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想了解(電源上篇)

本篇討論的電源僅爲常規意義上的臺式主機電源——非常普通且常見的消費級產品,所以那些並不代工此類產品或者缺少傳統零售產品的企業就不做討論了。

大家好呀,這裏是正在使用電源給自己充電的巽渢。

主機電源目前是產品數量最多的硬件之一,一線品牌挺多,一線之外的品牌更是數不過來。主營散熱業務的品牌、主營機箱業務的品牌、主營顯卡主板業務的品牌都不約而同地推出了各自的電源品牌。但凡和電腦配件相關的廠商,好像都想要在電源市場裏分一杯羹。當然,各家品牌有各自的考慮——不管是爲了擴充自家產品線,給消費者以更多的選擇,還是在DIY領域打造全方位的品牌形象,擴大各類產品影響力,最終我們這些普通消費者都是樂意見到目前“百家爭鳴”的情況。不過,產品一多,難免有點難以抉擇——某某電源這幾個參數都是什麼意思?爲什麼這兩款的價格可以相差如此之大?帶着這些疑惑,希望看完本篇,你能找到一部分答案。

電源的好壞取決於方案、用料、生產水準、安全認證、轉換效率認證、保護功能等等,產品需要經過的測試包括但不限於溫度循環測試、耐溼性測試、鹽霧測試、可焊性測試、焊浴測試、震動測試、機械衝擊測試……以上這些很大程度上決定了電源的價格。

1. 產品尺寸,家用PC市場主要包含ATX、SFX-L、SFX電源,不同機箱所能兼容的電源尺寸不同,SFX和SFX-L電源適用於小一點的機箱。ATX電源則是大多數DIY玩家在裝機時的電源選擇。ATX標準尺寸爲長150mm×寬140mm×高86mm,SFX-L長130mm×寬125mm×高63.5mm,SFX長125mm×寬100mm×高63.5mm。裝機時除了電源大小,還要考慮到電源線材長度,線材軟硬程度,接口及線材數量等。

2. 安全認證,主要有CCC(中國強制性產品認證)、CQC(中國質量認證中心認證)、CE(歐盟強制性認證)、FCC(美國電磁干擾認證)、IEC(國際電工委員會認證)、ETL(北美市場準入性安全認證)、ROSH(歐盟強制性認證)、CB(電工產品合格測試性認證)、TUV(德國萊茵零部件產品安全認證)。產品上印有多種認證,一般意味着此產品需要在世界各地流通。CCC認證只是一個強制性的基礎認證標準,有認證不代表此電源一定好,而沒有CCC認證的產品,屬於不合格產品,理論上是不應該出現在市場上的。

3. ATX3.0爲Intel推出的有關電源轉換效率及穩定性的標準,標準要求450W以上的ATX3.0電源必須有持續100微秒且功率爲額定功率200%的輸出能力。ATX3.0不是必須指標。

4. 用料。商品標題常見的全日系電容正是其中之一,根據固態電容的產地,大致爲全日系電容、主日系大電容,其它臺系電容、全臺系電容、主臺系電容,其他大陸系電容、全大陸系電容。商品界面標稱的日系大電容,或者臺系大電容一般非全日系、全臺系電容。常見的日系電容有以下品牌:

尼吉康(Nichicon)、紅寶石(Rubycon)、松下(PANASONIC)、三洋(Sanyo)、黑金剛(NCC)。

5. 生產廠商。主要分爲兩類,一類像長城、航嘉、全漢、臺達、海韻、振華等具有自產能力,自己生產電源的品牌。而大多數品牌屬於第二類,沒有自產能力。於是,他們和這些有生產能力的企業合作,讓他們代工自家電源。有名的電源代工廠包括海韻、振華、長城、益衡、僑威、偉創力、以藍等。因爲有的電源會在上面寫上認證編碼,有的則不會,而生產企業則是在商品詳情界面選擇性展示的,所以具體什麼電源由誰代工,各代工廠實力如何,由於篇幅和產能所限,實難寫全。(下期)

6. 轉換效率認證,即80Plus認證。一般的電源在負載50%左右轉換效率最高,也相對穩定。所以在計算主機需要的電源功率時,有

(CPU的TDP+顯卡的TDP)×(1.5-2.0)計算時優先使用CPU顯卡的峯值功耗,沒有數據再用TDP計算。隨着認證標誌的提升,電源的轉換效率提升,電源的功率損耗更小(損耗一般以熱量的形式散發)電費開支更少(正常使用差距很少),電源內部的散熱壓力也會越小。PFC爲功率因數校正器,它反映了有功功率(可理解成實際上做功用的電量)所佔視在功率(可以理解成總耗電量)的比值,衡量了電力從發電廠到硬件被有效利用的程度。功率因數值越大,理論上更能有效利用電力。80PLUS認證只是電源衆多參數的一個方面,因爲本身監管測試不夠嚴格,加上有些廠家自行認證,所以不要盲目追求它。

7. 模組類型。主要分爲全模組、半模組、非模組(直出)。從非模組到全模組,只是方便了機箱內的走線,同時提供了可更換定製線材的選擇,但是並不能代表電源好壞。不同品牌不同型號的電源線材不能混用,CPU的4+4PIN和顯卡的6+2PIN電源線材不可混用,在連接雙8PIN及以上的接口時,儘量不要使用一根一分二的線材插滿雙8PIN。

8. 額定功率。電源的額定功率爲電源持續穩定運行時所能輸出的最大安全功率(不考慮損耗),根據各品牌方案用料的差異,有的電源帶負載運行時遠遠達不到標稱的額定功率,而有的電源可以在超出自身標稱額定功率的範圍內穩定運行。電腦裏的其他配件需要+12V(CPU顯卡)、+5V(USB接口)、+3.3V(主板內存硬盤)的直流電,這就需要電源把220V的交流電轉換成CPU等配件所需的直流電。一般CPU顯卡是整個主機中耗電量最大的部件,所以電源+12V的功率要非常接近電源的額定功率,如果差距過大,就不太值得選購。

9. 支持寬幅。一般電源能適應的交流電壓爲100-240V,支持寬幅的電源更能適應複雜一點的用電情況,在用電高峯期能更好的穩定運行。絕大多數電源爲主動式PFC,全橋LLC諧振常存在高端電源上,半橋LLC諧振則覆蓋了大部分的中端電源,還有很少一部分的雙管正激的中端及以下電源。同步整流是目前主流的整流方式,DC-DC則是目前電壓穩定性最好的技術。那有人要問了,主動式PFC+全橋LLC諧振+同步整流+DC-DC一定是好電源嗎,只能說它大概率是個好電源,這些參數只是電源架構方面的一些考量因素,並不能代表電源其他方面的情況,所以還是要綜合所有條件來判斷。

10. 有的電源命名比較隨意,購買時請以實際的額定功率爲準。


以下是具有零售產品的品牌(次序不代表排名):

1. 全漢FSP

2. 臺達Delta

3. 海韻Seasonic

4. 振華Super Flower

5. 長城Great Wall、獵金部落Hunters

6. 華碩ASUS

7. 微星MSI

8. 航嘉HuntKey、百盛BS

9. TT(Thermaltake)

10. 海盜船Corsair

11. 鑫谷Segotep

12. 先馬SAMA、逾輝

13. 骨伽Cougar

14. 酷冷至尊Cooler  Master

15. 九州風神Deep Cool、玩家風暴GamerStorm

16. 安鈦克Antec

17. 艾湃電競Apexgaming

18. 超頻三Pccooler

19. 利民Thermalright

20. 追風者Phanteks

21. 安耐美Enermax

22. 銀欣SilverStone

23. 德商德靜界BE QUIET!

24. 大水牛BUBALUS

25. 威剛ADATA 

26. EVGA

27. 首席玩家1st PLAYER

28. 遊戲悍將

29. 迎廣

30. 遊戲帝國GameMax

32. 愛國者Aigo

33. 金河田Golden Field

34. 影馳Galaxy

35. 驛晨宇

新興品牌,最近旗下玄武500K很火。

36. 研風

37. 訊鈦SUMTAX

38. 半島鐵盒

39. 七彩虹Colorful

40. 玩嘉

41. ALmordor

新興品牌。

42. 積至EVESKY

不推薦。

43. 聯力LIAN LI

44. 雷神之源

45. 爵柏

不推薦。

46. 巨龍風暴

47. 撒哈***HARA

48. 動力火車Power Train

49. 魚巢

50. 跨境IWONGOU

51. 呵麥龍

52. 鑫動力

53. 鑫航XINHANG

54. 螞蟻悍將MYIHAJA

55. 碩一SOEYI

56. 遊戲師GAMERS

57. 安迪生Andyson

58. 分型工藝Fractal Design

59. 恩傑NZXT

60. 技嘉GIGABYTE

有的電源不推薦購買不是因爲它不夠好,而是在於它們剛剛入局,產品質量、售後服務等沒有經過市場長時間的檢驗,所以產品一旦出了問題,品牌方提供的售後服務能不能完美解決。其次,整個行業是在發展的,新興品牌層出不窮,品牌的生存能力也是難以預估的。魯迅曾曰:電源行業入局容易,做大、做強難。大多數購買電源的消費者都是希望它可以長時間穩定運行,所以優先選擇有一定技術積累企業的電源更好。

任何電子產品都有概率損壞,電源也不例外,非常不推薦大家在電源上節省預算,好的電源壞了並不會對你的電腦其他配件造成影響,它只是在某一天安安靜靜地壞了,在質保期限內直接申請售後就可以了,哪怕不在質保期內,你也僅需重新購買一個新的電源。然而,對於那些差的電源,你的財產安全暨其他硬件的生命安全可能會受到嚴重威脅,臨走時有可能直接拉你的整臺電腦墊背。所以,真的真的不要在電源上過於精打細算。

兼聽則明,偏信則闇,這裏是巽渢,我們下篇再見。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