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懸疑小說推薦】心理罪系列--中國懸疑犯罪小說扛鼎之作

一、我如何接觸到《心理罪》系列小說的

    初高中的課餘時間除了籃球、足球,就是看小說和看電影了(高中不讓帶手機,有時候看看NBA比賽還得晚上回去大家聚一起找個帶手機的看集錦,S8 IG奪冠前的比賽也是這樣看的)。

    2017年院線正好上映了鄧超 / 阮經天 / 劉詩詩 / 文淇 / 林嘉欣 / 郭京飛 / 馬蘇主演的《心理罪之城市之光》,看完感覺劇情還不錯,對《心理罪》小說留了個心眼。

    高中高一樓下有個小的新華書店,每次午休,我基本都會跑出來,不然就是教室後面小房間找書、買書,不然就是蹲坑或者跑五樓坐走廊裏看書

    《心理罪》系列就是我那時候接觸到的,那時候身上也沒帶那麼多錢,只好一本一本買,每一本看個十天。

 

(最右邊的番外我還是專門網購單獨買的)

 

阿婆的書也是久仰大名了,沒全部看完,但是很多trick都可以說是開創歷史先河的

 

雷米這幾年新寫的《人魚》人物刻畫還是不錯的,但是看到一半因爲種種原因看不下去了


二、《心理罪》系列小說作者、具體內容、影視作品介紹

①《心理罪》作者——雷米

 

  雷米中國刑事警察學院刑法學教師,精通犯罪心理學和刑偵學,真實姓名劉鵬,身份不詳,年齡不詳。

他“洞悉形形色色的罪惡,甚至超過自己的掌紋”。以《心理罪》(網絡原名《畫像》)等犯罪心理小說聞名於網絡,粉絲無數,讀者言必稱其“老師”。2021年出版其首部聚焦女性社會議題方向新作《人魚》,且作爲年度重磅劇集項目與騰訊視頻展開獨家合作。

  雷米主要作品有《第七位讀者》(自2006年7月至9月連載於《今古傳奇·故事月末》,2006年度最佳長篇驚險懸疑故事)、《心理罪》(網絡名《畫像》)、《教化場》、《暗河》、《城市之光》、《殉罪者》、《人魚》

  據坊間傳聞,此人心寬體胖,天下之門非側身不能過也。目前於瀋陽中國刑警學院任教。

  他的作品中富含犯罪心理學、法學、刑事偵查學、現場勘查學和法醫學知識,既有國內外真實案例的再現,又不乏大膽奇詭的想象,使作品感染力和深度兼備,具有極強的可讀性,同時也能引發讀者的深刻反思。 以其代表作《心理罪》系列犯罪小說聞名於中國文學界,成爲當今國內最優秀的心理犯罪懸疑小說家。沒有之一,他是最好的。

  其作品先後被譯成多種文字在歐美、越南等國出版,繁體版在香港和臺灣地區上市。

 


(從《第七位讀者》到《城市之光》是《心理罪》系列,《殉罪者》可以看成是一個單獨的作品,《人魚》我記得有《心理罪》中的人物出現的)


②《心理罪》系列小說 劇情概述

 

《第七個讀者》

  “他沉淪,他跌倒。”你們一再嘲笑,須知,他跌倒在高於你們的上方。他樂極生悲,可他的強光緊接你們的黑暗。————尼采

  開啓一段塵封的往事,心中有痛,但也看見希望。

  美麗的大學校園,一個個學生相繼離奇死去,看似沒有聯繫的兇殺案裏,卻透露出讓人難以置信的死亡信息。曾經歡快的校園生活,驟然一片死寂,方木美好的初戀也被扼殺在搖籃中,從此他是一具行屍走肉,還是重新振作開始新的生活,第七個讀者將會怎樣影響方木的人生……

  本書是雷米其他作品的開端和序幕,讓我們看到年輕偵探艱辛的成長經歷,讀此書如同置身於情境中,情不自禁地與書中人一道去抽絲剝繭,尋找真相,心理畫像分析在這本小說中,可以說是“小荷已露尖尖角”。

 

《畫像》

  犯罪推理小說必讀之作!

  雷米用這本書征服60萬讀者 有史以來最難破解的連環兇殺案 綠河殺手裏奇韋、夜晚狙擊者拉米雷茲、死亡醫生希普曼、 恐怖宅男宮崎勤、電鋸狂人愛德華、剝皮惡魔查理梅森……

  下一個他會模仿誰? 一再模仿世界著名的連環殺手,在C市連續作出令人戰慄的殺兇案,是心理扭曲還是痛恨社會?沉默寡言的推理天才方木不願幫助警方破案,卻發現自己還是被捲進其中。最後伏法的兇手槍決之後連環血案仍然出現,而且更加殘忍!是錯殺好人,還是另有模仿?

  當無形的兇手將方木身邊的人逐個暗害,他是否能挺過這崩潰的邊緣,在惡魔終於露出馬腳時,方木是否能在緊要關頭準確地“畫”出魔鬼真容?

 

教化場

  一羣受過傷的可憐人,在共同參與了名爲“教化場”的實驗後,爲何沒能治癒身心的創傷,反而變得更加兇殘暴戾,甚至從受害者變爲加害者?從《畫像》中走來的方木再次被捲入戲劇性的殺戮之中,他能否識破這種魔鬼般的儀式,讓妄圖改變別人命運的黑手現出原形?

 

《暗河》

你能否找到心中的那條暗河?

公安局長親手擊斃殺害人質的劫匪,死者的屍體卻不翼而飛。是騙局,還是更大的陰謀?

當紅女星神祕失蹤,綁架者寄來的不雅影像暗藏玄機。千鈞一髮之時,如何破解那阻止滅頂之災的密碼?

他,是攜手並肩的戰友,還是心懷不軌的豺狼?

測謊儀前,老友敘舊瞬間變成鬥智的戰場;日夜轟鳴的冰櫃中,是地獄般的景象;從未營業的浴宮裏,除了站着死去的他,還有另一個微弱的心跳。荒涼寂靜的山林裏,絕望的呼救聲只換來天地間心照不宣的沉默。

遙遠神祕的村莊,有富足的生活和空虛的靈魂。拯救、追逐、殺戮、覺醒,統統在那幽深陰森的所在上演。誰在說謊?誰已背叛?誰在那一千五百度的鋼水裏怒吼?誰在萬劫不復的絕境中反擊?

從《畫像》和《教化場》中一路走來的方木,是否註定會在命運的漩渦中,依舊選擇善良、選擇堅強?

你的腳下有一條暗自湧動的河流,當所有的人都沉默時,那驟然洶湧的咆哮,你聽到了麼?

 

城市之光

作惡者,必有報應!

這個城市中的人正陷入前所未有的狂熱與滿足感中。因爲在這些人眼裏,這裏有一道光、有一個神,有一把隨時可能揮向作惡者頭顱的屠刀。他是正義的、強大的,同時又是神祕的。一些人變得小心翼翼、謹言慎行,生怕自己成爲“城市之光”的下一個目標;另有一些人則變得更加肆無忌憚,因爲“城市之光”可以代替他們懲治所有的罪惡,而他們自己,則在一片血腥的狂歡中躍躍而試,期待成爲那柄屠刀上的一段利刃。

 

番外

故事結束了嗎?

也許是,也許永遠沒有。

另一個交錯的時空裏,仍然沒有人能逃脫自己命定的軌跡,在一切看似不經意的瞬間擦肩、遇見、重逢、錯過,終成爲無法逆轉的過往。

命運總是以不可思議的方式,讓人們時刻感受到它的強大與神祕莫測,在人們滿懷憧憬奔向未來的時候,不動聲色地告訴他們,一切,只是它設計好的遊戲。


③《心理罪》小說改編影視作品


目前應該是有兩部電影兩部劇集(第一第二季)。

  我看的是鄧超 / 阮經天 / 劉詩詩 / 文淇 / 林嘉欣 / 郭京飛 / 馬蘇演的《心理罪之城市之光》

(當時沒注意,演員陣容也是大牌雲集啊),實際上如果沒接觸過《心理罪》系列的小說,直接看這最後一部的劇情,也沒有明顯的割裂感與看不懂。

  廖凡、李易峯的《心理罪》電影從質感、演技到劇情,都低了一個層次。

  系列電視劇沒看過不過看評分還可以(但我記得好像改了些劇情,原版小說更加敢寫。)


三、讀後感

①對比同類的懸疑犯罪小說

   像這類懸疑與犯罪、破案相結合的小說,我之後也看過《十宗罪》和《法醫秦明》。

《十宗罪》裏面的各種受害者開場都十分獵奇,甚至是爲了吸引眼球而獵奇,個人談不上討厭,但也不喜歡。也是靠黑色幽默的對話來刻畫描繪人物。

《法醫秦明》更偏向於現場勘察與法醫知識,還是很有用處的(希望一輩子用不上)。主角團隊描寫更偏向於拉家常、不過後期也有彼此間矛盾衝突

心理罪》描繪人物非常自然,當時看的時候就非常有沉浸感,好像自己身邊就有這麼一個叫“方木”的人,甚至自己就是“方木”。受害者出場也有比較獵奇的方式,但都有理有據,人們的關注點和思維很快就會轉移到後面出現的細節、劇情去。


 


②劇情與任務描繪

  五本書人物上有比較強的聯繫,但都以一個主角——“方木”爲樹根而展開。

  從第一本我們看着、帶入到方木的大學生活,直到最後一本,方木選擇當警察。彷彿我們是看着他的年齡和身心逐漸成長的。

  《第七個讀者》,當時看着就很有感覺,想象一下你就是“方木”,一個寢室四個好哥們稱兄道弟,半夜夜聊、喫泡麪、竄宿舍,直到第二天大早一個恐怖的案件浮出水面……

  《畫像》上一部和這一部都是描繪校園生活爲主的,所以大家看着應該更有感覺,不論是親情、友情還是愛情,這兩本都有所描繪,讓人看着十分自然。

 《教化場》可能這個看起來有點像國外宗教相關驚悚影視作品的感覺,可以說是方木踏出校園、走進社會的過渡。如果之前都是方木與同齡人、長輩之間的人物牽連。那麼這一部方木也開始接觸起了那些年齡很小的孩子。

  《暗河》這一部可能是評分最高的一部了,全篇看下來非常像國外的刑偵美劇,加上國內的警匪港片的風格。(拍成電視劇應該不會輸給《狂飆》,但肯定會有刪減)這一部的劇情很敢寫。

 《城市之光》這一部讓我想起了諾蘭導演的一部電影,大家看完《城市之光》的小說或者書籍就一定知道我指的是哪一部作品了

  《番外》主要還是前面五本書的人物的背後故事描寫,原來許多人都有過接觸……


 


③背景刻畫

  《心理罪》經過刪改,一方面是作者的文筆潤色,另一方面應該也有某些情節的考量。(從影視劇改編就能看出來),有些劇情可能不符合人物,有些劇情可能不適合給廣大羣衆看。

  《心理罪》的優秀不僅體現在在整個懸疑出現——偵破過程(相比刑偵,更像是小柯南那種調查)——深入挖掘與對峙過程(後面有加入動作戲等等),還體現在人物描寫、關係刻畫十分自然、恰當(就像遊戲《超凡雙生》《伊迪芬奇的祕密》一樣,好評率高,喜歡的人是真的喜歡)

  同時,我們也會不經意之間去思考這些刻畫描繪下的社會時代背景(但並不會過於文藝、發散,讓人摸不着頭腦)

總結

   我其實很想和大家討論劇情,但一方面上次翻開這些書已經是4、5年前了,還得回顧一下(但我一直記得,也可見我對這系列書的印象之深),另一方面我是真心誠意推薦《心理罪》系列小說,就像玩《伊迪芬奇的祕密》一樣,我希望真正感興趣、喜歡懸疑推理犯罪類型小說的讀者、觀衆,能夠儘量在不被劇透的情況下,去享受這系列小說所帶來的獨一無二的體驗。(趁着雙11大家可以去買這一個系列的書,或者電子書、聽書也是性價比很高、很有體驗的)


 


希望大家能夠多多點贊、充電、轉發,哪怕是評論區的一句鼓勵,也是我繼續更新的動力!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