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65,逃逸的「ESC」,不只有逃逸的「ESC」。

前言

前段時間,我收到了來自wind studio的sin65,一把65%配列的客製化套件,在聊這把套件之前,我想先聊聊65%配列。

Sin65的配列圖

65%配列在客製化圈子中是一個非常常見的配列。如果你仔細觀察,會發現很多客製化團隊都以65%鍵盤爲起點,開始自己的客製化之旅。

或許是精打細算,也可能是天性使然,對於新人團隊來說,選擇65%配列是一個權衡之下最爲合適的打算。鍵盤越小,實際上意味着內膽設計越可控。相比起早期的傳統船殼結構,如今的客製化套件在結構設計方面需要更深厚的功底。同時,從設計方面來說,65%的緊湊佈局使得正面可以自然而然的「公式化」,這對於那些把「客製化」完完全全當一門生意的團隊而言,是一個非常好的理由來解釋爲什麼正面設計相對簡單。

qk65 by嗯嗯

另一方面,在一衆小配列之中,65%配列相比許多更小的鍵盤配列,如60%或40%,它擁有一個明顯的優勢——實體方向鍵。儘管對於許多小配列用戶而言,通過映射切層實現方向鍵功能已經成了家常便飯,但對於普羅大衆來說,方向鍵是他們對於小配列要求最後的底線,這種需求和習慣的差異也導致了65%和60%鍵盤在受衆方面的區別。不過我更喜歡60%配列,它具有更高的佈局靈活性和更美觀的對稱性,但對於那些對方向鍵有較高依賴性的用戶來說,65%配列顯然佔據着更有吸引力的位置。

垃圾桶50 bySasachio

說完配列我來簡單介紹一下Wind Studio,Wind Studio是一個相對年輕的客製化團隊,成立於2021年。雖然不算是老牌勁旅,但已經積累了一定的經驗。在短短兩年時間裏,他們已經推出了五六款產品,還有一個頗爲正式的官網。早期遇到過一些產品風波,不過一路走來的表現相對於大部分團隊來說,倒是很「正規軍」。

Wind Studio官網

在這裏不得不提一下這家工作室的首款65%產品——WIND X65,或許有些朋友要會心一笑,沒錯,WIND X65確實滿足了我前文提到的一些要素,既是新手團隊的產品,又採用了65%的鍵盤佈局。更巧合的是,WIND X65也掀起了一場不小的風波。一些用戶在產品發售後抱怨了熱插拔PCB和定位板的相容性問題,稱軸體固定不穩,還有人指出PCB質量有問題等等。這些聲音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WIND Studio的聲譽,也提醒了他們在產品設計和製造質量方面需要更加關注。

事實上,從用戶反饋和實際表現來看,自WIND X65之後,WIND工作室就幾乎沒有再犯這樣的錯誤。

WIND X65

說回sin65,讓我們先從開箱講起。

開箱

包裝方面,sin65採用禮盒裝,沒有厚厚一沓的說明書,取而代之的是一張印有鍵盤結構和二維碼的組裝說明卡片。

內部泡沫板分爲上下兩層,在上方的小盒子裏,裝有配件和內膽,而下層則容納着鍵盤的外殼本體。如果你選擇了雙模版本,鍵盤上已經預裝好電池。不過於我而言,雙模倒不算太大的加分項,因爲大部分客製化套件由於體積和重量的原因,通常不會成爲我外出攜帶的首選。不過,從桌面使用的角度來看,對於追求無線桌面配置的用戶來說,雙模和長續航是不可或缺的。

sin65的雙模採用了LDN方案,也就是和大拿合作的方案,在客製化裏也算是比較有名的了。配備了兩個電池倉,4400mah的續航,中度使用3-4個月應該沒啥問題。提供雙模選項的習慣從X系列的後幾期就一直保持到現在,我認爲這是值得鼓勵的,有的選總歸是好事,也算是延續了windx系列「實用」的招牌。

回過來,上層配件盒除開大件的PCB、定位板、泡棉,其餘小件均包含在一份長條的塑封袋中,同時用小袋裝好,標籤也一一設置好,這點也是比不少套件的包裝要做的好,清晰且易於查找。

內膽默認標配一張PC定位板和一張鋁定位板,搭配雙結構,其實傾向還是挺明顯的,公式化連招就是top+鋁定位板+段落軸或者gas+pc定位板+線性軸,比較可惜的是這次體驗沒有提供焊接PCB,沒法體驗無棉焊接的效果,1.6mm無開槽PCB搭配無棉gas應該會有很不錯的手感,期貨有焊接PCB和專門的5mm棉組無鋼,可以期待一手。

設計語言

看完了基本配置,我們再從裏到外來講講Sin65這把不走尋常路的套件。

寫在電路板上的數學情話

在電路板上作畫其實並不少見,無論是直接印刷還是沉金亦或者雕刻,各家定製PCB最常見的莫過於在空格位置留下工作室名稱,而sin65顯然有更多不「安分」的想法,他將有關三角函數的公式印在正面。但如果你仔細觀察這些公式,你會發現其中有一些微妙的趣味,相較於更加基礎的定義和推導,這些公式更多地是爲了方便計算而設置的,或許作者在學生時代曾苦於微積分中的各種技巧和傅立葉變換以及歐拉公式的複雜性,這些煩惱和喜悅都在 PCB 上留下了痕跡。

好在PCB上的公式尚且不算艱深晦澀,不會讓我在組裝時頭疼。

由函數圖像延伸出的線條

正弦函數的元素被精妙地融入了整個鍵盤底殼的設計中。在底殼的背面,有一個突起的圓形區域,上面繪製了四分之五個週期的sinX圖像。同時,在圖像的右側延伸出一塊方形區域,刻有套件名。

水波紋PVD配重設計也巧妙地融入了正弦函數的波浪線曲線元素。以中心爲原點,波紋從中心開始擴散,形成一圈圈波浪,逐漸向外圍的菱形撞色配重疊加。這個設計在中心區域呈現出強烈的動感,而在邊緣逐漸淡化。

到目前爲止,一切都很不錯。與那些大塊PVD配重的公式化設計相比,這種別出心裁的配重設計我認爲是個加分項,而且注油的設計也解決了戰損的顧慮。然後,那個我在Z75上已經狠狠吐槽過一遍的現象又來了,依舊是外露螺絲,這實在是讓人費解,好比喫餃子時給了一碟白醋,一下子讓人失了興致。

或許對於WIND工作室而言,外露螺絲設計就跟他們優秀的雙模一樣值得「傳承」,如果他們能把螺絲優化成四角內嵌的安裝模式那其實也沒什麼好說的,但偏偏是最「經典」的挖洞,讓背面的觀感一下子掉了檔次,尤其是搭配這樣好的配重,不同於Z75那般,sin65的背部實在是讓我感到惋惜。

回到正面,不同於常規鍵盤或是四四方方,或是圓潤的造型,sin65鍵盤呈現出一種獨特的外觀,讓人無法將其盡收眼底。鍵盤的線條是由數學函數延伸而來,因不同的角度觀看時,頗有「橫看成嶺側成峯」的味道。

側面上下兩側均設計了由頂部向底部逐步收窄的凹槽,既方便用戶將套件移動,同時也給了閒暇時無處安放的小拇指一個溫暖的家。

相較於「提供手指休息空間」這樣的解釋,我更願意從設計角度進行解讀。

Sin65採用上下兩側凹陷的曲面設計,使得中間的腰線相對凸顯。雖然在正面視圖下不太明顯,但從側面觀察,不知何故給人一種腰間盤突出的感覺。

邊框看着較寬,不過由於曲面造型,實際觀感並沒有太過突兀。

但正是這種設計使得整個鍵盤在使用時提供了極佳的握持感,觸摸曲面時的角度非常舒適。

逃逸的「ESC鍵」

除了從三角函數中獲得靈感之外,Sin65鍵盤上最引人注目的要數那個「逃逸」的ESC鍵,還帶有一絲雙關的味道。將ESC鍵從主鍵區分開的設計並非Sin65首創,例如改進過的Alice佈局,事實上,分離的概念在許多鍵盤佈局中都有體現。相對於緊湊的佈局,分離的設計犧牲了一些空間,但卻提供了更多的實用性。不過,這一設計是否同樣適用於65%的佈局,還需要進行一些思考。

首先我們確立一個前置條件,即鍵盤的佈局的設計,非常講究「祖宗之法不可變」,市場慣性極爲巨大。其實在研究Alice配列的時候我就極力強調過這一點,即便是知名度頗高的HHKB,也是建立在QWERTY佈局基礎之上。

那麼在不改變鍵盤大體基礎佈局的前提條件下,如何減少誤觸?以下是我羅列的幾點簡單的做法。

  • 調整按鍵高度

  • 增加按鍵間隔

  • 改變鍵帽形狀

  • 變化 ESC 鍵的尺寸

Sin65對ESC鍵的處理確實是奔着防止誤觸的邏輯去的,但這引發了一個微妙的問題:是否真的有必要防止ESC鍵的誤觸?在我多天的體驗下,就我個人感知來說,並不顯著,這倒不是說防誤觸失效了,而是誤觸的機會其實並不多。

在65%上與esc僅有一牆之隔的按鍵是TAB鍵和1鍵。

一般而言,對於長期使用鍵盤的用戶而言,按tab而誤觸esc的概率可以說非常非常低了,那麼我們關注1鍵位。

灰色

讓我們嘗試還原一個場景:在日常打字中,你何時會使用字母區域上排的數字來鍵入數字?答案是除了數字1以外的數字,通常這種情況下,使用空格鍵更加自然。因此,除了數字選擇外,真正需要防止ESC鍵誤觸的情景相對有限。

  • 程序員/軟件開發人員:編寫代碼時,程序員經常使用數字1(例如,數組或列表的索引從0開始)。誤觸 ESC 鍵可能導致不必要的中斷或切換。

  • 遊戲玩家:在一些遊戲中,例如moba和各種RPG,數字1往往對應着一些快捷釋放和裝備主動效果。誤觸 ESC 鍵可能導致遊戲不必要的界面切換。

  • 快捷鍵高頻用戶:一些用戶擅長使用鍵盤快捷鍵來加快工作流程。對於這些用戶,誤觸 ESC 鍵可能會干擾其高效率的工作。

當然,可能有朋友會問,會計和數據輸入員呢?這兩個職業的使用場景中,數字鍵確實非常頻繁,但他們對於數字區的使用需求遠超一般用戶,這些用戶通常會選擇帶有小鍵盤的鍵盤或獨立小鍵盤進行工作,而不是使用像65%這樣的小型佈局。

奶白

而在使用邏輯層面,對於ESC鍵的誤觸問題,許多軟件開發者早已進行了相應的優化處理。其中,一種常見的方法是爲關閉操作提供一個額外的確認步驟,以防止誤觸ESC鍵導致意外關閉操作。另外,一些應用程序已經將ESC鍵的功能從「退出」更改爲「縮小或隱藏」,從而降低了誤觸的潛在影響。

經過我的胡亂分析,你或許已經發現,對於普通用戶來說,ESC鍵誤觸的概率和可能帶來的影響都在減小。或許,這顆獨立的"ESC"鍵的真正價值可能更多地體現在其外觀設計上。

那麼,它「美」嗎?

這實在是一個難以界定的事情,如此叛逆的設計,不禁讓我想起過去種種「打臉時刻」,Alice剛推出時我想的是「如此奇形怪狀,難登大雅之堂」,TENET出現時我所思的是「70%又是什麼四不像配列」,700E爆火時我感嘆道「怎會有如此離經叛道的空格」······

不得不承認,我對以上產品的改觀或多或少受它們高人氣的影響,但反過來看,這些設計最初給我的感覺總是「抗拒」,是的,這就是矛盾之處。一款不那麼循規蹈矩的鍵盤,總是要面對種種苛責,這些設計最終能夠「翻身」並不是因爲他們真的臻至完美,而是源自客製化活力最根本的源泉——創新。

如果沒有這顆逃逸的「ESC」,Sin65或許會變得更加「平易近人」,至少是普羅大衆熟悉的模樣,當然,相較於65配列,我還是更喜歡60,因爲它更加的對稱。

如果沒有這顆逃逸的「ESC」,或許Sin65的額頭可以收緊一些,它的加工可以簡便一些,試樣會少一些,價格也可以低廉一些。

甚至在美學上來說,儘管其餘按鍵相對邊框的寬度是均衡的,這顆逃逸的「ESC」並未完全位於左上角頂部的中心。

那麼,去掉這顆逃逸的「ESC」,一切會變好嗎?

答案是很感性的,但對我來說,如果沒有這顆逃逸的「ESC」,我可能都不會想起這把套件。對於一把套件來說,讓人記得其實是一件奢侈的事情,尤其是開團越來越頻繁的當下。

這顆逃逸的「ESC」,無論美醜,它對於Sin65而言,非常重要。

組裝和手感體驗

其實對於組裝和手感體驗這一塊,我手上的這把Sin65還是有些缺憾的,我原先打算組無棉無鋼焊接gasket,但很可惜的是這次送測並未提供焊接的PCB,只能組一個無棉pc定位板的gasket。當然,如果你只是想要它發出當下潮流的「麻將音」,各種棉拉滿就完事了。

軸體我選用了由鍵極客出品的覆盆子軸,相較於鍵極客之前幾款軸體,hdpe材質的上蓋比較悶。

  • 軸心:改性pom(L3)

  • 上蓋:HDPE(高分子聚乙烯)

  • 底殼:PA66(改性尼龍)

  • 彈簧:21mm單段加長彈簧

  • 觸發壓力:43g±5g

  • 觸底壓力:53±5g

  • 總行程:4.0±0.3

  • 觸發行程:1.8±0.3

無棉gasket的手感搭配1.6mm不開槽PCB,同時棉條搭配多點位對於這塊較小的PCB而言是一個相對緻密的壓縮,按壓時候有些許彎曲,韌彈但並不塌陷。而top鋁定相對手感就比較傳統的,不過同樣的配置比我組過的一些老TOP聲音表現要響亮不少。

不過手感真的很難用言語去形容,在此就不多贅述了,如果購買,無棉焊接值得考慮。

鍵帽方面,我原先打算用MG三文魚進行搭配,可惜在貨架上翻找半天未果,做完手感和聲音的測試後,無奈之下,選用了MG巫毒進行搭配嘗試,怎麼說呢,還是不要嘗試爲妙,巫毒更適合銀色的套件。

一些小細節的槽點和亮點

首先是我最感到迷惑的點就是大寫鎖定鍵位的燈,開在了capes和A鍵的中間,燈一亮,光從縫隙中流出就非常的突兀。

當然,也有值得誇讚的部分,例如PCB的限位柱和子板線材的長度以及預安裝好的電池,整體的組裝流程還是相對流暢的,至少不需要我用一些奇怪的姿勢和視角去插線和塞配件,好的組裝體驗對於客製化鍵盤來說,實在是太重要了。

從Sin65到Wind Studio

講了這麼多,相信各位對於Sin65本身的瞭解已經足夠充分了,就不寫老生常談的購買建議了,分享一些我碎碎念。

從年初到現在,Wind Studio一改常態,不再推出招牌的X系列,而是接連推出兩款個性十足的作品,Z75和Sin65,這其實是非常大膽的行爲。

對於一個客製化工作室而言,一年能推出作品的數量其實是極爲有限的,兩三款已經是非常多了,而對於Wind Studio而言,繼續推出X系列無疑是更爲穩妥的選項,畢竟無論是受衆還是口碑,X儼然是Wind Studio的最硬的招牌。

或許如此大膽的嘗試源自愈發緊張的市場競爭,從去年開始,無論是客製化還是量產,卷王鍵盤對於市場的衝擊是很大的,很微妙的,我並不是很喜歡卷王鍵盤,卷王本身確實是利好消費者的,但不是什麼東西都越多越好,建立在這場狂歡之下的其實是日漸脆弱的平衡,保持市場競爭的平衡對於維護消費者和商家的利益都是重要的。

當然,如此「大逆不道」話我就不多說了,視角回到Wind Studio,對於他們來說,路無非是下沉或者上浮,這是每一個工作室的必經之路,雖然他們如今的Sin65定價和X65相比並沒有多少變化,但是市場已經大變天了。

重新看Z75和Sin65這兩把作品,我相信Wind Studio自己也會不認爲這兩款作品已經臻至完美了,但毫無疑問的是,這兩款作品的狀態已經是他們目前能做到較好的狀態了,畢竟「三年磨一劍」這件事對於一個年輕的工作室來說,實在是太過奢侈了。

也希望日後能有越來越多的工作室嘗試「叛逆」的設計,畢竟一成不變實在是太無趣了。

Sin65,逃逸的「ESC」,不只有逃逸的「ESC」。

#開學必備#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