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几年前,以初音未来这一IP为主题的音游,在国内都有些不温不火。
且不说《初音速》《初音未来:梦想歌姬》这些拿着IP改编的国产游戏,就连曾经作为SEGA招牌音游的《歌姬计划》系列几乎也无缘新作可能。
前几天恰逢《歌姬计划》初代发售15周年,然而新作大概率是等不到了……
然而,2020年,一款手游的公布,为初音未来这一IP改编的音游带来了希望——这便是SEGA与Colorful Palette共同打造的偶像音游《世界计划 彩色舞台 feat. 初音未来》(简称PJSK)。虽然本作一经推出便收获大量人气,但Vocaloid粉丝群体对此褒贬不一,部分葱粉认为PJSK并不“初音未来”。
那么,在传统与革新交织之时,初音未来这一IP的音游作品又将何去何从呢?那就让我们进入今天的正文环节吧。
一、《歌姬计划》,从神坛到陨落
2007年,初音未来诞横空出世。或许当时没人会想到,这位永远16岁的葱色双马尾少女,将成为虚拟歌姬界无可争议的顶流。
初音未来V4
在初音未来推出两年之后,SEGA看到了其巨大的潜力,决定为她打造一款粉丝向的音乐游戏。于是,《初音未来:歌姬计划》在SEGA和DINGO的合作下得以诞生。
PSP版初代
初代PSP版本斩获巨大成功——发售第一周,销量就突破10w,而包含粘土人玩偶的特典版本,首日就已在秋叶原完售。
实际上,《歌姬计划》初代的项目开发,完全是凭借SEGA部分员工组成的初音同好会,甚至最初的计划是打造一款恋爱模拟游戏。然而,作为赠送的音游部分,随着一众P主的加入愈发丰富起来,最终取代了恋爱养成作为游戏主体内容。
而这一同好会,后来也发展成企划「SEGA feat. HATSUNE MIKU Project」团队。
随后几年,SEGA陆续在PSP、PS3,以及街机平台发布系列新作。
而到了PSV时期,虽然步伐有所放缓,但《歌姬计划F》依然以首周销量5W的战绩登上PSV平台的销量排行榜。相应的,索尼也推出了Miku限定版机器。
毫不夸张的说,一部分PSV的销量要得益于《歌姬计划》。不知道在座各位盒友之中,有没有冲着《歌姬计划》入手PSV的呢?
然而,这一系列在2016年《歌姬计划X》发布之后,似乎走上了下坡路——项目组负责人内海洋宣布离职,而次年PS4版本也只是对街机端《歌姬计划AFT》进行了移植,之后陷入了低谷期。
随着PSV逐渐退出市场,PS4版本的《歌姬计划》基本上成为了独苗。
图源bilibili@ndspmpt
从这一年开始,后续的作品都可以视作街机版《歌姬计划》的移植,无非是在街机版基础上对画面渲染进行调整。
两部Mega39‘s,说好听点叫“集大成”,不好听的话叫炒冷饭
随着《歌姬计划》制作人陆续离职,这一系列,今后大概很难有新作推出……
二、尘封计划的重启
关于《歌姬计划》逐渐走向下坡路的原因,玩家们对此意见不一。包括作品变革创新不够,对新生代玩家缺少吸引力,核心制作人离职以PSV为代表的掌机平台没落等,多方因素叠加造成了这个系列的衰落。
不过,就在「SEGA feat. HATSUNE MIKU Project」的新企划陷入停滞的时候,新制作人小菅慎吾的加入改变让他们看到了希望。同时,他还带上了自己的好友,近藤裕一郎。
小菅慎吾
近藤裕一郎
近藤裕一郎,手游Craft Egg的负责人之一,曾主导偶像音游《BanG Dream!》的开发。
面对企划现状,他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作为资历最老的初音未来IP改编游戏之一,《歌姬计划》的主阵地在主机平台,而不少新生代玩家更加偏爱移动端设备。转战手游,显然有利于新鲜血液的引入,而运营模式可以借鉴LL、邦邦等偶像音游。
这一想法受到了“初音之父”佐佐木涉的赞赏,于是工作室Colorful Palette得以成立,负责重启在2014年的废案企划,这也就是后来的《世界计划》。
三、《世界计划》的巨大成功
于是,在2020年9月,《世界计划 彩色舞台 feat. 初音未来》(简称PJSK)正式登陆,并在首日就取得了114万的下载量。之后,作品更是长期处于“日本男女中学生最爱手游排行榜”前列。
抛开买断制游戏和内购手游的类型差异不谈,作品的人气远超《歌姬计划》。
SEGA和Crypton(初音未来版权方)对新作寄予厚望,由Colorful Palette进行制作,并提前一年就在“魔法未来2019”东京场放出预热PV——在视频中,除了以初音未来为代表的虚拟歌姬之外,还有数位原创角色的加入。
在《世界计划》中,初音未来不再是固定形象,而是像Vtuber一般,以不同形态穿梭于各个「世界」之中。
不同的“初音未来”性格各异,有无口系的“白葱”,年幼活泼的“猫葱”,心思成熟的“VBS葱”……
各个「世界」之间,通过思念相互链接,同时衍生出了数支LIVE团体——既有Vsinger团体,也有纯女/男女混合团体,风格和主题各异。这些团体由不同P主合作负责,如匹诺曹P、DECO*27等。
得益于曾负责过《歌姬计划》的MARZA加入,作品的3D模型和演出效果是一大亮点。而在节奏游戏之外,Live2D剧情演出,和线上虚拟LIVE都是为PJSK加分不少的部分。
虚拟LIVE
四、PJSK的成功毋庸置疑,但初音未来呢?
《世界计划》的成功,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借鉴了偶像类音游的成熟模式,赶上了新时代手游的热潮。
然而,PJSK中出现的初音未来,虽然形象更加多元化,但作为虚拟歌姬的那份一直不变的纯粹呢?对于其缔造者佐佐木涉来说,或许有些喜忧参半。
作品立项的初衷是,让Crypton旗下的角色更多的走出去。但这种创新,或许最初的术力口(Vocaloid的俗称)文化有所出入。作为游戏标题中“feat.”之后的初音未来,现在真的是这款游戏的核心么?
五、PJSK,时尚小单品?
作为一款没有国服的游戏(虽然有很大希望引进),《世界计划》在国内的热度并不低。
就算啃着日文生肉(大多数PJSK玩家还是会选择游玩版本最新的日服),或者需要开着翻译器,甚至还需要鼓捣GooglePlay,依然无法阻挡国内玩家的入坑脚步。即便是以前对音乐游戏这一范畴不太感兴趣的玩家群体,可能也会进行尝试。
某种意义上来说,PJSK确实非常成功。
而国内各大漫展中,PJSK相关cos、宅舞和谷子等并不罕见,大有成为“时尚单品”的趋势,给人一种V家文艺复兴的错觉。
然而,PJSK粉丝和术力口粉丝,或许并没有那么高的重合度。
就游戏内容本身来说,虽然标题中有“初音未来”,但Vsinger之外的其他组合,或许才是PJSK成为热门的关键。
当然,对于更多年轻术力口粉丝来说,这是一个认识接触V家的难得渠道。不过,人气角色的一套新服装,或许带来的热度远比更新了一首歌曲更多……
其实,论辈分来说,《歌姬计划》和《世界计划》是姊妹关系,而并非母女关系。然而,两者却走上了完全不同的道路,背后的原因值得思考。
END、展望:初音未来IP音游将何去何从?
其实,在音乐游戏中,Vocaloid曲目并不算稀客。
相反,以maimai、SDVX、GC为代表的二次元音游中,V家曲人气一直不低。然而,单独为初音未来等虚拟歌姬制作的《歌姬计划》,反而在新一代玩家群体中渐渐失去人气,非常可惜。
或许,像《世界计划》这样融入新元素,才是延续初音未来IP音游的无奈选择吧。
至少,能看见各位虚拟歌姬在高人气音乐游戏中出场,尚且能够得到一丝安慰。然而,这距离很多人心目中的初音未来IP音游,差距还很远吧……
不知道,各位术力口的粉丝,对此是什么感受和看法呢,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见解。
更多游戏资讯请关注:电玩帮游戏资讯专区
电玩帮图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