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系列專題第四篇(完結)
村長:想讓九藝館成爲石家莊最好的遊戲博物館
![]()
村長想要成立九藝館的初衷,是因爲他想把自己多年以來收藏的“寶貝”分享給別人知道,讓普通玩家瞭解到遊戲作爲“第九藝術”的魅力和價值。
![]()
提起石家莊,一般人的初印象大概率會是萬能青年旅店紅遍大江南北的那首《殺死那個石家莊人》,就如歌中所寫,這個城市曾經以重工業和醫藥製造爲傲,也因爲時代的變遷而親身感受過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型的陣痛,但憑藉其擁有作爲華北平原地區最重要的交通樞紐城市之一的地域優勢,使得石家莊擁有很強的發展潛力,近些年經濟環境也在逐漸復甦之中。
雖說被戲稱爲“國際莊”,但石家莊確實因爲通路發達的原因,相較於其他城市,能夠先人一步看到新鮮事物,對於新事物也擁有很強的包容性。作爲土生土長的石家莊人,村長也因爲這個地域優勢,很早就接觸到了主機遊戲。
![]()
帶村長認識遊戲的,是他的舅舅。在村長幼年時,舅舅因爲工作原因能夠接觸到最新的電子產品,而遊戲機對於年輕人的吸引力自不必說,因此在村長在三四歲的時候,就在舅舅家玩到了第一臺遊戲機,不過相較於其他人最先接觸的遊戲到的大多是FC,村長玩到的是一臺雅達利。
這種新奇的玩具一下就吸引了年幼村長的目光,自此也開啓了他與遊戲機的緣分,開始頻繁接觸各類遊戲機和不同類型的遊戲。
![]()
但是礙於當時國內整體的大環境,無論是獲取遊戲的渠道還是自身的經濟條件,都導致村長小時候接觸的遊戲大多是盜版產品,但畢竟那時候條件有限,能玩到好遊戲就很知足。等到自己有能力購買正版產品後,逐漸就有了爲自己童年“補票”的想法,開始收集喜歡相關正版遊戲藏品。
而自開始收集遊戲產品後,村長進一步瞭解了遊戲世界和遊戲文化的廣博,自己也越發沉浸其中。在收集過程中,村長的藏品從一開始御三家的新主機,逐漸擴大了收藏範圍,開始涉獵到中古遊戲機,遊戲軟件,原聲黑膠CD,硬件外設,畫冊設定集,手辦雕像等等,收集的過程讓他越發欣賞和喜愛遊戲作爲“第九藝術”獨特的藝術表現形式,更重要的是這個過程讓他收穫了快樂。
疫情前村長會定期會去香港買遊戲,會去日本的中古店淘一些稀有的老遊戲,還會在閒魚上搜索自己想要的東西,以及在一些中古遊戲玩家羣裏交換信息,這讓他結識了不少同好。而最讓他印象深刻的,是索尼的Playstation遊戲機發售破5億時,爲了紀念這個銷量,官方特別發售了一款5億限定版的PS4PRO主機,每個都有編號,村長的第一次夜排就是去買這臺主機,但石家莊沒有索尼的直營店,附近線下渠道也只有北京排隊的10臺,於是村長特地頭一天晚上8點就去排隊了,幸運的是他剛好是前10名,而當拿到主機的那一刻,那種成就感讓他非常滿足。
![]()
隨着收藏越來越多,村長髮現他一來需要一個地方儲藏自己的藏品,同時又有非常強烈的慾望將自己獲得的快樂分享給其他人,讓其他人可以通過實物來認識和了解被稱爲第九藝術的電子遊戲。
出於這個想法,村長決定的建立一個能夠分享的場館,並以“第九藝術”爲名,將場館取名爲九藝館。
儘管九藝館之於村長更多是一種童年夢想的現實映射,由於自己多年在醫藥領域的經營也積累了能夠支撐自己夢想的資金,使得九藝館對於村長來說並沒有什麼營收上的預期和壓力,但是作爲一個打算成熟運營的場館,村長還是希望九藝館能有一定支撐自己運營的營收實力。
因此村長對當地市場進行一次小範圍的調研,認爲作爲交通樞紐的石家莊擁有很好的玩家基礎,這裏的玩家羣體對於主機的認知和接受上很有優勢,同時也有很多主機遊戲收藏者,由於目前市內並沒有一個場所能夠提供給這些玩家互相交流的場所,因此九藝館還是有相當的施展拳腳的空間,同時如果能夠有一個培養玩家素質的基地,對於行業的發展也是有益的。
但同其它實體經濟一樣,九藝館的運營也遭遇到了疫情的影響,原本村長的設想,是通過場館內的遊戲體驗計時收費,以及承辦團建活動來作爲場館的盈利手段,但由於疫情原因,九藝館所在商場的人流量銳減,團體活動也被限制。
![]()
村長表示,九藝館在初期對場館進行了定製化的裝修,在市內設計上融合進了自己的一些想法,通過一體化的設計,以相應的燈光進行了產品展示,並且根據運營成本規劃了收費標準,但在大廳遊玩並不限時,總體而言,一個人在場館內的大致消費在58元上下,與一次劇本殺的成本相仿。
直到目前,村長已經爲九藝館投入了近50萬,而今後人力、場館等日常運營成本在每個月2萬左右,而村長爲九藝館投入的心裏底線是100萬。
村長告訴龍虎報:“成立‘九藝館’不全是因爲兒時夢想這麼單純,我主要還是想讓大家,尤其是不懂遊戲的人,有一個地方可以認識遊戲,瞭解遊戲,接觸遊戲,從而改變對電子遊戲的固有認知和負面看法。電子遊戲作爲一個產業,一種藝術,有今天這麼多的從業者和受衆,並非偶然。我當然不希望九藝館倒閉,但如果失敗了這個損失還是在我可承受的範圍之內,並不會對我生活有太大的影響。”
![]()
拋開村長自己的想法,現實問題依舊擺在他和九藝館面前,首先是場館自身以及目標用戶的定位,九藝館目前還是偏向於博物館,但是當下的經營模式缺乏一定的特殊性,普通用戶依舊會有“打機房”的認知困惑,而當前的經營模式在疫情情況下又很難得到驗證是否是能夠成功。
村長認爲主機遊戲確實已經不太能滿足中年人的遊戲需求,因爲目前35-45的老玩家迫於生活壓力和家庭責任已經很難有大把的時間來消費在遊戲上。但是老玩家關於遊戲的記憶都是深埋在骨子裏的,有空來體驗次世代,懷舊老遊戲也是很不錯的選擇,甚至有些閤家歡的親子游戲可以帶上小朋友一起玩。
同時,九藝館儘管有博物館屬性,但村長並不會一廂情願的去強行推薦老遊戲,因爲儘管許多老遊戲概念、劇本、設計等因素都很優秀,但是在表現力上礙於時代技術的原因,確實對於如今新一批的玩家來不是很容易接受。如今更多人還是更偏好於玩新遊戲,因此原則上九藝館並不會主動去推薦老遊戲,因爲從頭開始去了解的話對於任何一個人來說,時間成本都太高了,但玩家在玩過更好的遊戲之後,隨着遊戲素質的提升,是會有去探究和了解這份文化的想法的,包括村長身邊的一些人,他們以前都不玩遊戲或者對遊戲有偏見的,這些年看到村長的收藏,也漸漸的改變了對遊戲的看法。
一旦他們在這些影響下想去了解老遊戲,那九藝館就能夠給這些玩家提供一個瞭解老遊戲的地方。
![]()
但場館生存的壓力讓村長必需要考慮是否要挺過這一段特殊時期,然後接受市場真正的驗證,亦或是嘗試在此時對業務進行一定的轉型,以解決燃眉之急。對此村長目前的選擇還是先維持現狀,因此在疫情前的經營時間收到的玩家反饋讓村長認爲當前的經營模式應該能走的通,同時自己擁有一定企業人脈,等待疫情趨緩後,可以通過承接團建活動的方式填補營收。
當下對於村長而言更緊要的問題,是宣傳。畢竟九藝館是一個立足於石家莊的場館,主要用戶羣體依舊在市內,選擇何種方式聚攏市內人氣纔是村長目前沒有頭緒解決的,之前他有想過找KOL在網上進行宣傳,但是那種方式儘管在聲量上會有幫助,在實際的用戶轉化上卻並不高效。在九藝館這個項目正式實施之前,村長作爲石家莊街霸羣的羣主也舉行過一些線下的比賽和活動,名稱就是沾不沾弦石門街霸聚會,已經陸續舉辦過3次了,其他還有和八位堂新品發佈會的線下體驗以及UCG天下聚會的一些活動,村長的計劃本來是通過本地的公司團建、線下活動,以及舉辦一些競技性遊戲的比賽來聚攏人氣,培養自己的用戶羣,但這一切依舊得等待疫情趨緩才能實現。
![]()
村長在採訪的最後告訴龍虎報:“遊戲文化在我看來當下確實是小圈子的狂歡,但這不妨礙我想去傳播它的價值,摩天大樓不是一蹴而就的,凡事都是從小做起,等認識遊戲的人多起來後,這東西的實際價值自然會被社會和普羅大衆所認同,既然我有能力也有想法可以做這件事兒,那不妨就先做了,並且我還給自己立個小目標,要把‘九藝館’先做成石家莊最好的遊戲博物館。”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