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一到週末就不想出去走動,打開電腦又不知道該幹什麼,那麼不妨來看看這份書單吧。
都是些很好讀的書,差不多3個小時左右就能讀完一本,但是帶來的後勁卻能持續好久,趕快往下看吧。
《活着》作者:餘華
如果有一本書,它既能夠寫出中國人骨子裏頑強不屈,且帶有悲情元素的底色,我覺得這本書就是《活着》。
我很喜歡餘華在這本書韓文版的自序裏寫道的:“活着”在我們中國的語言裏充滿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來自於喊叫,也不是來自於進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賦予我們的責任,去忍受現實給予我們的幸福和苦難、無聊和平庸。
《山月記》作者:中島敦
提起《山月記》這本書,很多人都知道那句:“我深怕自己並非美玉,故而不敢加以刻苦琢磨,卻又半信自己是塊美玉,故又不肯庸庸碌碌,與瓦礫爲伍”。
其實這本書裏的每個故事都很精彩,千萬不要只看完第一篇就放下了,一定要全部看完。
《悉達多》作者:赫爾曼·黑塞
“悉達多”是佛陀釋迦摩尼的名字,但這本書講的並不是關於佛陀的故事,相反,它講了普通人的一生,或者可以說,是千千萬萬個普通人的一生。
它把在人生這條路上的種種悲喜彙集成了13萬字,讓無數讀者在這其中,看見了自己的過去,甚至未來。
《小偷家族》作者:是枝裕和
可能很多人看過同名電影,其實原著也非常好看,整體情節和電影沒差太多,是枝裕和細膩的筆觸,很容易讓讀者沉浸在那個溫情、矛盾且充滿底層悲哀與有悖道德的“反常規家庭”,這本書後勁很大,做好讀前的心理準備吧。
PS:是枝裕和的書全部推薦!!
《她只說“是的”》作者:雪莉·傑克遜
這本書收錄了作者16篇小說,喜歡短篇恐怖小說的讀者,可以在週末看看這本。
書中有不少作品都是明媚的開頭,跳崖式的結尾,既有超自然的恐怖怪異,也有人性之惡的失控導致崩壞的悲慘結局,閱讀體驗非常棒。
《人生》作者:路遙
對,作者就是《平凡的世界》的那個路遙,如果你也喜歡《平凡的世界》,那也別錯過這本《人生》,這部優秀的中篇小說,講述了主人公高加林回到土地、離開土地最終又回到土地的故事,看個體在環境與時代洪流面前,如何與之抗爭。
《小王子》作者:聖埃克蘇佩裏
很多人把《小王子》與愛情聯繫在一起,儘管我們確實能從在小王子、玫瑰以及狐狸的身上,看出很多在愛情中獨有的情愫牽絆,但我更覺得,這本書在用小孩子的眼光,透視成人的麻木與虛妄,同時也借小王子之口,用溫馨、真摯的情感表達對善良與純真的謳歌。
《棋王》作者:阿城
這部《棋王》是阿城的處女作,發表後引起文壇矚目。
《棋王》這個人物角色深刻體現了道家的文化特徵——性格堅忍沉着。《棋王》表面上寫棋,實質上表現着作者對文化傳統的評價,和對文化進步的展望,屬於是很耐看的那一類。
《鄉土中國》作者:費孝通
這是一本稍微有那麼一丟丟學術味道的書,但是並不難讀,相反還異常的有意思、有見地。
雖然我沒去了解作者費孝通,但是我從內容可以肯定,作者一定是走訪了全國不少地域的農村,才能寫出如此接地氣的鄉土社會中的人情關係、家庭關係以及道德地緣等,之於我而言,這本書是不可多得的民俗作品。
《一樁事先張揚的兇殺案》
作者:加西亞·馬爾克斯
這本小說應該是馬爾克斯除了《百年孤獨》外,流傳度與影響力最大的小說了,故事講述了小鎮上一位青年,在鎮上所有人都知曉有人要殺死他而他卻一無所知的情況下被殘忍殺害的故事。
這個故事的原型,是馬爾克斯一位朋友在全鎮人面前被害的真實事件,本書寫完的次年,馬爾克斯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
《我本芬芳》作者:楊本芬
婚姻的不幸,是一個人的不幸,還是兩個人的不幸?兩個有着同樣遭遇的人走在一起,是不是就變得幸福?這本書給了我們一個很好的答案。
如果你自認爲是恐婚族,那我建議你不要看,如果你覺得能夠獨立清醒的思考婚姻這件事,那我建議你一定要看。
《我在北京送快遞》作者:胡安焉
一本“不是作家的作家”的非虛構作品,不僅讓我看到了快遞工作的另一面,也讓我看到一位一線打工人的內心思考,儘管我們的社會地位差不多,但是我很敬佩作者對自我意識的剖析,以及對自我精神疆域的自決權。
上面這12本書,一直到清明假期都夠看了吧,歡迎大家來分享讀後感呀~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