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K預算精打細造:I5 12600KF+RTX 4070S極簡實用主機分享

01、前言:

對於經濟下行帶來的消費意願減弱,大衆的錢袋子收縮對比於4年前確實有着很明顯的下降,作爲廣大消費者中的一員,這種變化在日常生活中的點滴選擇中尤爲顯著。近期藉由618購物節契機,考慮淘汰並升級家中那臺已陪伴8年的臺式主機爲例,回想起當時8000元組裝的I7 7700處理器搭配B250主板及GTX1080顯卡的豪華配置,在當時無疑屬於高端主機的配列。而今,同樣的預算下,硬件的更新換代與市場環境的變化,已讓配置選擇大不相同,想必大家心中都有一番衡量。

爲了追求更加均衡且實用的性能體驗,這次升級主機的預算稍作提升,至9000元檔位,以I5 12600KF處理器爲核心,輔以4070S顯卡的高性價比實用主機配置。接下來爲大家帶來這次把在不超9K預算的前提下,合理利用搭配出來的這套主機的分享。

02、展示:

在決定升級換代臺式主機之前,肯定是需要規劃下主機的安裝以及主機的體積大小是否符合自身的使用環境,因爲舊電腦是ATX規格的主機所以佔用的空間實在太大,所以這次新裝的主機採用的是M-ATX方案的主機。452.7*235*420MM的整體尺寸肯定對比原來486×200×502mm體積的ATX主機的體積要小巧很多。

爲了給這沉穩的黑色機箱增添一抹活力與個性,我特意融入了主流的ARGB風扇作爲裝飾元素。

整體採用的依然是自己非常喜歡的風冷主機方案,主機內部簡潔明瞭的方案往往也是最實用的裝機方案。

03、配置:

處理器:英特爾I5 12600KF

主 板:TUF GAMING B760M-PLUS WIFI II重炮手二代

顯 卡:影馳 金屬大師OC RTX4070 SUPER

內 存:阿斯加特金倫加&TUF聯名DDR5 6400 16*2

固 態:宏碁GM7000 1Tb

機 箱:愛國者星璨 岫 黑色

電 源:華碩TUF 裝彈手650W ATX3.0金牌全模組

散熱器:超頻三RZ400 單塔風冷散熱

處理器:I5 12600KF和華碩B760M-PLUS WIFI II主板是趁着6 18大促活動上手的板U套裝,當然了套裝中還有更便宜的套餐組合,入手硬件每個人都有自己喜歡的品牌搭配,所以這裏就不做太多的推薦。

I5 12600KF無疑是最近最熱門的家用處理器之一,是12-14代I5系列處理器中性價比最突出的一款,採用6個大的性能核心帶4個小能效核組合的10核16線程,基礎頻率爲3.7GHz,最大睿頻頻率可達4.9GHz,功耗方面處理器的基礎功耗爲125W,在最大睿頻狀態下的功耗上限可達150W。就是因爲其在性能與功耗都非常均衡的特點,能夠輕鬆應對各種複雜任務和基本在遊戲中無任何瓶頸,同時憑藉着在6 18大促期間的價格優勢,是一款性價非常高的處理器選擇。

選擇什麼樣的主板搭配這裏就不做推薦,因爲可搭配這顆U的主板實在是太多了,一千個人可能有一千種搭配組合,選擇自己喜歡的就行了。主機性能核心爲處理器與顯卡,處理器已述,現聚焦顯卡。趁着618大促,購40系顯卡贈熱門遊戲《黑神話:悟空》,國內預售超180萬套,熱度非凡。如此優惠加贈遊戲,豈能錯過?故我選擇了影馳金屬大師OC RTX4070 SUPER顯卡,且符合我的預算規劃。厚重的銀灰色一體成型壓鑄鋁合金散熱外殼,繼續沿用了這個系列的3×92mm的靜霜風扇折角扇葉設計,全鋁設計質感也不愧對金屬大師這個命名。

影馳顯卡的型號排序大致爲:名人堂系列 >GAME系列和星耀系列 > 金屬大師系列 > 將系列,所以金屬大師的設計走的是硬核金屬無光系實用設計,無論是正面還是背板處都採用全鋁馬甲覆蓋,基礎頻率:1980MHz,加速頻率:2565MHz,顯卡的供電設計規格爲:8+2相供電。

40系的PCB是非常短,4*Ф6mm鍍鎳複合熱管的設計再結合背面的右邊大面積鏤空佔比,這張顯卡的散熱拿來壓制220W TGP的4070S是沒有問題的,但是在尺寸上這張卡的長度含擋板爲328MM真的有必要嗎?另外寬139mm和高48mm縮小讓這張金屬大師採用了是2卡槽設計。

6 18存儲的價格對比日常確實有更大力度的下調優惠,這次上手的是阿斯加特延續了上一代DDR4和華碩TUF聯名的DDR5版本。這次也是衝着手上新款加強版TUF B760M重炮手主板入手的這款TUF內存,現在不同硬件廠商之間也有着不同的聯名合作逐漸成爲主流。聯名產品的設計語言也是圍繞華碩TUF系列來開展的,在配色上2MM厚馬甲散熱選用和TUF一樣的黑橙配色設計搭配上類似華碩TUF電競圖紋元素,兩者高度契合的設計語言讓內存與主板之間突顯出搭配起來相得益彰。

頂部可以自定義1680萬色,預設12組燈效、4組可存儲模式還有8組獨立的LED區域的ARGB燈效無論是色調紛呈的幻彩還是清新脫俗的拼色組合亦或是常用的純色搭配都可以展現出不同的效果,搭配什麼風格的配色都能輕鬆駕馭的。內存參數:頻率6400,時序CL32-38-38-90,容量爲16G*2 32G,採用的顆粒是來自海力士的A-DIE。入手價格爲:649元。

固態則是:宏碁掠奪者系列的GM7000 1Tb固態,採用單面設計,使用英韌IG5236+美光B47R TLC顆粒的硬件方案,1TB版本最高順序讀取速度7400MB/s,寫入速度6400MB/s,並且帶有1GB緩存。

正面是NAND顆粒/主控芯片和DRAM顆粒的封裝排列,從左往右首先是DRAM顆粒採用的是:南亞NT5AD512M16C4-JR的DDR4 3200MHz顆粒,單顆容量爲1GB,然後到主控部分:採用12nm製程和8通道設計的英韌IG5236CAA芯片,NAND部分應該用的是佰維封裝的美光B47R 176L TLC顆粒,顆粒料號爲:BWNQ9TCIB1JC6C,入手價爲:489元,綜合以上的存儲價格對比去年同樣型號確實上漲了不少,因爲從去年我就一直在觀望硬件的價格。

散熱器選擇的是超頻三的RZ400單塔4熱管CPU散熱器,體積上:130(L)x80(W)x155(H)mm,155高度的風冷無疑擁有更便捷和有廣泛的兼容性。在外觀設計語言上,看頁面介紹採用的是“三角幾何”元素,無論是塔體之上三角紋理與橙黃色線條的點綴,突顯出塔體頂蓋的精緻細節,陽極鋁材頂蓋光啞一體紋理、隱藏撞色設計,以及全新的CPS標誌,進一步增強整體顏值和美感。

RZ 400散熱器採用扣Fin+折Fin的穿Fin直觸構造技術,塔體的三角波浪鰭片矩陣,依託氣動聲學原理設計,大大減低了通過塔體氣流阻力,4根6mm熱管,散熱本體均採用全黑化的漆面,155mm高度的黑化塔體等設計特點,熱功耗≈238W,對於應對125W,最大睿頻150W功耗的I5 12600KF處理器來說,應該是完全可以滿足了,並且價格維持在百元左右的價格也是一款不錯的散熱器選配。

04、安裝:

藉着安裝時的操作,來分享下對於整個主機在安裝上的看法,在主機的機箱選配上個人更喜歡傳統風道設計的機箱,因爲風冷方案的風道佈局是更適配這種風道佈局的機箱,所以這次選擇入手的是愛國者 星燦 岫,採用的是嵐的框架,但是內部在保證和星燦 嵐的兼容的同時,只是把嵐內部側面進風換成正面進風,把前置玻璃改成MESH網面設計。

除了前置是是全網孔面板之外,機箱下置電源艙也是採用網孔設計來增強側面的進風設計,因爲電源艙上是預留了風扇安裝位和嵐的電源艙設計是一樣的,只不過側板下置嵐採用的是全包裹密封設計,而岫則是採用網孔包裹很明顯是爲了強化散熱而設計的。

並且岫在主板兼容上比嵐擁有更好的安裝設計,就是可以兼容市面主流的背插主板。散熱限高除了兼容170MM高度的大型風冷之外,上置可以兼容360MM規格的水冷散熱器,這個和嵐是散熱兼容規格是一樣的。

裝機時對於主機內部的上半部分的安裝描述都在上面歸納完畢了,那麼到下半部分,這款機箱的最大兼容爲380MM長度的顯卡安裝,所以不會存在大型三風扇長顯卡安裝侷促的的情況出現,可看到由於安裝的是單塔散熱,顯卡與散熱器之間的空間還是有的這樣更好的避免了因爲散熱體積過大和顯卡背板造成剮蹭的尷尬,而顯卡下方與電源艙之間的間距可以看出這很明顯是爲了可以在電源艙上安裝風扇做準備,就算是三槽設計的厚卡也能輕鬆兼容下方安裝風扇的方案,不過由於預算不足,所以這三個預留風扇位等後續再補全整個主機的散熱佈局。

這款機箱在背線設計上也有其可取的特點,特別是背面的左邊是預留有三組扎線魔術貼,整體的走線也非常的方便,就算是小白也可以利用紮帶整理出很工整的背線。主機後面I/O位部分的左側也是預留了四組綁線錨點用來整理鼠標鍵盤音箱顯示器等等的線材。

05、性能:

搭配這套主機的初衷很大部分還是爲了滿足日常遊戲的需求了,辦公部分則交由筆記本完成了。所以在性能方面則用常用的監測幀數的軟件來對整個主機的性能做個基本瞭解。首先看下魯大師對於這套主機的主要硬件的性能表現:2026899。

接着是三款常玩的網遊APEX/Valorant/永劫無間的遊戲測試監控(包括平均幀數/溫度等):2560*1440 2K分辨率170刷新率顯示器,系統WIN 10 22H2版,室溫:30℃。

來看下這套12600KF+D5 6400 32G內存+影馳金屬大師RTX4070S主機的三款遊戲在平均幀數/溫度/佔用率等表現,爲了大家方便閱覽做了張表格讓大家有個更清晰的瞭解。

最後再來看下新裝系統後,固態的開機速度維持在20秒左右。

固態的讀寫表現也是接近官方給出的數值。

06、結語:

或許這套定位中高端的I5 12600KF+RTX4070S顯卡的主機在性能上是符合預期的,在2K顯示器的表現下還是可以很出色的。對於高要求性能要求的話,那預示着需要加錢上更高的配置,那就不符合這次主機的目標了,在預算不超標的情況下,搭配最合理的主機纔是正確的。在外觀上使用上很常見的RGB配色搭配,當然需要更出色的燈效氛圍的話或許這套主機並不適合你,這也取決於這次使用的機箱設計來決定的,更趨於簡約的外觀纔是真正展現這套簡約、實用爲主的中規中矩中高端主機的纔是搭配這套主機的真正目的吧。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