大英雄之形象,刘禅予人之印象,仿若无头脑之愚人。
蜀汉灭亡后,居于洛阳的刘禅,遭曹魏权臣司马昭询问:“安乐公是否思蜀?”刘禅答道:“此间乐,不思蜀也。”刘禅此句“乐不思蜀”,无异于为其打上官方之烙印。此人着实乃愚者,连司马昭及一众曹魏大臣,当时皆被刘禅之回答逗笑。
那么历史上之刘禅,果真为一愚人吗?
公元 223 年,刘备因夷陵之战大败,病势沉重。 于其生命之最后时刻,将刘禅托付予诸葛亮与李严。 刘备托孤之时,留有遗言,若刘禅无为君之能,诸葛亮可取代刘禅自立。且嘱咐刘禅,应将诸葛亮视作其父。
刘备之临终遗言,于法理上,给予了诸葛亮称帝之可能。 众人皆知诸葛亮为忠臣,其不会行谋反之事。然刘备既有让诸葛亮自立之遗言,那么刘禅亦会有所顾忌。 刘备驾崩后,诸葛亮便开始处理政务,刘禅虽名义上为皇帝,实则未掌握任何实权,所有决策皆由诸葛亮所为。 于诸葛亮辅政时期,刘禅老老实实于皇宫内玩耍,实乃最明智之举。 因其能力不及诸葛亮,若自行处理朝政,势必与诸葛亮发生冲突,那么届时,诸葛亮或真有可能废黜他。 再者,刘禅之父刘备,及其丈人张飞,皆因东吴而亡。 然诸葛亮辅政后,即刻与东吴修好,有杀父之仇的刘禅,并未阻止,此亦说明,刘禅知晓其中利害关系,若不支持诸葛亮之政策,将有两种可能,一为惹怒诸葛亮,继而被废黜。二为与东吴继续作战,于曹魏夹击下,蜀汉更早灭亡。 刘备死后不久,国内叛乱四起,经诸葛亮之讨伐,局势方稳定下来。 此时,刘禅不管事,方为真正之明智。
其后诸葛亮又不断北伐,刘禅亦积极支持诸葛亮北伐。 因站在刘禅之角度,他实无理由不支持北伐。 刘备毕生之梦想,即恢复汉室之统治,而曹魏篡汉自立,灭了汉朝,刘禅作为汉室子孙,若敢对北伐言一“不”字,那么其岂敢称自己为汉室子孙、刘备之后? 若如此!诸葛亮亦可将其废黜。
或许因诸葛亮在世时,诸葛亮之光环过强,故显得刘禅似一愚人。 然待诸葛亮死后,刘禅之表现,可说明其实非愚人。 公元 234 年,诸葛亮病死于五丈原。 诸葛亮一死,魏延与杨仪即开始争权。最终魏延死于马岱之刀下,杨仪还灭了魏延三族。 魏延死后,杨仪自觉随诸葛亮身边多年,必受重用。 然其如意算盘却打错矣,其实刘禅绝不愚笨。 杨仪回成都后,虽被刘禅任命为一无实权之中军师,然杨仪却被架空矣。 另有斩杀魏延之马岱,自斩杀魏延后,亦未再受刘禅之重用。 刘禅实知,魏延之死,在于其与杨仪争权,非真谋反矣。 而杨仪乃性情急躁、心胸狭隘之人,若真让杨仪掌大权,指不定杨仪要做出何事来。 杨仪后来因未受重用,遂言一些反话,终被刘禅贬为平民,最后落得自杀之下场。 于诸葛亮死后,尚有一叫李邈之人。其趁刘禅为诸葛亮举行哀悼仪式之际,竟上疏诋毁诸葛亮。
刘禅绝非愚人,其知诸葛亮乃为国鞠躬尽瘁而死,然诸葛亮尸骨未寒,李邈即开始诋毁他,刘禅实难以容忍。 刘禅甚为气愤,将李邈关入大牢,继而诛杀之。 尚有一叫刘琰之人,亦于 234 年时,被刘禅下令杀死。 刘琰之所以被杀,乃因其有一美貌之妻,其妻入宫朝见太后后,被太后留于宫中玩了一月。 而后刘琰竟怀疑其妻与刘禅私通,遂将其妻殴打一顿,并休了她。 刘禅得知此事后,认为刘琰之猜忌,侮辱了自己之私德,遂下令杀了刘琰。 杀了刘琰后,刘禅还取消了大臣妻母入宫朝贺之礼节。 此亦说明,刘禅乃重视自身德行之人,如此之人,怎会为愚人呢?
更多游戏资讯请关注:电玩帮游戏资讯专区
电玩帮图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