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秋退役

2022年的早上,微博的熱搜出現了一條“奇怪”的東西

        嘉世電子競技俱樂部官方宣佈:前戰隊隊長、《榮耀》職業選手葉秋於當日正式退役,並表示:人生有夢,各自精彩。


        葉秋作爲《榮耀》知名全職業選手,目前是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曾連續獲得三年冠軍的選手。今年已經是葉秋效力於嘉世俱樂部的第七個年頭,儘管有人質疑他已英雄遲暮,但如此匆忙地結束他的職業生涯,很顯然是粉絲所無法接受的。

        這樣一個如同晴天霹靂的消息,喫瓜羣衆的熱議以及葉秋粉絲羣情激奮的熱度加持下,在微博熱搜高位掛了一整天,同時嘉世俱樂部的官方微博下方也被罵到了7000+樓。

嘉世只精選出4條正向評論


        這樣一條熱搜,在不關心電競圈的路人眼裏,就只不過一次平平無奇老將退役時必然有的爭議事件罷了;

        但在國內大衆網遊玩家與電競愛好者眼裏卻非常奇怪,因爲我們從來沒玩過這個已開服十年的大型ARPG《榮耀》,也不知道這個嘉世電子競技俱樂部的來頭,更不知道這個“三冠王”葉秋是從哪裏冒出來的。


        點進去一看廣場,所有人都振振有詞地聊着葉秋的傳奇與嘉世的無恥,彷彿只有我一個人沒玩過這個遊戲。


        擁有這個問題的網友不在少數,而只有等你傻傻地特地去遊戲論壇開貼詢問時,纔會有老實人好心地告訴你事情的真相:這一切都是一場騙局,一場《全職高手》粉絲精心策劃的合謀。

        所謂的遊戲、俱樂部官博、三冠選手,都只是來自國產原創電競IP《全職高手》設定下的虛擬產物;而那些你看到的賽事圖、官方通告、粉絲維權,也都只是粉絲自導自演的產物。

只存在於《全職高手》中的網遊《榮耀》


       他們的目標,僅僅只是爲了紀念書中的2022年12月3日,這一天是《全職高手》小說開始的時間點,也是男主角葉秋退役、《榮耀》開服十週年的關鍵日子。

        更巧的是,在《全職高手》的宇宙,前一天晚上葉秋簽下退役協議離開基地時,杭州下起了一場寂寥的大雪;而在我們的三次元宇宙,杭州也準時下起了這場雪。

       冥冥之中,一切都在推動這場欺騙世人的“陰謀”。


        但在另一些人眼裏,這一場瞞天過海大戲的成功,卻是對他們長達兩年時間的堅持最好的褒獎。


         熱搜之前,豆瓣“假裝生活在全職高手宇宙”的7700多名組員,已經在這個烏托邦裏捏造出了這個並不存在的大型賽事。


        而在它身後,是《全職高手》這個國內第一電競網文IP,從2011年到今天,十一年不間斷的傳奇熱度。


        談起《全職高手》,大概許多路人記憶裏的它都有着不同的面目,有人覺得它是一本乙女小說、有人覺得它是幾部國創番劇,也有人覺得它好像是一部真人偶像劇。


      《全職高手》最早是作者蝴蝶藍從2011年就開始連載於起點中文網的電競網文,在2014年就已經完結,次年宣佈動畫化後第一季於2017年正式開播;2017年年底推出舞臺劇;2019年推出劇場版動畫以及真人電視劇。

因爲衍生作品的繁多,所以豆瓣“假裝生活在全職高手宇宙”的管理員們入坑的契機也不盡相同。他們中有人是把原著小說看了8遍的文字愛好者,有人是把《全職高手》廣播劇當成了人生BGM,也有人是到2018年看了動漫才遲遲入坑的二次元。


“是榮耀將我們串聯在了一起,這將是我們必生的榮耀!”他們借用小說裏的這句話,解釋着他們聚在一起的緣由。


        在這個小組裏,你能找到完整的賽程週期表格、賽事前瞻與積分榜、賽事預告宣傳圖、轉會期公告,它們跟隨着現實中的時間線一天天往前推進,一天天串起了這個虛擬的《榮耀》賽事。


        而這些詳盡到某一天的某一場小組賽的某一刻時間點發生的事兒,幾乎全部都出自小組管理員的精心“杜撰”。


        其實《全職高手》系列作品中對於2022年12月3日之前屬於“回憶”裏的故事着墨並不多,雖然有一條清晰的時間線,但實際的賽場有非常多需要編撰的部分,這也給了組員們足夠大的發揮空間。


         相比較起其它作品社區管理員的“苦大仇深”,這個小組的管理員最基礎的考覈標準其實是演技,“有沒有觀衆問題不大,一個人也能打完一場比賽。”


        現在我們回頭來看,過去很長一段時間裏每場賽事的“直播貼”都只有不到20條留言,其中大多數也只是管理員們在自說自話,靠着自己的想象力盡力還原賽場上的戰況。


        但在組長 雨好大啊 眼中,這些無人問津的帖子是維繫整個“博物館”運轉的重要部分,“只有這些瑣碎的雞毛蒜皮的東西都有了,這個世界的真實感纔會多那麼一點點。”


        他把小組稱作是“博物館”,一個獻給《全職高手》的賽博博物館。“這個博物館裏首先基本的東西要有,就是榮耀賽事,然後重要的展品(主角和主線),以及不那麼重要的普通展品(配角和支線)。”


        所以在“假裝生活在《全職高手》宇宙”中,既要有專業、清晰的賽事專樓,也要有粉絲對各戰隊當下的吐槽和分析,更要有對遊戲版本的不同理解與分析。


這些帖子放到其它專門的電競社區,也一點不突兀。你可以看到“賭狗”在討論某一場比賽的賠率。


        如果說原本的作品,只是創造了《全職高手》宇宙有理有據的支撐骨架,那麼這些來自於每一位平凡愛好者的討論才真正爲這個平行宇宙賦予了有血有肉的生命奇蹟 。


       他們用兩年不間斷地運營小組,換來了12月3日的這一場狂歡。


        頭天晚上,有人在小組發帖說“杭州今日有雪”,而在《全職高手》裏蝴蝶藍如此描繪這場雪:“飛卷的雪花迅速打溼了他的肩頭,頭髮也結起了冰溜,不躲一躲是不行的了。”


接着葉秋躲進了一家網吧,他在這個網吧從小網管東山再起,終於給自己的“三連冠”又添上了一座新的冠軍獎盃。


        而在我們的世界裏,小組組員們在雪花中用文字接龍哼唱起了一首《半道英雄》。


        這首歌是粉絲們送給《全職高手》的同人禮物,也是這場獨屬於粉絲的狂歡最契合的序曲。


        不過12月3日當天的火爆熱度,也是組員們所未曾預料到的。不僅僅是來自豆瓣的組員們,微博各個《全職高手》粉絲羣組、僞官方戰隊號、甚至是《全職高手》真·官方微博也都不約而同地加入了這場大戲。


        “我覺得這像是一場快閃,一場默契。”就像是那場雪一樣,機緣巧合湊在一起最終騙過了你我在內的大半網友。


        這場戲的成功,一半來自於“演員”們的精心演繹,另一半則來自於演員數量的龐大。無處不在的直粉(《全職高手》系列粉絲)讓你不管刷到什麼平臺都能看到“葉秋退役”引申的爭論,這才讓我們輕易就對其深信不疑。


        這也讓我們最終不得不聊回作品本身,完結八年依然能登上熱搜榜一,《全職高手》的特殊之處到底在哪裏?


        實際上,《全職高手》的基礎設定,隨便讓一個對遊戲機制有所瞭解的玩家來看,都屬於一眼能看穿的離譜。


        因爲書中一整套電競職業系統,居然是架構在一個有賬號個人所屬裝備、等級系統加成的“類地下城”ARPG上。


        這也就意味着在講求“公平競技”的職業賽場上,必須要剝除掉所有原生賬號的等級、天賦、裝備加成,但在《全職高手》中卻幾乎忽略了這些因素的影響。


        但這卻並不能阻止《全職高手》成爲國內熱度第一的網文。我們不得不承認,它的走紅包含了太多天時地利人和的機緣,但另一方面也必須認可的是,《全職高手》在同類網文中有着太多無可代替的閃光點。


        其一,作爲一本電子競技爲主題的小說,作者卻有大量的筆墨放在了遊戲玩法上,這讓玩家既能感受到使用各式武技、魔法的最直接的刺激,又擺脫了傳統網文的俗套感。


        其二,作爲一本連載於起點網的“男頻”網文,《全職高手》其實沒有那麼“大男主”,在部分讀者的口中,它甚至可以算得上一本羣像式小說。


        冠軍只有一個,可是在《全職高手》中,讀者不僅僅能看到驚才豔豔的男主角,也能看到沒隱沒於人海中而碌碌無爲的天才少年、賽場外從低谷爬到山巔卻又選擇急流勇退的遊戲公會長。


        同時出彩而多支線的羣像戲,也幫助《全職高手》在沒有任何感情線的前提下,塑造了一個又一個擁有生命力的角色,吸引了大批並非原著目標的女性讀者。


         “《全職高手》不會讓人感到這個故事是一個單一的主角,而是新角色挨個在逐漸豐滿的故事主線裏盛大登場。”對“假裝生活在全職高手宇宙”的小組管理員來說,羣像戲讓他們有了更大的演繹空間。


         我們可以把這個小組想象成一個大型的“語C(言語cosplay)”羣,羣像戲中大篇幅的空白,吸引着小組成員們用一個個的賽事記錄與討論,給不同的角色填上了屬於自己的獨特色彩。


       相對於“葉秋退役”這樣的大型活動,小組成員們同樣熱衷於給每一個小人物紀念和“假裝”不那麼重要的事件,給他一個彌補。


        “或許在另一個平行時空中,你不是小透明,我們有看到你。如果注視的力量能跨越平行宇宙,我們希望那個宇宙的你本不用這麼孤單。”


     不過,儘管《全職高手》宇宙既有了有血有肉的“選手”,又有了系統且複雜的遊戲玩法,卻依舊不能說是一個“完美”的電競平行宇宙。


        因爲它剝除了真實電子競技以百分之九十九的遺憾及百分之一的幸運作爲主調的痠痛感。


        有4萬人在微博轉發裏怒罵嘉世電子競技俱樂部的醜陋,但卻沒有人真的會爲它流下眼淚,因爲看完《全職高手》的我們已經提前預知了接下來纔是傳奇的開端。


        同一天已有很多 人在熱聊葉秋的新賬號“君莫笑”


        小組管理員 又一春 坦言:“搞直(全職高手)和搞競(真實電子競技)永遠無法打破次元壁。”


        但這卻成爲了很多《全職高手》愛好者鍾情於此的原因,在這個“烏托邦”裏我們可以更坦然地面對選手的退役,可以笑着談論那些所謂的“瓜”,不用擔心那一地的雞毛蒜皮。


        那些沒有拿到冠軍就離開的選手,在《全職高手》的世界裏卻沒有絕對的“輸/贏”。在這個宇宙裏,他們的未來將由熱愛同人文化的粉絲們精心編制而成。

        “假裝宇宙最甜美的地方就在於主線劇情的已知和確定,生活其中可以對支線和細節放飛腦洞,但同時又有絕對的安全感。完美包裹。”


        在疫情剛開始影響三次元的電競賽事時,“假裝生活在全職高手宇宙”的組員們也開始討論選手們的口罩、線下賽事的取消、線上賽事的延遲等等因素。


        直到某一天,組內突然出現了一個帖子說:“拜託,我們都來假裝生活了,還不能逃開一下這些嗎”。


        組員們才從疫情帶來真實的苦痛中脫離了出來,又重新沉浸於自己一手編制的烏托邦美夢中裏去了。


        這個美夢還能做多久?距離小說結局的2025年榮耀世邀賽還有兩年,他們不太擔心未來,只是說:


        “我們是有信心把這個(賽事)播報做到完結的。過了那個時間點之後,這個小組就會成爲一個大型賽博紀念館。”


        “是我們浪費其中的時間,使它顯得如此珍貴”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