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水裏,會有一種自由自在的感覺,你生活中的所有擔憂、麻煩都消失了。漸漸地,你開始關心所有動物,甚至包括最微小的動物,你意識到每一個生命都很重要。】
![]()
![]()
![]()
《我的章魚老師》
在南非的西開普,有一處遍佈海藻的水域,克雷格福斯特告別了兇猛的野生動物和過去的自己,帶着家人回到了自己的家鄉。
他曾經是一名紀錄片導演,他在非洲見過無數珍奇異獸,與閃米特人結爲朋友,跋山涉水拍攝大量影象,但這令他身心俱疲,與家人的關係也混亂不堪,於是他決定放下手頭上的工作,回到了南非的西開普。
![]()
在海岸邊,有一片海藻林,這水面下的鬱鬱蔥蔥彷彿原始森林,每一天,他都脫下自己的衣服,只留一條短褲,戴上潛水面鏡和換氣管潛入淺海,在平均溫度只有6一8度的水下森林中遨遊,只有這寒冷才能讓他感覺自己活着,他感覺身心放鬆,舒緩無比。
![]()
在這樣的生活過去一年後,克雷格重新拿起攝影機,他開始拍攝海藻林,拍攝海洋動物,瞭解與曾經相差甚遠的大自然。
在他探索海洋的時候,他遇見了改變他一生的朋友,那是一隻雌性真蛸章魚,她是海洋生物中如同塵埃般的一員,獨來獨往,小心翼翼。
克重格對這隻章魚產生了濃厚興趣,他開始每天帶着水下攝像機拍攝她,最開始,她很害怕,一看見克雷格就躲回自己的巢穴,拿貝殼做盾牌防禦身體。
![]()
章魚很聰明,擁有可以跟低級靈長類動物相提並論的智力。
克雷格每天都跟着她,直到她習慣,直到她不在意。在第26天,他們的關係發生了改變,她朝克雷格伸出了自己的觸鬚,吸附在克雷格的手上,彷彿徹底信任了他。
![]()
我們跟隨克雷格的鏡頭,見證了345天,這對她來說是80%的生命。
我們曾看見她被鯊魚咬掉觸鬚奄奄一息。
我們曾看見她花100天時間再度重生。
我們曾看見她利用克雷格捕食龍蝦和螃蟹。
我們曾看見她主動靠近克雷格的懷抱。
我們曾看見她伸出觸鬚,不爲捕食,而是爲了和小魚嬉戲。
![]()
![]()
![]()
我們沒有看見她出生,卻見證了她的死亡。
在有一天克雷格來到她的巢穴時,他驚奇的發現洞穴裏多了一隻雄性章魚,它們在交配,在繁衍生息。
但章魚繁衍的代價是,無論雌雄,在交配完成一週中都會逐漸力竭並死去,她也是這樣,她將自己身體的大部分作爲營養供給給了孩子們,那幾十萬枚卵在不久後孵化。
在孵化完成後,她已經瀕臨死亡,她無法改變顏色,只能活生生的感受大量食腐動物在撕咬她身體的每一寸。
最後,一隻鯊魚來結束了她的痛苦。
![]()
![]()
![]()
克雷格見證了她的死亡,雖然難過,但是也鬆了一口氣,他從她身上學到了很多,無論是海洋生物的習性還是動物的求生意志,他全都學習到了。
於是,他把這些全部教給了自己的孩子,父子倆時常下海,探尋着大海的奧妙,在她死後不就,克雷格的孩子找到了屬於他的章魚,克雷格默默的測算着小章魚的大小和年齡,他推斷出,這隻小章魚有可能是她的後代。
生命的傳遞彷彿繼續延續了下去。
![]()
![]()
此後,克雷格依然每日潛水,但他不再是一個人,他是“海洋變化”項目的創始人之一,他和他背後的組織一直致力於保護那些海藻森林。
或許與此同時,他們現在正在海中遨遊,探尋着屬於他們的“章魚”。
![]()
接下來是我的看法
這是一部紀錄片,並且是以第一人稱爲視角的紀錄片,這部作品包含真情,像一篇優美的散文詩一般迷人。
克雷格尊稱這隻章魚爲“老師”。一方面,他將自己放在了非常謙遜的位置,拋棄那些刻板的印象與陳腐的知識,以全新的視界重新認識章魚這一物種。另一方面,這一稱呼充滿了感恩之情,他與章魚之間的情感聯結已經遠遠超越了一廂情願的浪漫化修辭,甚至也超越了友誼的範疇——因爲後者帶給他的,遠比他帶給章魚的更多。
![]()
這部紀錄片以不輸劇情片的流暢筆法,講述了人與動物情感關係的遞進、克雷格本人的成長以及生命觀的昇華。三條線索相互交織,相互成就,引人入勝。
但是,針對於章魚的情感寄託,我只能說可以理解,卻無法共鳴,因爲每個人對於事物的內心投影是不同的,珍貴的“跨物種友誼”,可以被感性或者理性兩方面詮釋,章魚教會的人只有克雷格,能與她共鳴的也只有克雷格,我們作爲觀衆所看到的,所思索的,是由臺詞所傳遞的情感和主觀意願,海底無法傳遞語言,只有克雷格能從章魚身上學習。
我們能學習到的其實最後由克雷格所想要詮釋的思維,而如何理解,看每個人的意願。
最後,感謝克雷格以及紀錄片的工作人員使用8年時間所拍攝的珍貴畫面,海底和海上的美麗被詮釋的淋漓盡致,那無窮的大自然該由每個人自發保護。
![]()
![]()
![]()
![]()
![]()
![]()
![]()
![]()
![]()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