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幕護眼進化論:從單一軟件到全鏈路,廠商共同推動護眼技術革新

手機屏幕護眼,最近成了各家國產廠商的熱門話題。

或許你覺得這是一個新的發展方向,但其實對如何讓屏幕更加護眼的思考早已有之。

不過,近兩年在這一方面的投入確實是越來越大了。

 

最早,不管是電腦還是手機廠商,都很少在用戶側加入或宣傳護眼相關的功能。

當然,隨着電腦等設備的普及,以家長羣體爲代表,越來越多人逐漸加重了電子屏幕對視力造成危害的恐懼。

長時間盯着屏幕,確實會帶來一定的視疲勞,哪怕是成年人。

因此早年也有很多“將電腦背景改爲護眼綠”的民科傳播焦慮。

 

 

後來,這一問題逐漸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關注,也就有了相關的研究成果和結論——綠色做背景並不一定護眼,但屏幕確實是有藍光的。

護眼模式

第三方軟件f.lux,就是軟件開發者通過軟件方式減少屏幕藍光,實現護眼的,其官網的Research部分,也給出了相關的理論依據。

 

 

根據官網顯示,這款軟件的歷史可追溯到2008年。

 

版權所有 f.lux Software LLC 2008-2020

 

這款軟件的主要功能,就是通過根據日出和日落時間自動調整屏幕的色溫,使其更符合自然光線的變化。白天屏幕呈現較冷的色調,而在晚上則轉爲較暖的色調。

後來,f.lux也推出了Android移動版本,iOS版本則以越獄插件的形式呈現——蘋果系統的封閉性導致。

 

哎,你看這f.lux,像不像最早那會兒,手機廠商們的“定時開啓護眼模式”?

沒錯,2016年,以蘋果爲代表的主流手機廠商,都開始將這一原理的“護眼模式”引入自家產品。

iOS 9.3 開始,官方正式加入了稱爲「Night Shift」(中文名叫「夜覽」)的功能;

 

 

次年,macOS Sierra也將這一功能原生加入進了桌面端。

 

 

無獨有偶,在華爲 EMUI 3.0.5、小米 MIUI 第332周開發版、一加氫 OS 1.4、OPPO ColorOS 2.0、Funtouch OS 3.0中都加入了類似的“護眼模式”功能。

 

 

在同年的小米5上,已經開始作爲一項屏幕特性來宣傳了。

 

 

Windows 10 的 1703 版本開始,也加入了“夜燈”功能。

 

深色模式

早在2016年的Android Nougat 7.0 開發者預覽版本,就係統級原生集成了護眼模式和深色模式,但最終沒有隨正式版本登場。

 

(圖源@少數派sspai)

 

國產廠商在這點還是比較超前的,2018年的Flyme 7就加入了全局夜間模式,不過在第三方App上的實現相對粗暴——大多是靠解構界面元素,將背景單獨處理,偶爾會出現兼容問題。

 

 

而更早一些,可以追溯到很多國產app自帶的“夜間模式”(僅該App內可用)。

而深色模式正式登場和普及,加入進系統的原生支持,則是以Android 10和iOS 13爲代表。

 

 

 

 

至此,主流移動系統都有了原生的深色模式支持,只等App廠商接入適配即可。

桌面端稍微滯後一些,macOS很快也提供了原生的支持,Windows則……只有微軟自己在玩:Windows 10的1809版本開始,可以設置系統應用的主題色“亮” / "暗"。

 

圖源水印

 

硬件級護眼

硬件級別的護眼,大概是從OLED屏幕大規模在手機上應用開始的。

早年,OLED屏幕幾乎只有三星自己在用,離不開其存在的不少缺陷,如燒屏等。

但以2018年的iPhone X爲代表,越來越多的手機開始使用OLED屏幕,標誌着LCD屏幕在手機上的應用逐漸落幕。

相比逐漸被克服掉的缺點,OLED優點更多:顯示效果更好、模組更輕薄、更容易實現窄邊框全面屏和屏幕指紋屏下攝像頭……

這時,OLED屏幕在護眼方面的劣勢也逐漸受到了關注:

基於其顯示原理,不少採用低頻PWM調光方式的手機,對於一些眼睛敏感的朋友來說,可能更加容易引起眼睛疲勞或頭痛。

 

 

但對於有些國際廠商來說,相比小衆人羣的視覺敏感,更加希望呈現自家屏幕的優秀素質,因此並沒有在調光方式上做出較大努力。

此時,以@魔法師蛋小丁 爲代表的數碼愛好者博主,則開始推動這方面的改變和進步。

 

 

比如,開發了第三方手機內核刷機包,刷入手機後可以改變調光方式;開發了第三方app,原理是欺騙手機先用高亮度輸出規避低頻PWM調光,然後在上方覆蓋一個黑色透明圖層壓暗屏幕亮度,從而達到低亮度改變調光方式的目的。

以這位博主爲代表,之後,越來越多國產手機廠商聽取用戶意見,加入了“防閃爍模式”,雖然犧牲一定屏幕顯示效果,但是可以在低亮度下使用DC調光。

比如在小米12S上,默認是無法同時開啓高刷新率和防閃爍模式的。

 

 

但是,正如我在問題“國產廠商爲什麼都不用三星屏幕了?”所言,並不是廠商不想做啊……

前兩年三星一直不願意做DC調光,這對國內很多“頻閃敏感”型消費者並不友好,但三星可不care你國產廠商和中國用戶需求。

 (A屏廠已經在驅動寫死,屏廠不改,手機廠家暫時也改不了)

 

 

採用國際大廠屏幕的廠商能做的,也僅僅是原生提供一個類似博主“蛋小丁”給出的方案了,因爲屏幕廠商不聽話,也沒轍。

直到國產屏幕崛起……

TCL華星、京東方、天馬、維信諾等屏廠:說吧,爺們,你們要啥屏幕,我給你們做啥!

鏈路護眼方案

在愈發挑剔的消費者需求、國產屏幕廠商的鼎力支持下,國產手機廠商開始在這條國際大廠不關注的道路上狂卷狂奔……

例如,榮耀就一直在引領屏幕護眼的進步。

早在榮耀50系列上,榮耀就首發了1920Hz高頻PWM調光。

而在今年的榮耀100系列上,則爲我們帶來了更進一步的榮耀綠洲護眼屏的解決方案。

硬件上,榮耀100的屏幕低亮度下爲3840Hz的超高頻PWM調光。

 

右爲3840Hz PWM調光的榮耀100

 

 

榮耀Magic 6系列更是支持了4320Hz的超高頻PWM調光。

 

 

而Redmi也不堪示弱,在Redmi K70系列上,通過中國信通院、聯合中山大學中山眼科中心制定的醫工融合標準,打造了“小米青山護眼”解決方案,首發了一塊支持3840Hz超高頻PWM調光的2K屏幕。

 

 

此外,vivo、OPPO旗下一加也都在這方面有進展。

 

 

 

隨着屏幕技術的不斷發展、國產屏幕廠商的崛起,手機屏幕護眼功能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

從最初的夜間模式到硬件級護眼、全鏈路護眼,手機屏幕護眼功能不僅僅是應對眼睛疲勞的一種方式,更是科技不斷進步的見證,國產手機廠商在滿足用戶需求的同時,也在不斷挑戰和突破技術的邊界。

榮耀、Redmi等品牌攜手國產屏廠的先鋒探索,爲屏幕護眼技術注入了新的活力,我們期待着廠商們未來更多的創新。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