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我没有去今年5月的广州核聚变,不过去了的朋友几乎都对一个看似平平无奇的像素风格独游《S4U》赞不绝口。
比如白菜尊便写下了洋洋洒洒的2700字长文以表对于这个长度仅仅只有1小时游戏的感叹。
为什么能对着一个DEMO导这么多背后的原因,固然有白菜尊的细腻情感和生活感悟的积淀,更重要的原因大概在于:它是一款十分具有现实感和寓言性的作品。
1、S4U是什么?
游戏名《S4U》便是speak for you的缩写,简单来说,就是“嘴替”
我们扮演的是在大城市漂泊无依,看起来未来没有希望的土木狗,为了生活也好,为了生存也罢,接下一个“代人聊天”的嘴替工作。
既然需要别人花钱让你来聊天,那么这个情境肯定是相当尴尬的:
比如被顶头上司性骚扰的妹子;
想要试探男友是否出轨的妹子等等
那么就需要你根据客户的需求,通过对话选择去展现自己的情商——不过至少就demo来看,难度还是十分友好的。
这其中,我们的主角也需要对自己的人际关系进行打理——同样是基于小视窗聊天的形式。
这样的设定,有点让我想到了部分科幻电影,即未来人类的语音功能是逐渐退化的,日常交流交换脑电波即可——基于这样的设定你要大概能懂了为啥“代聊”都可以成为一种商业模式,不过有趣的部分大概在于它的寓言性:
2、拟社交关系取代社交关系?
早在电视传播时代,就已经出现了人会对于非物理层面直接阶层的偶像产生情感依赖的先例,其中投入的社交行为被称为“拟社会关系”(区别于传统社交关系)。
这个概念其实提出之后不温不火,在学术界被重视大概是皮套人的第一次热潮开始——慢慢的它的含义被转为指代在网络层面形成的无物理层面交流的一种新型社交关系。
当然这背后有很多复杂的原因,比如快节奏的都市生活让物理社交都倾向于强目的性,碎片化时间会让人更倾向于无视物理距离的拟社会关系交往
也存在一些从拟社会关系和社会关系之间的转化,比如“开盒”
不过废话少叙,那就是《S4U》造成了一种“拟社会关系”占绝对主体状态的社交情境,且对于生活在都市中的我们来说,并不会有太多的违和感。
3、本质上还是唠嗑式视觉小说的一种衍生
没错我就是的就是你VA11A,“唠嗑”类游戏会十分看脚本的功力,在我心中如果能由丸户史明这样的作者来担任编剧是最好的,但是不可能,至少在优质编剧资源十分匮乏的当下,一款国产、独立、单机、小众游戏是绝无可能的。
那么S4U的文案质量如何呢?
应该说对于当下青年所面对的情境还是展现出了十足的生活感,比如主角被老妈追问:“你这破公司,又是私企,每天加班到很晚,又没有加班费,别干了”,就十分有现实感。
其他部分目前没有太触动我的地方,但是也大抵无过吧,和《coffee talk》水平相当
4、一种“未来复古主义”的奇妙体验
最后是吐槽一下游戏全名:都市朋克2011与爱的重拳
拜托,2011年是这样的电脑,这样的聊天框么?2001还差不多吧
所以在“赛博”设定下,其实游戏会有一种非常复古的,可能00后完全没有见过的老式电脑的界面来完成游戏中的互动,不过要说的话,本身游戏的这种UI风格还是蛮有灵气的,我挺喜欢
不过创作者会受到自己成长年代最深刻的冲击,也往往会热衷于取材那个时代,反过来大概可以推测出作者的年龄(bushi)
总的来说,还是挺期待完整版游戏的推出,这样的作品,就像是开头被吸掉的那根电子烟,它会让你的肺部疼痛,但也多了一些“生活着”的实感
更多游戏资讯请关注:电玩帮游戏资讯专区
电玩帮图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