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想自己今年組裝的機器,基本都是Intel的CPU搭配NVIDIA的顯卡,主要還是因爲AMD銳龍7000發佈時候給我的印象是“高價低能”進而今年基本沒有碰過,不過隨着時間的推移,DDR5內存價格下降、銳龍7000系列售價整體下降以及AMD的B650系列芯片組主板價格下降了,讓其組裝成本終於到了可以接受的區間,於是就趁着這次機會,讓我也來嘗試一下銳龍最新平臺到底如何。
老規矩先列一下配置清單吧:
CPU:AMD銳龍R9 7900X
主板:華擎B650E 鋼鐵傳奇 WiFi
顯卡:華碩ROG RTX4070TiO8G GAMING
內存:XPGLANCERDDR5 6000 16G*2
固態:三星980PRO 1TB
散熱器:先馬XW360 PLUS
機箱:先馬坦克5
電源:先馬XP850 V3
風扇:德商德靜界be quite! LIGHT WINGS
CPU方面本次本着嚐鮮的角度選擇了AMD的銳龍R9 7900X,這顆CPU擁有12核心24線程,還擁有一個AMD Radeon2CU的亮機核顯,最高加速頻率可以達到5.6GHz,三緩擁有64MB。價格方面由一開始的“遙遙領先”經過市場的毒打後目前已經降到一個可以說非常有性價比的價格了,因此也是這次選擇嚐鮮的理由之一。
主板方面選擇的是來自華擎的B650E Steel Legend鋼鐵傳奇 WiFi,華擎的Steel Legend鋼鐵傳奇系列自推出來了主打透過紮實的用料提供穩定的使用體驗。
華擎B650E Steel Legend鋼鐵傳奇 WiFi擁有16+2+1相SPS數字供電,可以獨立監控優化每一相電源,能夠進行更加精準的電源調控,加上Nichicon 12K黑金電容以及大面積白銀戰甲散熱片,更可以有效提升VRM供電模塊以及M.2 SSD的散熱效果。加強型的內存插槽在提供更高的物理連接強度的同時還保證了內存信號的穩定性。
華擎B650E Steel Legend鋼鐵傳奇 WiFi擁有服務器級低損耗8層PCB設計PCB,提高了信號完整性,內存頻率可以通過超頻達到7600MHz以上。
B650E Steel Legend鋼鐵傳奇 WiFi還擁有華擎的Blazing OC Tuner超頻技術,開啓這項功能後AM5 CPU 可在手動超頻(OC)模式和精準增壓超頻(PBO)模式之間切換。在需要多核性能的時候就會啓用手動 OC 模式以保證擁有更高的全核頻率;在需要更強的單核性能時候,則啓用 PBO 模式使單核衝擊更高的頻率,以實現 CPU 的在不同工況下的最佳性能。
先馬坦克5在外觀方面與前代產品發聲了比較大的變化,坦克系列的頂部延長設計被取消了,取而代之的是普通的一體式全覆蓋面板,多少還是有點遺憾的。
不過全Mesh前面板設計則得到了保留,因此在散熱效能方面依然值得期待。
同時前面板的凹形設計爲其增加了不少立體感。
打開前面板後即可看到機箱前部的風扇支架,可以最高支持360mm規格的一體式水冷。
機箱的背面加入了一處透氣側窗,可以選擇在主板托架前部增加2把12cm的風扇來增強整機的散熱效能。
機箱頂部爲常規的大面積開孔設計,標配有磁吸防塵網,機箱頂部的風扇支架同樣最大可以支持360mm規格的一體式水冷安裝。
機箱的I/O面板標配有雙USB2.0、一個USB3.0、一組音頻接口以及燈光控制按鈕,可以用來接入燈光控制盒,整體的接口數量足矣滿足用戶的日常所需,要是USB3.0接口再多一個就更好了。
機箱的側面則是常規的無孔鋼化玻璃側透。
機箱背部爲常規ATX結構,有一個最大支持14cm風扇的後置風扇位,以及7條PCI-E擴展槽。
機箱底部的電源進風口處同樣設有防塵網,整機的防塵措施還是相當到位的。
先馬坦克5的整體尺寸爲462×230×493mm,體積上來看並不算大,因此放在桌面上還是可以的。機箱內部最大支持ATX主板,顯卡長度最長支持400mm以內,CPU風冷散熱器最高支持180mm以內,兼容目前市面上各類高端硬件也是沒什麼問題。
主板托架前部還設有額外的兩個12cm風扇安裝位置。
電源倉上部的走線孔開設數量足夠多,並且位置合適。
機箱背部則是常規背倉結構。
設有兩個2.5寸硬盤安裝支架。
電源倉內部還設有一個硬盤支架,最多可以同時安裝2塊3.5寸硬盤,硬盤擴展性先馬坦克5也是非常高的。
CPU散熱器方面本次選擇的是先馬XW360PLUS一體式水冷散熱器,先馬的XW360PLUS系列水冷是之前的XW360系列冷頭加大版本,冷頭屏幕由原來的2.1寸加大到2.8寸,並且擁有兩個版本可以選擇,第一個版本就是無風扇版本,價格更便宜的同時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來搭配風扇。玩家們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來自行選擇。
先馬XW360 PLUS系列水冷散熱器最大的亮點就是冷頭帶有一塊2.8寸,480×480分辨率的IPS LCD全綵屏幕,得益於如此高的分辨率其顯示效果細膩度非常的高。
對比一下舊款的冷頭大小,即可看到新款的XW360 PLUS的2.8寸屏幕到底有多大了,屏幕面積都等同於舊款的冷頭佔地面積了,毫無疑問可以打開更加震撼的視覺效果。
搭配先馬推出的SamaMonitor軟件即可使用多達34款預設主題,要是不滿足於預設主題還可以自行編輯主題,打造出屬於自己獨一無二的主題,也可以上傳一段視頻來進行播放,可玩性直接拉滿。
除了上述的顯示屏外,冷頭本身的用料做工也很高端,採用了全鋁合金CNC上蓋,加上高光裝飾紋理,整體的質感相當精緻。
散熱器風扇方面選擇了先馬的XT128DW套裝風扇。
這次選擇的XT128風扇是帶有ARGB的版本,風扇的整體外形設計與機箱非常搭配,同爲方正的設計。邊框採用了PBT530材料,風扇軸承則採用了FBD軸承,能夠帶來更低的噪音表現同時還有更長的運行壽命。
XT128系列風扇的側面配備了鋁合金拉絲面板裝飾,質感方面又上了一個層次。同時XT128系列風扇在扇體厚度方面也要比常規的普通風扇要多上幾毫米,扇葉的角度也可以更大,因此在轉速相同的情況下可以帶來更高的風量與風壓。官方參數方面XT128系列風扇最高轉速爲2500RPM,風量最高爲80CFM,風壓最高爲5.08H20,數據方面還是相當搶眼的。
此外XT128系列風扇的還採用了模塊化接線,三聯包裏面會包含1拖3以及1拖2的線材來直連主板,對應的是就是同時使用3把風扇或者2把風扇的場景。在使用線材進行串聯後3把風扇只會出一條總線,減少了大量無意義的線材,玩家使用的更加方便。
內存是XPG龍耀Lancer DDR5600032GB(16G*2)套裝。
電源選擇的是先馬XP850 V3。先馬XP850 V3電源的80PLUS認證級別相較於之前黑鑽系列的金牌也升級到了更高的白金級別,轉換效率有不少的提升,根據官方的數據其50%負載時候效率最高可以達到94%,高於白金認證的92%。
先馬XP V3系列電源目前擁有850W、1000W、1200W三種功率版本,均採用全模組接口設計,也都通過了80Plus白金認證。尺寸方面爲150×150×86mm,長度僅爲150mm,體積是控制得相當不錯的,屬於短ATX電源。
電源採用了高端電源常見的主動式PFC+全橋LLC諧振拓撲+同步整流+DC-DC方案打造,+5V與+3.3V均爲額定20A輸出,聯合輸出功率爲額定100W;+12V爲單路設計,最大可以輸出70.8A的電流,可以最大輸出849.6W總功率,總功率上來看應付目前的高端平臺是問題不大的。
所有線材均採用了壓紋線,不論是柔軟度以及質感都相當的不錯,線材整體做工質量上乘,其實這種線材在走線的時候遠要比現在扁平化的線材要好處理很多,現在的扁平化線材在橫向面積上的加大反而使其非常不好整理,還是這種壓紋線更爲實用好用。配件到這裏基本介紹完畢了,下面就來看看裝機效果如何,先來看看風冷的裝機效果吧。
可以看到這個先馬XW360 PLUS巨大的屏幕帶來是視覺衝擊力遠比一般的小屏幕冷頭要大得多。
主板的燈效也是相當不錯。
下面就來簡單看看這套主機的測試吧。
在3DMARK中得分21550,顯卡分數更是高達23021,根據3DMARK給出的數據戰地5甚至能夠在2K分辨率下以200+FPS的幀率運行。
同時在3DMARK跑分過程體現的大型遊戲負載中,CPU溫度最高84°C左右,全程基本徘徊在60-70°C之間;GPU溫度最高也僅爲74°C,全程也基本只徘徊在做60-70°C之間,可以看得出這臺主機在日常使用中溫度也還是可以的。接下來的遊戲benchmark都在2K分辨率下進行。
古墓麗影:暗影,開啓預設最高畫質+超高光追+不開啓DLSS的情況下平均幀率爲94FPS。
賽博朋克2077,開啓預設超級光線追蹤,開啓DLSS自動,平均FPS達到146.20。
刺客信條:英靈殿,預設極高畫質,平均FPS達到139。
地平線:黎明,預設終極質量畫質,平均FPS達到173FPS。
荒野大鏢客2,預設最高畫質,平均FPS達到123FPS。經過這輪遊戲測試可以看得出R9 7900X+RTX4070Ti在2K分辨率全開畫質應付目前的3A大作是完全好無問題的。最後來看看這臺主機在烤機極限工況下的溫度表現。
在持續雙烤10分鐘後AMD銳龍R9 7900X核心溫度穩定在95°C,頻率爲4.8GHz,這是在主板默認設置情況下的溫度表現,由於AMD銳龍Zen4積熱的問題,因此也算是正常表現了,在BIOS開啓PBO 80°C的檔位表現會更好;GPU的溫度則維持在了73°C,表現非常出色。到這裏此次裝機分享也節本結束,希望能夠給大家帶來參考。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先馬坦克5在京東首發只需要240元不到的價格即可拿下,有興趣的小夥伴不放留意一下,畢竟京東次日達還是很爽的。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