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蓬咝蝰Bitis gabonica
是蝰蛇科咝蝰属下的一种大型毒蛇。可以看的出来,它们比普通的蛇蛇要胖一大圈,因此也号称是世界上体型最胖的毒蛇。
不知道为什么,我感觉它有点像毛毛虫🐛...
别看这个称号有些许搞笑,实际上加蓬咝蝰具有所有毒蛇中最长的毒牙,长达5cm,并且是所有蛇中毒液产量最高的。
虽然是肥宅样子,但它们还是世界上攻击速度最快的蛇类之一,多少有些扮猪吃老虎的感觉。
大致分布:
主要分布在非洲几内亚、加蓬共和国、尼日利亚等国家的热带雨林之中。
主要分布在低海拔地区。一般来说,它们通常出现于沼泽与溪流附近。常见于森林附近的农业区和(夜间的)马路上。
分类:
在1854年被正式命名描述为Echidna gabonica。
一开始人们认为该物种有两个亚种,但是在1999年,Lenk等人发现了,B. g. gabonica和B. g. rhinoceros这两个传统公认的亚种之间是存在遗传差异的。最终于2009年,人们将两个亚种归为了两种单独的物种。
外貌方面:
它们身材肥胖、体型短小臃肿。体长平均只有1.2~1.5m,最大记录在2m左右。雌性相对雄性来说,更加重且更加结实。
这些胖胖蛇身体十分粗壮,能长到和人类大腿一般粗,最重可达15kg,圈养的话可以存活18年之久。
可以通过尾巴长度与身体总长的比例来区分性别:雄性约占 12%,雌性约占 6%。
头部呈三角形,喙部有突出的角。头部中心下方有一条非常黑的线,下巴两侧上方有两个黑点。身体大部分鳞片呈脊状和龙骨状,体中部有28~40排鳞片,腹侧平均有125~140排鳞片,雄性和雌性的鳞片数量不同。
体色主要为紫色、黑色和棕色。因为其体色图形和它们周围的环境非常相似,这样可以将其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提高它们自身的的隐蔽性,方便捕食。
生活习性:
是夜行性动物,喜欢独来独往。
运动方式主要是直线运动,用腹鳞缓慢地“行走”。受到惊吓时,它们可能会左右扭动,但只能扭动很短的距离。
该物种的眼球运动范围比其他蛇类更广,方便察觉周身环境,以便捕猎。
虽然体型很大,但是它们性情温顺胆小,不会主动招惹其它蛇类和大型生物,生性慵懒,喜欢躲藏在枯枝败叶下等待猎物,通过偷袭的方式捕获食物。
据资料记载即使被人用手触摸,也很少发火咬人。当然,不建议去摸。
虽然这些胖胖蛇表面上看起来人畜无害,但是它们的毒液有着剧毒,被咬一口就g了。
觅食方面:
喜欢吃豚鼠、鸽子、鸟兽、及小型的野猪和獐鹿。
因为身材肥胖,加蓬咝蝰的力量也很强,在捕猎时,它们会将前半身缩成S形,然后能通过后半身力量将整个身体向前推动一段距离,完成一次出其不意的攻击,然后死死咬住猎物不松口,让其中毒从而慢慢失去抵抗能力。
如果加蓬蝰蛇感觉到危险的存在,会采取各种方式来吓退敌人。起初它们会发出鸣声,警告你直到你退后。
如果它们保持不动并发出声音是因为它们在思考如何逃跑。
繁殖:
为胎生动物,一般会在非洲的雨季(8~12月)繁殖,繁殖周期为两到三年,生约40只小蛇。能生的可以生50~60只。
小蛇出生后体长就已达30cm。
毒液:
加蓬咝蝰的毒液类型与大多数蝰蛇科一样,也是以血循环毒素为主,伤人后能令患者出血不止、伤口浮肿、发黑、水泡、溃烂和坏死,对人体机能的损伤巨大,但致死率和伤人数量并不算太高。
运动主要是直线的,依靠腹侧鳞片的缓慢“行走”来运动。当受到惊吓时,它们可能会左右扭动,但也仅限于段时间内的短距离移动。
ps:
本文的配图中,有加蓬咝蝰与犀角咝蝰。
为什么把这俩扔一起了呢,(肯定不是因为清晰的图片有点难找来凑数的)。
因为正如上文的分类所述,之前犀角被判定为亚种蛇,后来09年又单独分出来了,但现在大部分资料网站还是默认两者为同一种类。
两者毒液和生活习性以及外貌都很相似,具体怎么区分就是上加蓬下犀角。
算是个彩蛋,才不是因为我懒啦!
大家可以找找不同,非~常~好分辨。
只看看的话,还是很可爱的大胖蛇捏。
我是奇怪的bot,本文为补档,感谢观看~
更多游戏资讯请关注:电玩帮游戏资讯专区
电玩帮图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