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6】全網最詳細1.3w+字,帶你瞭解各路邦爹(科邦ⅰ)

前言:

關於城邦的綜合講解是作爲種田全系列的分篇,但在寫的第一篇【文明6】全網最詳細8000+字,帶你瞭解每路邦爹(軍事篇①),我真沒想到關於【軍事城邦】的反響居然算拿捏了流量密碼。剛開始,我是決定先把軍事概念單獨拿出來,優先將戰鬥概念慢慢講完,但是玩家的跨度過大。

有的兄弟希望我講戰爭,又有希望我講遊戲基礎,同時又有人迫切希望我講解種田,甚至有人還試圖用金幣把我擄走給他做國家顧問。

於是我犯難了,沒錯,這每一個大概念之下的小章節,如果要講清楚,每一個章節那都是一篇鉅作,碼個5000+字都不算什麼問題。最大的問題是什麼?

爲了讓文章更有條理、更清晰、更直觀地讓玩家理解難度降低是一件非常麻煩的事。因爲我需要用最淺顯的文字表述含義的同時,還需要找相應配圖,再加上現在小黑這裏的pc端發佈一直都有問題,我只能用手機發布,說白了,問題太多,但回報率卻低的可憐。

可查看我的歷史發佈,其中兩篇購買指導文,瀏覽量比我這近一個月發佈的所有高質量文章的總和還要多。。。而這兩篇從打算到發佈,所花費的時間不足1h。。。

這能堅持下來,基本算【爲愛發電】了。

話題轉回來,文明6與其他同類型遊戲相比,其戰鬥系統雖然簡單粗暴,但種田的複雜程度可以說首屈一指無人能及。這一篇就應投票需求,優先講解【科技城邦】。

基 礎 概 念

【城邦】:城邦是較小的政治實體,不能贏得比賽,但可以極大幫助或阻礙文明勝利的進程。城邦通過【使者】來控制,當你向某個城邦派遣使者達到1/3/6時,會獲得該類型城邦的基礎增益效果。當你派遣至該城邦3+使者,同時是所有文明中派遣使者最高的,自動獲得該城邦的【宗主國】身份。

【使者】:派遣至城邦的外交團隊,用於控制城邦獲得相應增益效果。使者可通過蘑菇/市政/奇觀/區域建築等方式獲得,當你與某個城邦處於交戰狀態,將不能再派遣外交官,但可派遣使者,將宣戰國的宗主身份duang掉。

【宗主國】:派遣至某城邦使者至少3+,同時是所有文明中派遣使者數量最多的,該文明自動獲得城邦宗主國身份。宗主國不僅可以享受城邦類型的基礎加成,還能獲得該城邦專屬技能。並且,獲得該城邦的改良奢侈與戰略資源,可耗費金幣徵集城邦單位。

【科技城邦】:6種城邦類型的一種,提供基礎的科技加成,並有各自的不同技能。

爲什麼將城邦稱作“乾爹”?

因爲城邦的加成過於強大,攻佔加成遠低於番屬。你將城邦打下來,該城邦成爲你領土內普通的城市,而大多城邦位置都比較刁鑽,即廁所位,很難有發育預期。尤其是某些加成極其強大的城邦,那都不是乾爹,是親爺輩。而加成極其強大的城邦,大部分都在【科技城邦】之中。

科技城邦 的 常規 加成

派遣(1)使者:首都和擁有圖書館的城市+1科技值;

派遣(3)使者:擁有大學和領事館的城市+2科技值。同時擁有可疊加;

派遣(6)使者:擁有研究實驗室和外交辦的城市+3科技值。同時擁有可疊加。


科技城邦 常規 評價:

①科技城邦的常規加成是所有類型中最強且沒有之一。如果是遠古讓我選擇首發類型,我確實會優先文邦,但在古典之後,科邦的含金量會以係數增長的方式直線上升。原因就在於,【學院】過於強大,因此能喫到【科邦】常規加成的城市會非常多,也正是因爲這樣,【科邦】的地位自古不可撼動;

②科技城邦宗主身份的搶奪尤爲激烈。沒錯,不僅是玩家對【科邦】有一種莫名的信仰,ai同樣也會。而ai如果不能控制住【科邦】,有時甚至不惜玉石俱焚,將【科邦】攻打下來,最後你不得不爲了收復城邦,而將戰火燒到ai之中;

③科技城邦的常規加成隨時代更新,加成越來越高。可以對比一下第一篇關於【軍事城邦】的講解,沒錯,【科邦】與【軍邦】完全相反。具體原因你會在城邦詳細講解中深刻的明白。


科邦特色能力排名(分前後)

①米特拉(評級:C)

技能:擁有區域【學院】的城市,其城市人口增長率提高15%。

解釋:對比來看,奇觀【空中花園】的加成與【米特拉】相比,顯得科邦確實強的一批;

【空中花園】:遠古奇觀。所有城市發展提高+15%。必須建在河流旁邊。

但是,單論技能效果,城市人口增長率+15%卻是一個“可有可無”的加成。

【城市發展】:即“城市人口增長率”。城市發展的效果並不是建立在【城市糧食】上的加成,而是建立在城市的【剩餘糧食】。說的直觀一點,即城市發展率提高的不是產出總數,而是提高剩餘的糧食產出。

【剩餘糧食】:剩餘糧食是指城市爲了維持人口的存活,將人口消耗的糧食除去之後,城市還剩餘的口糧,剩餘糧食的多少來參考【人口增長】;

公式爲:剩餘糧食=城市糧食總產出-人口糧食消耗

【人口增長】:人口增長效率基於城市剩餘糧食,剩餘糧食越多,人口增長所需的回合數就越低。人口增長受【糧食溢出】影響,因此可能存在瞬間提高人口的情況;

【糧食溢出】:特指工人收穫雨林/沼澤等地貌以及小麥/大米等資源時,即時獲得大量的糧食,直接將剩餘糧食提高至人口可增長的地步。

#人口的詳細計算#

人口增長所需的糧食=15+8*n+n^1.5 (n=當前城市人口數值-1)

還有另一種公式,其實大差不大,看自己喜歡:

人口增長所需的糧食=15+8*(n-1)+(n-1)^1.5,其中n=當前城市人口。

比如:剛建立的城市,即1人口時。人口增長所需的總糧食=15+8*(1-1)+(1-1)^1.5=15。

即,15/3=5t,但宜居度降低-10%,15/[3*(1-10%)]=5.1→6t。

人口增長所需的回合數=人口增長所需的食物÷[(每回合食物產出-食物消耗)*(1+人口增長率)*發展率]。

其中,【人口增長率】的初始數值爲0,發展率爲100%。

例如城市人口爲1時:

15÷[(5-2)*(1+0)*1]=5t,但宜居度降低-10%,即15÷[(5-2)*(1+0)*1*(1-10%)]=5.1→6t。

上述是沒有任何加成下,同時比較常見的情況下。現在如果把【米特拉】的效果加進來會怎麼樣呢?

即,當城市人口爲1時,且上人口地塊爲3糧。人口增長所需的回合數爲:

15÷[(5-2)*(1+0)*1.15]=4.3t→5t。

沒錯,當你剩餘糧食不多時,【米特拉】幾乎沒有效果。

#米特拉與城市發展的矛盾性#

前面講述米特拉【城市人口增長率】的加成十分弱小,是基於【城市剩餘糧食】不多的情況下。但如果【剩餘糧食】多了呢,那【米特拉】是否有用?

更沒用。【剩餘糧食】已經夠多了,那麼人口增長自然不需要有過多關注,因爲它增長速度本來就快。

相反,如果【剩餘糧食】充足且還能喫到【米特拉】的增速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城市的負擔,即對【宜居度】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提升。

說白了,在需要人口增長的時候,【米特拉】作用不大;在不需要人口的時候,【米特拉】卻發力了。。。

#米特拉與學院區域的矛盾性#

你可能想問,【米特拉】作爲科邦,爲什麼會和【學院】衝突?

這裏的衝突並不是指【米特拉】作爲科邦給予【學院】的常規加成,而是在城市發展上的概念,即與【米特拉】的特殊技能產生了衝突。

在所有文明中,絕大多數的城市擁有了【學院】,基本都會什麼?鎖+4人口,保宜居。

這裏包括了【宗輔】【工輔】【錘輔】或【商輔】等所有玩法,都不需要過多的人口。最重要的是什麼?那就是【學院】區域的建造本身就需要t數,待【學院】建造完畢時,城市人口升4的時間也不會很多了。

因此,【米特拉】的技能對於大多城市是沒用的debuff,雖然也加不了多少,但蚊子再小也噁心人。

但【米特拉】真就一無是處了?並沒有。前面我說了,【米特拉】沒用的原因基於兩點:一是【剩餘糧食】少;二是大多城市需要【鎖人口】。那麼有沒有同時不滿足這兩點的城市呢?

當然有,那就是無可替代的【數據城】。【數據城】對於人口增長有較爲迫切的需求,因爲人口數量的增加意味着城市區域可以拍的更多,同時地塊產出會更高。

但是【數據城】也不是人口越多越高,因爲有用的區域就那麼幾個,有產出的地塊也就那麼多,因此【數據城】也需要控制人口,最優的人口控制在10或13人口,再多就是負擔。

#米特拉與文化勝利的契合度#

文勝總共分爲兩種概念,這裏談的並不是宗輔文勝的玩法,即【保護區】或改良的思路。

在文勝中,相對於其他種田,對於區域的需求不大,但對於人口的需求相對更大,同時【娛樂區】的傾向度也隨之提高。再加上後面的【國家公園】,文勝的宜居度相對而言,更容易控制而不至於喫到debuff。

更重要的是,常規文勝的【保護區】+【學院】是常規城市的配置,因此,不管是【米特拉】的基礎,還是【米特拉】的技能,文勝都能有一定的契合度。

沒想到,被我排在最垃圾的【米特拉】居然還是個跨領域人才。

【適合文明】:所有種田文明,尤其常規文勝。

總結:【米特拉】是一個讓人又愛又恨的城邦。它既有【科邦】的尊貴,但又有【人口】的煩惱。慶幸地是,【米特拉】的加成並不高,因此,可以將它當成普通的白板看待就好。

②哈圖沙(評級:B)

技能:每回合提供2份文明已解鎖、但尚未改良的戰略資源。

解釋:表面來看,哈圖沙似乎挺強的,但實際上並不怎麼樣。不過有一說一,【戰略資源】確實重要。

【戰略資源】:特指那些可用來生產單位的資源,包括【馬/鐵/硝石/煤/石油/鋁/鈾】。戰略資源以回合產出計算並可進行數量交易。資源只可改良,不可剷除。

#哈圖沙與戰爭的關係#

這個關係無比尷尬,以【古典馬】爲例。玩家需要優先走【畜牧業→騎馬】即花費25(畜牧業)+50(弓箭)+120(騎馬)=195-48瓶。其中【畜牧業】和【弓箭】必走75瓶,【騎馬】的ulk需要【牧場】,但你沒有馬資源,擁有牛和羊的概率也不會很高。因此,大概率這仨都得硬走。

文化線上,【法典→技藝→國家勞動力→軍事傳統】這4個市政必過,即花費20(法典)+40(技藝)+70(國家勞動力)+50(軍事傳統)=180琴,如鼓舞全過需至少116琴。

然而你沒有【馬】資源,總督只能拿【外交官】去控制【哈圖沙】,如【哈圖沙】沒有首發,還必須過【神祕主義】或【軍事訓練】拿使者後才能控住。

即使控住,每t給+2馬,生產【騎手】需要10t資源,很明顯,【哈圖沙】對於古典馬而言完全沒用。

這也包括了【古典鐵劍】以及【中世紀戰爭】,中世紀以騎兵爲主,尤其是【騎士】,但是這時候你還沒有【鐵】資源,打個鳥毛的戰爭。

#哈圖沙與種田的關係#

於是你會發現,哈圖沙這個給【戰略資源】的城邦,居然更契合種田,反差你是拿捏明白了。

種田的流程線中,【騎馬】和【鍊鐵術】這倆都可以延遲完成,因爲【治陶術→學徒】中途沒有任何阻礙,先當工人再學騎馬並沒有大的問題,而在這漫長的科技線中,足夠尋找到一個牧場或者依靠高額瓶直接走掉【騎馬】都沒有問題,【鍊鐵術】也是同理。

而此時宗主【哈圖沙】不僅可以獲得基礎學院的常規加成,又能白嫖【戰略資源】以此換回合金,因此,【哈圖沙】相對於戰爭,更適合於種田。

#哈圖沙與飛天的關係#

其實,這倆的聯繫應該只是【哈圖沙】作爲【科邦】的價值。但是,有趣的是,總會有人圈不到【煤】或【石油】甚至【鋁】而苦惱,於是按耐不住那顆戰爭之心對鄰居發動戰爭。

很顯然,這時候的【哈圖沙】提供的產出確實非常有用,尤其是【煤】,但是這種概率大嗎?

根本不大。因爲【煤】的刷新比較頻繁,只要多圈丘陵多圈樹,基本是穩的。又或者你可以看哪個城邦境內擁有【煤】,你同樣也能獲得,因此,【哈圖沙】與飛天的關係,大多是不瞭解地圖刷新的中等玩家或不懂爆鋪的新手玩家嘗試飛天時容易遇到的事情。

總結一句話就是,【哈圖沙】的作用更大在於【科邦】。

那麼,【哈圖沙】最契合的戰輔文明是誰呢?沒錯,又是咱們【砍二】的【雄鷹戰士】。

雄鷹戰士的基礎力與LA配合,其戰鬥力可直逼【鐵劍】,同時雄鷹戰士一無維持費,二可抓【工人】,因此,在大多數情況下,雄鷹戰士是不升【鐵劍】,而是未來直接升【火槍手】。

那麼,這時候【哈圖沙】的作用也就出來了,雖然沒有【鐵】,但是可以獲得【鐵】甚至【硝石】。【哈圖沙】既可增加資金獲取,又可以隨時升級高級兵種,保持前線較高的戰鬥力。

【契合文明】:所有文明均有契合度,核心原因在於【科邦】強度過高,當然,對於戰輔同樣有一定作用。

【注】:如某種戰略資源改良後,但因掠奪或取消改良,將不再重新獲得【哈圖沙】效果,即對該種戰略失效。

總結:【哈圖沙】是一個相較於中期強勢的科邦。如果只需+3使者就可白嫖宗主,那麼划算。如果ai與玩家爭搶,那就放了也沒事。


這一篇我開始是準備分兩篇整完的,但是字數太多了,僅僅詳細介紹2個城邦已經超過5000+字,而第三名【非斯】加進來字數近8000,太多太多,因此,這一篇僅僅介紹兩個,科技城邦的介紹分三篇來發。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