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上一期更新了關於Steam deck(後續稱SD掌機)的選購平臺建議和購前思考,這一篇會繼續深入介紹其特性,例如不同類型遊戲(低功耗獨立遊戲、中高功耗大作)的續航表現和設置,如何獲悉自己想玩的遊戲在SD上的兼容性,充電兼容性等等。不會太深入,但會以一個用戶的角度去分享它的特點,便於大家近一步瞭解,從而決定是否購買。目前這一篇不涉及安裝第三方兼容層,插件等進階操作。
一、遊戲兼容性
遊戲機,最重要的還是能玩遊戲。關於遊戲兼容性,V社將其分爲四種情況:
通過驗證:這類遊戲在SD上功能完整,對掌機自帶的控制和顯示良好,暢玩。
可玩:這類遊戲在SD上可能會出現部分體驗不佳的情況,例如需要呼出鍵盤鼠標進行例如R星平臺等第三方平臺的登陸操作,顯示字體較小、遊玩過程中會彈出鍵盤等等。雖然體驗不佳,但一般也不會出現卡死閃退渲染錯誤等致命問題。
未知:度假社並沒有對這類遊戲進行測試。
不可運行:字面意思。雖然是V社認爲不可運行,但部分遊戲還是可玩的,通過切換兼容層,甚至使用默認兼容層都能獲得良好的體驗。例如本人正在遊玩的《喪屍圍城3》,默認兼容層,簡單設置一番10W鎖30幀暢玩。建議大家在各平臺搜索相關遊戲的SD掌機具體體驗資料,判斷其實際可玩性。
那麼,如何快速得知我想遊玩遊戲的兼容性呢?大家可以通過如下網址查詢,十分方便。
Protondb除了查詢各個遊戲的兼容情況,還能夠在具體遊戲的反饋板塊中獲取網友分享的啓動項,遊戲體驗與設置經驗什麼的,雖然是英文。
目前,steam遊玩榜前一千名,SD掌機做到了41%的官方驗證兼容性,很多遊戲搗鼓搗鼓兼容層也能跑起來。當然,也可以從小黑盒的遊戲詳情頁查看。
二、續航(OLED 50Wh)
作爲掌機,續航也是其作爲移動設備體驗十分良好的重要考量標準。這也是爲什麼時隔不久,V社推出了半代升級款的OLED版,着重從電池、芯片製程、屏幕方面改善體驗,使得OLED版獲得相對LCD款30—50%的續航提升。那麼,具體到實際遊戲中,又如何呢?
這裏大致以SD功耗作出區分:
整機7W,APU限制5W;6—8小時
這一類遊戲基本上都是輕量化的獨立遊戲,典型的有《死亡細胞》、《以撒的結合》、《王國系列》等等,配置要求較低,基本上可以做到整機7W左右遊玩,這樣看來,機器滿電遊玩時長能做到6-8小時,甚至更久。
整機14-17W,APU限制10W;3—4小時
10W的處理器功耗限制,是SD掌機平衡性能和續航較爲甜點的一個功率點,最起碼能夠鎖30FPS遊玩大部分優化較好的3A遊戲,例如《輻射4》《文明6》《賽博朋克2077》《地平線4》(地平線不能開全屏,會黑屏)等遊戲,基本上調調畫質,就能夠兼容畫面和續航了。這個功率段遊玩時長差不多接近4小時,勉勉強強。
整機20—24W,APU不限制(15W);3小時以內
當SD掌機功耗幀率不限時,基本上能跑滿機器上限,以本人在《喪屍圍城4》的測試中,開放場景,沒什麼殭屍的情況下,功耗都來到20W出頭,滿電續航頂多2個半小時,基本上再加2W就到機器默認情況下的性能極限了。
續航總結:SD掌機雖然極限性能較弱,完全比不過TDP能到40W的變種7840U--Z1E的性能,但其極高的能耗比和較好的系統優化,讓它在同等功耗限制情況下,性能反而要優於Z1E。這顆芯片能使掌機在輕量遊戲中做到6小時以上續航,10W甜點功耗也能做到3—4小時續航。如果追求極限,開啓FSR,那麼又有不同的表現,續航能夠進一步延長,這個後面有機會再講。
三、充電測試
充電器
SD掌機的充電比較保守,純PD協議,最高也就走15V3A的PD檔位,實際充電峯值功率在43W左右。經過測試,不支持PD協議的10W老充電頭無法正常充電,雖然有充電圖標,但充電功率僅0.5W,處於不可用狀態。
想要正常邊充邊用,最起碼得30W充電器,使用酷態科30W充電器能做到28W左右,基本上能保證掌機在遊玩過程中不跑電,但不建議用30W充電器邊充邊用,充電器壓力大,輸出也不夠穩定,單純充電還是沒問題的。
當使用65W充電器時,就能保障Steam掌機以最大充電功率—43W充電了,長期使用也建議使用這一功率段的頭子,能較爲穩定地輸出,保護SD脆弱的電源IC。
充電寶
充電寶的兼容性略微好點,甚至能走5V檔位,例如我的小米22.5W口袋版能以5V2A充電,10W。而小米移動電源3甚至可以滿載,達到18W,往上的酷態科30W電能塊能做到28W功率充電。再者酷態科55W自帶線能夠媲美SD掌機原裝充電器的充電功率,再往上,就沒啥提升空間了。總之,18W是對充電寶的最低要求,這時能做到給SD補電,想要能正常邊充邊玩,30W往上的充電寶是必須的。
四、配件
目前本人結合盒友反饋,給出如下建議,歡迎補充
第三方收納包:以代替原廠包。第三方包體積雖然略大一點,但是功能卻多不少。可以裝下原裝充電器、拓展塢、內存卡等等,甚至還能當個支架用。
擴展塢:我個人還是建議購入一個,沒有鍵鼠剛需的用戶入一個便宜的就行,能臨時接入鍵鼠設置一下即可。如果要安裝雙系統,裝入第三方插件、兼容層、應用什麼的,得入一個帶PD充電的拓展塢,更貴一些。
鋼化膜:不知道V社採購的屏幕質量如何,花幾塊錢入一個膜也無所謂,而且也方便擦拭屏幕,膜花了就換。
搖桿帽:LCD版得入一個,我起碼知道老款搖桿容易掉粉,新款不清楚,但也可以入一個。哪怕搖桿搓爛了,目前SD掌機的第三方霍爾搖桿也就100元出頭,不貴。
保護套:這個大家看着辦,我目前裸機。
內存卡:這是個好東西,我從LCD款以來就有把3A裝進內存卡的習慣,雖然很燙,讀取慢了點,但可以當卡帶用。裝一些小遊戲讀取甚至與固態相比沒啥區別。內存卡推薦最好是A2 V3(U3)及以上規格,即順序寫入最低30Mb/s,A2意味着隨機讀寫更高,加載場景更快。個人使用過的有三星白卡、雷克沙633X都是A2、V3規格,性價比較高。
總結:這篇文章進一步從兼容性、續航、充電、以及周邊配件介紹Steam Deck掌機。如果覺得有幫助不妨多多點贊充電支持一波,有什麼問題或者經驗分享的歡迎暢所欲言,咱們集思廣益,爲觀望的盒友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便利。後面我會聊一聊更多SD掌機相關的內容,例如漢化,遊戲體驗,畫面設置之類的,感興趣的盒友關注一波呀!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