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怪談肉鴿汽車——《超自然車旅》評測

迎面走來的是一款CARPG。

儘管我無數次地嘗試去想像肉鴿與競速賽車結合的產物,但卻始終難以擺脫《馬里奧賽車》道具賽的框架,競速遊戲的數值很難與隨機性擦出什麼有創造力的火花,至少...在CARPG這個概念被拋出之前是這樣的。

CARPG,乍一看像是CRPG和ARPG的複姓孩子,但事實上三者之間幾乎不存在血緣關係。那什麼是CARPG呢?只需要把AR替換成小寫ar,寫成CarPG,就算是第一次見到這個詞語的人想必也有答案了吧。CarPG並非什麼高深的遊戲類型概念,顧名思義,這就是一種玩車(Car Playing)的遊戲,車就是遊戲的核心。

無敵的忒修斯之船

遺物車輛絕非簡單的代步工具,它還是玩家馳騁未知領域的移動堡壘。

在荒誕與詭異交織的新怪談無人區中,聽着“動次打次”的音樂廣播,慢悠悠地開着漏氣的小車在詭譎的異常間搖搖晃晃地穿行,這種恰到好處的“禪意”氛圍塑造很難不讓人聯想到在宇宙大爆炸前最後一刻的烤棉花糖,許多人都期望着《超自然車旅》能夠成爲“汽車版《星際拓荒》”,遊戲也的的確確做成了電波系作品,不過是電波是生存遊戲的電波。

《超自然車旅》中有生存遊戲中那種最常見的資源循環機制:蒐集材料→建造設施→解鎖配方→利用解鎖的配方製造新工具進而更好的蒐集材料→建造更完善的設置→解鎖新配方→...

作爲遊戲核心的汽車所扮演的是一座集成了工作臺、存儲功能的可移動設施,玩家的究極堡壘,除底盤和框架外,這座設施的所有零部件都可以被替換掉,在旅途中一步步將最開始的生鏽破車替換成功能齊全的裝甲戰車,這就是在遊戲前期生存部分正反饋的來源。

汽車並不是玩家唯一的設施(基地),事實上,只有在另一個核心設施汽修店裏玩家才能進行配方的解鎖和升級,汽車自帶的工作臺在升級前也只能製作一些簡單的工具,路線選擇和規劃也只能在汽修店裏進行。

《超自然車旅》的隨機部分只體現在關卡之中,規劃階段的地圖不會改變,不過每次到達連接點時,連接點的地形、狀態、災害分佈、資源分佈等等都會重新生成。

在遊戲開始前,玩家需要選擇一個或者多個期望到達的地點(該地點必須爲可選擇狀態),之後在關卡開始前選擇前進的方向,比如主線任務需要到D2點去做,那玩家就需要在之前的流程中到達過之前任何一個與D2接壤的地點,之後才能在任務選擇階段選擇D2點作爲旅行的目的地,然後通過任何一條可能的路徑自主的規劃到達D2點的方式(是途徑多個連接點還是選擇連接點最少的路線,每條路線的具體狀態和資源分佈也有所不同)。

大卡車!(雙關)

因爲有行走的儲物箱存在,資源搜刮階段還是比較輕鬆的,拿物理學聖劍敲敲假人、拿電鋸砍車門輪胎、拿衝擊錘砸碎門鎖,地圖上的資源足夠玩家從零組裝出一臺完整的汽車,要是看着其他汽車的部件不錯,利用中期解鎖的“解放者”工具也能將這些部件拆下拼到自己的汽車上。

遊戲的難點在於,如何將旅行中搜刮到的資源運回到汽修店中。《超自然車旅》不需要玩家重走一遍回頭路,要想返回汽修店,只能通過蒐集穩定錨點收集能量,在能量充足後開啓躍遷點衝向躍遷光柱回到汽修店中,躍遷點的開啓存在距離限制,必須與躍遷點拉開一定的距離之後才能開啓躍遷點,如果想返回汽修店的話,必然會有一段趕路流程。

每次拿起穩定錨點時都會立刻在錨點周圍刷新一堆頗具威脅的災害(類似新怪談收容物),而開啓躍遷點後還會開啓“跑毒”模式,毒圈中會頻繁刷新一些會造成持續傷害的高危災害,他們的攻擊性也比探圖階段的災害要強。

最關鍵的是,玩家的汽車在這個過程中難免會磕磕碰碰,而車輛的部件存在耐久度設計,部件出現的問題會反映到駕駛手感上。比如在正常情況下,汽車可以隔絕車門外的輻射,可在車門損壞或是出現“漏氣”狀態時,經過輻射區域的玩家就要受到輻射造成的傷害,車輪漏氣會造成方向錯亂,玩家需要向漏氣的方向輕推搖桿來補正漏氣造成的方向偏移,並且該狀態下轉彎更容易造車車輪側滑。

遊戲中對災害的描述充滿了新怪談怪異的味道,這些“災害”在地圖中有着類似人造生物的習性,前期讓車輛失控的“左-右”和拖車怪“綁架者”是種極難處理的怪物,一旦被這些災害纏上就會損失相當多的零件耐久度,自己在馬路上規範的拉上手剎,正安安心心搜刮資源的時候,卻發現自己的汽車被綁架者拖走一兩百米,沿途還撞壞了很多部件,輪胎也給拖漏氣了,可路才走了一半,車上的資源也不夠修好輪胎,這時的玩家要麼提前返回,要麼就開着糟糕手感的汽車繼續搜刮資源,而後者保不齊又會被綁架者盯上,稍有不慎就車毀人亡,在前中期時這種感受很容易勸退玩家。

當然災害也不完全是負面的,像“閃閃發光的巨石”能給玩家提供一個氮氣加速效果,方便玩家更快的跑離毒圈,電力異常在汽車安裝避雷針等充電道具後,原本的電力傷害就被轉化成了電量儲存到汽車的電池中,在中期解鎖LIM護盾後,更是能給消耗能源彈開9成異常的直接攻擊,這時汽車的壁壘功能就更加突出了。

靈魂車語者

在到達禁區深處之後,玩家在前中期精心組建出的移動壁壘終於迎來了它的高光,主線後期是一段災害障礙賽,玩家需要在密密麻麻的災害間高速行駛,在車輛損壞前渡過所有的檢查點以完成主線任務,這階段算整個遊戲流程中的一個爆點。

《超自然車旅》的駕駛手感做的相當真實,第一人稱視角下對距離的判斷與真實駕駛時幾乎沒有任何區別,方向盤中央對準的方向就是汽車的行駛方向,高速下猛打方向盤轉向會造成車輪側滑,斜坡行駛時如果不提前輸入動力,在鬆開剎車的那一剎那也會溜車,長期將備胎作爲主要輪胎使用的話,備胎就很容易出現各種問題,除此之外,汽車有時還會跟玩家鬧脾氣。

(左上角)我拉過手剎的啊?!

在《超自然車旅》的世界觀中,汽車與玩家是“一心同體”的,當玩家血量歸零時,汽車會啓動緊急協議將玩家傳送回汽修店中,汽車卡到奇怪的位置時,玩家也可以利用頭戴顯示器進行臨時躍遷,幫助汽車脫離尷尬的位置,雖然《超自然車旅》也存在部分肉鴿要素,但整體的流程卻是線性的,開發者不希望玩家只將汽車視爲旅行的工具,而希望玩家與汽車間能形成一種深刻的羈絆。

爲此,你必須非常瞭解自己的車纔行,除了一些在儀表盤上直觀顯示的問題之外,遊戲中還存在着一種隱性的“怪癖”機制,開啓大燈會導致雨刮搖晃、打開後備箱會導致前門卡住,絕大多數“怪癖”不會影響到汽車的正常行駛。不過,推斷“怪癖”的過程卻像極了擁有愛車後的你:開始時細心地觀察每一塊部件,外殼上的一點磕碰都可能讓你心痛不已。

在這個過程中,汽車的零部件會因爲你的駕駛習慣發生改變,車上發生的故事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你,漸漸的,你會發現一些剛買車時發現不了的問題,但大多數問題都影響不到汽車的使用,也沒有必要去修理這些小問題,方向盤向左偏,那你在駕駛時就稍微往右打點方向盤,離合有點松,那就往高裏抬抬離合。

《超自然車旅》中的怪癖修理的成本很怪,怪癖的診斷時的提示需要耗費鉅額資源才能換取,一局遊戲獲取的能量大概有1-3點,而一次提示機會就要消耗49.5點,同時,猜測怪癖也存在次數限制,一旦次數用光,怪癖就永遠也沒辦法修復了,即便是沒有次數限制,猜測時的排列組合的種類也不是玩家用窮舉法能給輕鬆命中的。

對於車輛的“怪癖”,最好的解決方式是與車輛“對話”,在一次次修理和替換過程中瞭解車輛的不尋常之處,並即時對這些不尋常之處做出符合玩家使用習慣的推斷,對於喜愛汽車的玩家來說,這大概是種非常好的設計吧。

總的來說,《超自然車旅》是一款電波系汽車生存遊戲,有一點點肉鴿要素,遊戲中的新怪談世界觀塑造相當完善,遊戲中的幾種災害設定也有着濃厚的科幻想象力元素,不過遊戲的真正受衆大概是那些喜歡在閒暇時間漫無目的的兜風,對行駛機械有着多餘情感的玩家,當然,如果你只是想體驗遊戲中的新怪談氛圍的話,遊戲中還存在豐富的輔助選項,隨時關閉一切玩家不喜歡的負面要素(官方無敵外掛),遊戲的門檻還是相當低的。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