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這裏是辣子魚。最近我的電腦空間越來越小了,清理一些軟件和視頻的時候,因爲steam庫中有着大量的遊戲,所以內存都快沒了。再加上平時做測評要進行一些拍攝,開了8K加上高幀率後,那些視頻就有點太離譜了哈,是真的一個10秒的視頻按g起步!!!然後身邊有朋友問我爲什麼不去搞個移動硬盤,但是因爲苦於囊中羞澀加上家裏喫灰的固態還有幾張,我就選擇了移動硬盤盒這麼個玩意
那麼先給大家講講什麼是移動硬盤盒吧,其實就是字面上意思,移動硬盤加上一塊固態硬盤就會變成一塊移動硬盤,當然你也可以說是DIY 。相比起移動硬盤的價格呢,它價格方面較爲低廉 且操作簡單成本低,那麼該怎麼選硬盤盒呢?下方則是我爲大家做的總結
- 價格不需要太貴60~150左右
- 速度爲10GBS左右(預算高的話可以選速度更快的)
- 外殼採用金屬外殼,並且使用拆卸式,便於安裝散熱貼
包裝
配件
- 硬盤盒
- 硅膠套
- 螺絲刀
- 數據線×2
- 散熱貼
- 說明書
- 保修卡
外觀
外觀上最外層有着一個硅膠套,雖然固態硬盤不向機械硬盤那樣怕摔,但是呢有這一層保護,明顯不就放心多了嗎,不僅防震還防刮花,保護可以說是面面俱到了。摘下硅膠套你可以看到全鋁機身的硬盤盒,再加上表面的鰭紋面板加上配備的散熱貼,發熱量可以控制的很穩定。
拆卸
將外殼的套取下,使用螺絲刀把下方的螺絲擰掉,即可拆卸成功,你也就可以看到這硬盤盒的本體,內部有四個小洞,是爲了適配各種硬盤大小的,比如2230/2242/2260/2280,硬盤盒呢支持最大4t內存,容量方面日常辦公絕對是夠用了
拿出一塊庫存的固態硬盤,2230的幻隱給大家看看是怎樣的,對準凹槽用力一按,成功裝上後,用固定扣將其裝上固定即可,最好的話是建議拿出贈送的散熱貼貼在上面最好,散熱必須拉滿
配置方面
60~150這個價位的移動硬盤盒他們的主控基本都使用JMS583,RTL9210,RTL9210B,ASM2362,而綠聯這款M.2雙協議高速硬盤盒(CM559)也是比較有誠意的RTL9210B作爲主控,可以支持M.2 SATA/M,2 NVM種協議,如果你手頭有閒置的固態硬盤,且尺寸符合的話,就可以選用綠聯這種,外觀比較有質感,約126g的輕便重量十分適合移動攜帶。
讀寫速度方面還是很快的,我總共測了三次
- 讀取爲956,寫入爲935
- 讀取爲915,寫入爲908
- 讀取爲937,寫入爲923
整體看下來這三次還是很穩定的,確實也是綠聯所宣傳的10Gbps,當然光測測肯定是沒有什麼用的,還是要看看實際體驗嘛,我就拖拽了幾個共計150G的文件以及遊戲看看整體的傳輸速度是什麼一個水平,整體的用時爲7分鐘左右,可以看到速度還是挺不錯的。
當然傳了那麼多那麼大的文件,肯定也會有不少人擔心熱量吧,我就對其進行了一個測量,27.3的最高溫可以說是很低了,即便如此,綠聯原包裝也附帶了一個導熱係數爲2W的導熱硅膠條,方便有需要的人使用。在我的測試環境下,溫度控制已經非常ok了,所以暫時不需要貼上。當然肯定也是少不了遊戲方面的,大家應該都知道,永劫無間還是比較喫硬盤讀取速度的,我這回也就拿它進行了一個體驗(當然本人是不玩這款遊戲的,所以還是我特地跑到別人家中讓他打一把體驗的),遊戲在實際運行的過程中並沒有出現什麼卡頓的現象,並且我是經過了兩個半小時的一個測試,整個遊戲體驗過程都是十分流暢的,硬盤盒的溫度也比較低,畢竟是全鋁機身,也能幫助輔助散熱。
總結
對於存儲空間日益降低,並影響到實際生活的人來說,移動硬盤盒是一個比較推薦的解決方案。如果你不會識別該如何去選擇,文中的測試數據都是一個不錯的參照,方便大家作參考。綠聯CM559我最近打算一直帶着身邊,有了存儲容量的加持,終於擺脫了存儲焦慮。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