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當提到ROG遊戲手機系列,最先讓人想到的是總是不由分說的將跑分性能、遊戲體驗統統拉滿,但對拍照、防水、持握等日常使用設計又滿不在乎,屬於優點和缺點都非常明顯的機型。直至在拉斯維加斯舉辦的CES 2024期間,ROG正式發佈了ROG 8和ROG 8 Pro兩個系列,讓我們對ROG遊戲手機的印象重置,無論遊戲性、拍照、手感乃至防水性能,ROG遊戲手機8系列都發生了很大的改變。
是的,眼前的是ROG遊戲手機8系列可能是有史以來最全能的一款機型,從收斂的外觀設計和暗藏的諸多細節設計開始,讓筆者評測的過程中愈發覺得眼前這款ROG 8 Pro並不簡單。現在就讓我們一步到位,奉上ROG 8 Pro頂配版首發評測。
定義西裝暴徒
光從外觀來看,ROG 8 Pro就讓人印象深刻,與普通版本不同,ROG 8 Pro版本只有曜石黑一種配色,近乎全黑的機身如果不觀察Logo,很難發現這是一款由ROG團隊設計的手機。
曜石黑的配色和去RGB的設計讓ROG 8 Pro顯得低調沉穩,但不同於普通版設計,ROG 8 Pro仍會在邊緣的ROG和Tencent Games Logo與橫跨背面的裝飾條使用了會反光的高亮設計,配合放大鏡頭模組下方的ROG Logo,讓手機看起來就很不簡單。
但ROG 8 Pro依然保持着躁動的遊戲情緒,手機背面的一大塊區域留給了AniMe Vision光顯矩陣屏。是的,在最應該出現ROG Logo的位置安裝了341個可編程Mini-LED顯示屏,並預製了20款以上的動畫,不僅如此,顯示屏本身還支持254x128 GIF定義,提供了足夠的空間發揮專屬的個性效果。
而設置了AniMe Vision光顯矩陣屏的方式很簡單,只要在智控中心的控制檯標籤下找到AniMe Vision光顯矩陣屏設置,就能直接開啓或者關閉。
同時在詳細設置下,我們還能找到來電、充電、通知等系統提示功能,或者快門、錄像等攝像頭裝填提示,甚至專門給騰訊設置了一箱專門的王者榮耀狀態功能。
有意思的是,ROG團隊還爲AniMe Vision光顯矩陣屏預製了一個彩蛋,如果身邊有兩臺ROG 8 Pro通過NFC觸碰解鎖,AniMe Vision還會展現獨立的效果。
讓我們回到ROG 8 Pro機身設計本身。從整體機身重量來看,ROG 8 Pro重量由ROG 7 Pro的246g下降到了225g,很大原因是機身外觀整體都做了重新設計。
其中最大的變化是屏幕的上邊框由能跑馬的5.65mm壓縮到了1.65mm,變薄了71%,側邊則變薄了14%,控制到了1.67mm。讓ROG 8 Pro在維持6.78英寸屏幕的同時,屏佔比達到了94%,而機身更是由10.49mm壓縮至8.9mm,厚度上變薄15%。
在整體變輕的同時,ROG 8 Pro的手感得到了進一步的加強,機身背面使用了磨砂質感設計,配合柔和的邊框過度,無論是從口袋掏出手機拍照還是在各種場合下來一盤遊戲,ROG 8 Pro都能給予很好的手感支持。
不僅如此,ROG遊戲手機系列獨有的擴展性在ROG 8 Pro上也得到了保留。比如機身提供了2個USB Type-C接口,並且均支持65W HyperCharge快充,想插哪個接口都可以,從0到100%充電40分鐘之內就能完成。在搭配原配充電器或者高功率充電器給ROG 8 Pro充電的時候,你甚至可以看見電量數字以肉眼可見的增加,非常有意思。
而在機身背面,ROG 8 Pro還首次提供了1個15W的Qi 1.3無線充電,能夠適應市面上主流的無線充電板,提供了更豐富的充電場景。
需要注意的是,ROG 8 Pro的電池容量由原本的6000mAh降低到了5500mAh,但得益於對第三代驍龍8的優化,以及手機屏幕使用了全新的LTPO自適應刷新率技術,在閒暇時可以將屏幕刷新率降低至1Hz,因此ROG 8 Pro的續航在純粹播放B站視頻時可以拉滿到22小時以上,從日常的使用體驗來看,拍照、微信並在中間來上幾盤《英雄聯盟手遊版》也能讓ROG 8 Pro堅持一天沒有壓力。
遊戲性能拉滿
ROG 8 Pro的性能釋放無疑是最值得討論的話題。由於ROG 8 Pro是ROG遊戲手機系列首款使用IP68防水的機器,原本的風洞散熱設計必須推倒重來。ROG團隊的做法很有旗艦筆記本的設計思路。他們先將第三代驍龍8 SoC中置於機身正中央,配以氮化硼覆蓋,再用導熱銅柱傳遞給覆蓋整個機身背面的石墨烯擴大散熱面積。而散熱銅柱的加入,進一步讓散熱效率提升了20%。
在手機正面,屏幕下方也內置了真空腔均溫板和石墨烯的搭配,防止熱量傳遞給屏幕而影響手感。同時這套設計對機身內部的設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中置SoC意味着電池必須一分爲二,也對電池容量產生了一些影響。
但這也僅僅是散熱設計的一部分,ROG 8 Pro頂配版還默認配送了酷冷風扇X。酷冷風扇X與ROG 8 Pro的接觸面提供了36x38mm的半導體制冷麪積,是上一代的2.6倍。同時酷冷風扇X的體積設計縮小了29%,減輕了10%,但效率提升了30%。
ROG 8 Pro與酷冷風扇X的搭配可以說是嚴絲合縫。按下酷冷風扇X上方的解鎖卡扣,讓酷冷風扇X的USB-C接口與ROG 8 Pro緊密相連,合上卡扣,合體大功告成。
這時候你就擁有了一個官方出品的ROG 8 Pro手機支架,帶AURA RGB功能,搭配左右2個實體按鍵代替手機邊框AirTriggers肩鍵以增加持握感和手感,同時也讓側邊擁有了USB-C充電接口和3.5mm音頻接口,完全是ROG 8 Pro的擴展塢+散熱增強配件,相當拉風。
從實際的體驗效果來看,ROG 8 Pro的體驗效果非常好。在沒有酷冷風扇X加持的前提下,無論是《英雄聯盟》還是《原神》,已經能夠在X模式下,手機背面溫度控制在30℃左右,同時平均幀率拉滿60FPS,流暢度毫無壓力。
而一旦獲得酷冷風扇X加持,性能釋放得到進一步增強,可以看到在《原神》下,幀率變化更小,維持在近乎60FPS滿幀率進行。
充足的散熱給性能釋放給予了足夠的支持,也得益於第三代驍龍8本身強勁的表現,配合24GB LPDDR5X-8533和1TB UFS 4.0容量,再配合ROG的X模式性能釋放。在測試環境下,ROG 8 Pro的表現相當亮眼。
高性能的表現最終在ROG 8 Pro的屏幕上得以回饋。6.78英寸的三星E6 AMOLED柔性屏幕擁有2500nits的峯值亮度和165Hz刷新率,屏幕配合94%的屏佔比視覺效果,以及△E<1的色彩準確度給人相當震撼的效果。
不僅如此,屏幕上方所採用的Victus 2康寧大猩猩玻璃配合720Hz觸控採樣率在遊戲過程中給予了很好的暢快感。
重點是,這塊屏幕的變化並非一層不變。LTPO自適應刷新率技術倍應用於所有的應用場景中,ROG 8 Pro根據照片、電影、遊戲的狀態在1-120Hz之間進行動態調節。而軟件本身也提供了豐富的顯示區域匹配程度,包括全面屏、靠邊和居中三種模式,同樣在智控中心中進行調節。
體驗即正義
對於ROG而言,光有硬件配置、超頻是遠遠不夠的,爲了在遊戲上把體驗拉滿,ROG 8 Pro針對遊戲體驗進行了諸多優化,例如會在系統層面切入對遊戲環境進行優化,自動識別新安裝的遊戲,在智控中心很對每一款遊戲的運行都可以定製化。
進一步將遊戲體驗拉滿的是軟硬件結合,喜聞樂見的AirTriggers肩鍵就是其中之一,從嘗試定義《王者榮耀》、《原神》、《和平精英》自定義AirTriggers來看,AirTriggers已經能夠提供很好的兼容性,在遊戲過程中能夠順利的完成一系列自定義的操作。
例如在喫雞的時候,AirTriggers可以用來實現射擊、換彈夾等多個操作,《王者榮耀》或是《英雄聯盟》中,可以用來設定對應的技能釋放。並且左右AirTriggers還能開啓單側雙鍵功功能,是的,意味着每個食指最多可以承擔兩種技能,亦或者單指雙技能觸發,如果光靠點擊屏幕,在一瞬間釋放雙招的操作方式是很難實現的。
爲了提升AirTriggers的手感與可用性,ROG 8 Pro同樣在智控中心做了靈敏度與力回饋設置,並且還可以調整單側雙鍵範圍來配合處更舒適的使用方式。
另外AI加持也讓ROG 8 Pro有了不一樣的體驗,比如在《原神》中實現自動拾取物品、對話自動加速、跑動鎖定等功能。甚至可以在屏幕中自動識別關鍵語句,實現物品和任務的快速檢索,省去了玩家手動查找的麻煩。
ROG 8 Pro的遊戲體驗設計還遠不止這些,爲了玩家在上手第一時間就瞭解ROG 8 Pro所掌握的十八般武義,從手機包裝開始ROG就已經準備了十足的儀式感。第一次啓動手機的時候,會進入特定的開箱任務,配合ROG 8 Pro豪華的外包裝,實現一系列手機功能瞭解。
其中最讓人印象深刻的是任務重裝載武器的環節,需要手機NFC對準包裝盒下方的觸發點激活。另外還需要將手機插入包裝盒上方的插槽內,用來展示ROG 8 Pro特有的AniMe Vision點陣效果,相當拉風。
最讓人滿意的遊戲體驗還是ROG 8 Pro追加酷冷風扇X後,實體側鍵的加入還能進一步提升遊戲時的手感和硬件擊打感。優化後的酷冷風扇X雖然包含風扇,但在智能模式下噪音完全可忽略不計。
有意思的是,酷冷風扇X本身還自帶了一個支架功能,翻開支架,就可以讓ROG 8 Pro放在桌面上充當屏幕,這時候再外接個鍵鼠、手柄控制器,也完全不是問題。
最後值得說明的是ROG 8 Pro還是用了一套DIRAC VIRTUO空間音頻技術,無論是3.5mm耳機、USB-C耳機還是藍牙耳機都能提供很好的支持,同時無線傳輸部分支持Hi-Res Audio Wireless、aptX Adaptive以及aptX無損音頻技術,通話和遊戲部分還可以通過機器學習實現智能的雙向降噪,貫徹了ROG向來對音頻高標準的規格。
拍照很能打
ROG 8 Pro影像功能這次可以說是一個巨大的跨越,主攝使用了5000萬像素的IMX890傳感器,支持六軸防手震Hybrid雲臺3.0,還支持2倍無損變焦。主攝右上方則是一個1300萬像素超廣角鏡頭,右下則是3200萬像素的長焦鏡頭,從而構成了一整套完善的影像設備。
其中重點就在主攝和長焦鏡頭突出的表現上。主攝的5000萬像素在日常的拍照與影像中,都提供了豐富的動態範圍和色彩表現能力,以至於ROG 8 Pro在攝影與攝像兩個方面都有了很大的增強。
這次我們以拉斯維加斯場景爲例,浮誇的建築設計搭配內華達州沙漠邊緣的乾燥空氣,給ROG 8 Pro提供了足夠豐富的發揮空間。例如原圖直出網紅建築Sphere,即便是在逆光的環境下,無論主攝還是廣角都能對暗部的細節有很好的把控,在沒有任何設置的前提下,就能獲得一張高寬容度,充滿細節的照片。
在光線充足的狀態下,IMX890給與很好的解析度,也別是在步行中隨手抓拍,開啓增強穩定設置的鏡頭能夠快速補償畫面的效果,在實際使用中不會遇到拍糊的尷尬。
ROG 8 Pro長焦鏡頭則是另外一個亮點,3200萬像素實際上會合成800萬像素輸出,這給後期原生輸出長焦照片留下了很多空間。在實際使用中,OIS光學防抖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即便是10倍變焦,在光線較弱的環境中也能很好的控制穩定性。
特別是拉斯維加斯夜景要數豐富,如果想站在原地用鏡頭掌控不同的元素是一個很好的選擇,這時候OIS光學防抖在夜景抓拍中起到非常關鍵的作用,在光線不足的前提下,仍然可以給與很好的穩定性。
ROG 8 Pro超廣角鏡頭
ROG 8 Pro主攝
ROG 8 Pro 3倍光學長焦
從三個光學鏡頭成像素質對比來看,ROG 8 Pro已經能夠很好的把控不同鏡頭之間切換,並儘可能實現不同鏡頭切換時候色彩、白平衡的一致性,與許多旗艦級手機相比,ROG 8 Pro是也是相當能打的。
而如果在夜景中給與一定的光照,ROG 8 Pro成像則會快速攀升,呈現出高飽和的效果,這對於拉斯維加斯室內的夜景而言,非常友好,圖片不需要做修飾即可出片。
最後一個是關於視頻拍攝時的超級防抖設定,視頻的實際輸出畫面會進行進一步裁剪,同時攝像頭不能再做切換,算是穩定器不在身邊需要劇烈運動時的一個拍攝補充。從實際體驗來看,ROG 8 Pro的超級防抖表現不錯,例如手持手機漫步在CES現場或是主題展館中,都能提供一定的穩定效果。當然步行時候的Z軸抖動還會存在一些,但已經能夠確保拍攝的畫面可用。
這裏引用馬斯克著名的Boring公司的Loop隧道拍攝作爲參考,雖然Loop設計之初計劃讓特斯拉純電動車通過封閉的隧道內實現自動駕駛,讓車輛可以在短時間內達到目的地附近的出口,不過時至今日,這個隧道上行駛的特斯拉Model 3和Model X仍然需要人工控制。
這裏我們用ROG 8 Pro手持拍攝了Model 3在隧道中行駛的過程,隧道中車輛顛簸的過程已經能夠很好的被超級防抖過濾。
寫在最後:向全能機進化
從顏值設計到性能釋放,再到遊戲體驗,以及大幅提升的拍攝性能,ROG 8 Pro已然成爲了一款沒有偏科的全能機型。重點在於實際使用中,從順滑的手感,UI界面的深度定製,到流暢的遊戲體驗和智控中心細緻入微的調教和管理,讓筆者感受了一把極客調教與精緻設計的融合,讓人印象深刻。
更重要的是,無論是旅途、遊戲、拍照,對於ROG 8 Pro而言都能處理得遊刃有餘,可以讓其輕鬆應對大部分應用場景,即便是重度使用,也能遊刃有餘。再加上敗家之眼的信仰加持,ROG 8 Pro無疑會成爲新一輪旗艦手機中展現個性的新選擇,特別是在ROG 8起售價4799元,ROG 8 Pro起售價5999元的前提下,着實找到難以拒絕的理由。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