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講透NAS硬盤搭配與選購,附硬盤容量、具體型號推薦

#尋找數碼點評派#

Hello 小夥伴們大家好,這裏是你們熱衷於分享NAS玩法的小夥伴“晉升奶爸的垃圾佬”

寫在前面

之前寫的最多的是NAS的選購方案,每年在618、雙11大促各更新一次,對於NAS硬盤的選購部分基本上都是一筆帶過。一直有小夥伴問第一塊NAS硬盤該選多大,選什麼牌子什麼型號,要不要組Raid等等。剛好上週搞來兩塊22T的希捷酷狼Pro NAS硬盤想給大家炫耀一下,於是順便就整理了這篇NAS硬盤選購與搭配的內容,希望可以幫大家在選購NAS硬盤的時候不再迷茫。

NAS硬盤知多少

用在NAS上的硬盤有哪些

▼通常情況下我們說的NAS硬盤都是3.5英寸NAS專用機械硬盤,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希捷酷狼、酷狼Pro,其他還有企業級硬盤(如希捷銀河)、監控盤(如希捷酷鷹)以及普通硬盤(如希捷酷魚)。從可靠性上來排名的話,企業級>NAS專用>監控>普通,不同系列的硬盤在工作負載、核心功能、保修政策上也會有所差異。少數情況下還會使用2.5英寸硬盤,比如聯想T1等搭載2.5英寸盤位的NAS以及用於緩存加速的2.5英寸SSD。

硬盤轉速知多少

▼基本上機械硬盤的轉速都是在5400RPM-7200RPM之間(下圖是希捷酷狼的示例),更高的轉速意味着更高的讀寫性能,兩者之間的差距大體不會超過20%,絕大多數情況下我們在選購硬盤的時候不怎麼需要考慮硬盤的轉速,因爲轉速與硬盤容量也有掛鉤。相對來說高轉速可能噪音會更大一點,但是NAS不就是在一個角落裏靜靜地喫灰嘛。

能通過緩存大小來判斷磁記錄模式嗎

▼早年間有通過緩存大小來判斷硬盤是否爲CMR傳統磁記錄的說法,在18年附近的時候也許管用,但是放到現在早已經不再適用了。判斷一塊硬盤是否採用CMR傳統磁記錄最簡單的方法就是看商品詳情頁是否有提採用CMR,如果緘口不提就值得玩味了。像是希捷酷狼/酷狼Pro NAS硬盤,全系採用CMR傳統磁記錄,就大大方方的擺在明面上任君挑選,完全沒有糾結的必要。

氦氣盤與空氣盤的區別

▼硬盤內部填充有氣體,填充氣體不同因此就有了氦氣盤與空氣盤,氦氣比空氣的密度小,盤片旋轉時的氣體阻力小,所以氦氣硬盤可以維持高速穩定的運轉(7200RPM),而且可以加入更多的盤片,也正因如此,我們看到22T的酷狼Pro NT與4T的酷狼Pro個頭幾乎一模一樣。氦氣盤相較空氣盤有更穩定、傳輸性能更強、更低功耗的優點。另外兩者在運行噪音上也有一點區別,氦氣盤無論是否在讀寫狀態都會有噪音發出,而普通盤則一般只在讀寫時噪音才相對明顯。

NAS硬盤買多大的合適

有的放矢:預估存儲數據類型與存儲量(存什麼、存多少)

先說結論:建議2TB保底、4TB最爲穩妥也最具有性價比。

▼在購物上,我一直都秉承一個理念:選對不選貴,畢竟我們花的每一分錢都是用辛勤的工作與汗水換來的。我們在選購NAS硬盤的時候首先要搞清楚自己的NAS硬盤將用來存儲什麼類型的數據:是影音玩家專門用來保存各種影音資源;還是自媒體工作者的視頻剪輯生產力工具;亦或是普通家用,用來存儲家庭成員手機、PC等各端設備的數據?

▼毫無疑問,作爲生產力工具或者是影音媒體存儲服務器對硬盤空間的需求是巨大的,第一塊硬盤只能說是越大越好。

但是對於存儲家庭數據的小夥伴來說,容量需求會小很多,大家可以用一個非常簡單的方法來估算容量需求:512GB*使用人數,這是奶爸從實際使用經驗中總結出來的。舉一個簡單的例子,三代同堂,4個大人,那容量需求最好是512GB*4=2TB,基本上就能滿足絕大多數NAS用戶的存儲空間需求。但是考慮到2T硬盤與4T硬盤之間的差價,以及家庭用戶偶爾的影視、劇集需求,建議2TB保底、4TB最爲穩妥。

NAS盤位的數量也需要考慮

▼簡單來說就是NAS的盤位數量越多,第一塊硬盤的容量選擇空間越大,容錯率越高,畢竟4盤位NAS比2盤位NAS能多加兩塊硬盤。但是同品牌4盤位的NAS設備通常又比2盤位的NAS設備價格至少高一塊4TB NAS專用硬盤的價格,因此,就個人經驗而言,強烈推薦家用用戶選擇2盤位+第一塊硬盤大容量(4TB)的組合。

白話講Raid以及我們有必要組Raid嗎

其實我們組Raid,更多的是爲了保護硬盤中的數據,接下來就來聊一聊Raid陣列。

數據無價:採用何種方式保護數據

▼還有一個比較現實的問題,就是我們如何來保護NAS硬盤中的數據,俗話說的好,不能將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裏,千萬分之一的概率硬盤突然毫無徵兆的暴斃,數據遺失的概率就是100%。即便像希捷酷狼、酷狼Pro系列的NAS硬盤爲用戶提供了3年內一次免費原廠數據恢復,大概率能挽回數據,但是我們還要考慮到時間成本,這就涉及到了如何保護數據的問題。

▼常見的數據保護模式有組Raid、異地備份以及冷備三種形式,一旦選用組Raid陣列,就意味着要佔用一個盤位用於保護數據,這樣的情況下約等於盤位減少,Raid我們後面專門講;異地備份需要多一臺設備成本相對高一點;定期冷備是我最推崇的方式,使用移動硬盤定期備份核心數據就好了。像奶爸用的希捷銘系列移動硬盤,與希捷NAS硬盤一樣附贈3年內原廠數據恢復服務一次,真不怕意外丟數據。

各種紛繁複雜的Raid模式通俗點說是個啥

▼相信大家對於Raid這個詞一定不陌生,畢竟NAS初始化建立存儲的時候首先就會讓我們選擇硬盤存儲模式。我們不講專業術語,用最通俗易懂的語言拆解各種Raid模式:加法代表總可用空間的計算,減法代表發生硬盤損毀後倖存的數據量。

  • (1)Basic模式,NAS可用總空間等有所有硬盤空間之和,某個硬盤損毀隻影響該硬盤中的數據,無數據安全保障

容量:1+1=2,損毀:2-1=1

  • (2)RAID0模式,NAS可用總空間等有所有硬盤空間之和,只要有硬盤損毀全盤數據GG,單使用中速度最快,最少使用兩塊硬盤,無有數據安全保障

容量:1+1=2,損毀2-1=0

  • (3)RAID1:NAS可用空間爲硬盤組中的容量最小的硬盤空間,某個硬盤損毀後由於有另一塊硬盤做備份,所以數據無恙,最少使用兩塊硬盤,有數據安全保障。爲了充分利用硬盤空間儘量選用相同大小的硬盤組RAID1。

容量:1+1<=1,損毀:2-1=2

  • (4)RAID5:這個模式下至少需要3塊硬盤,其中一塊硬盤爲校驗盤,某個硬盤損毀後更換硬盤即可進行數據重建,需要時間較長,有數據安全保障。容量:1+1+1=2,損毀:3-1=3
  • (5)RAID6:約等於是RAID5的加強pro版,校驗盤由一枚增加爲兩枚,有數據安全保障

RAID6≈RAID5 plus

  • (6)RAID10:這個模式下至少需要4塊硬盤,先兩個盤組RAID1,然後兩個raid1再組raid0,有數據安全保障

RAID10=RAID0 + RAID1

▼現在各家都在卷易用性,基本上也能說的比較清楚。

▼其實就個人而言,最爲推薦的是Basic模式,使用一塊專用的冷備數據硬盤來存儲數據,一方面NAS的盤位利用率高,另一方面數據安全性也更高,其次推薦的是Raid1模式,畢竟操作更簡單,更省心省事,切記選用兩塊容量相同的硬盤就是了。

我爲什麼一直用希捷酷狼&酷狼Pro NAS硬盤

全系採用CMR傳統磁記錄,數據更安全

▼希捷酷狼以及酷狼Pro系列NAS硬盤始終堅持採用CMR傳統磁記錄,相較SMR疊瓦式磁記錄讓人放心的不止一點點。酷狼NAS硬盤提供180TB/年的工作負載,酷狼Pro NAS NE系列則達到了300TB/年,酷狼Pro NAS NT系列更是達到了550TB/年,與銀河企業級硬盤一致。

3年內附贈原廠數據恢復一次,給數據上個保險

▼希捷酷狼和酷狼 Pro系列NAS硬盤全線附贈3年內免費原廠數據恢復服務1次,給我們核心的數據再上一道保險,關鍵時刻能夠拯救無價的數據。酷狼系列硬盤的平均故障間隔時間達到了100萬小時,希捷酷狼Pro系列中的NE系列則是達到了120萬小時,NT系列更是達到了200-250萬小時。酷狼的質保時限爲3年,而酷狼Pro的質保時限爲5年。

廣泛的兼容性

▼以較新版本的羣暉DSM系統爲例,對希捷酷狼、酷狼Pro的兼容性毋庸置疑,現在DSM已經會對不在兼容性列表裏面的硬盤彈窗提示了呢。

穩定持久

▼酷狼以及酷狼Pro系列4TB及以上容量硬盤內置有旋轉振動傳感器,RV傳感器與動態飛行高度技術共同作用可以糾正外部振動,在多盤位系統中提供更高的性能與可靠性;希捷還有着AgileArray技術,擁有先進的電源管理技術,支持在多盤位環境中實現雙面平衡和 RAID 優化。 IronWolf Health Management (IHM)酷狼健康管理軟件更能積極、主動的預防、干預、保護NAS中數據的安全,諸多主流的NAS廠商都有支持,甚至硬盤管理中還會有專門的狼頭標識。

NAS盤推薦

▼考慮到4T容量的性價比以及更加豐富可靠的功能(IHM與旋轉振動傳感器),對於家庭用戶來說強烈推薦首選4T版的酷狼或者是酷狼Pro,不出意外的話,這個容量基本上足夠覆蓋硬盤的質保時間,對於絕大多數家庭用戶可能1塊4T酷狼就足夠用了。

▼酷狼與酷狼Pro的主要區別是酷狼Pro支持的盤位更多,酷狼支持1-8盤位,酷狼Pro NE系列能夠支持到24盤位,酷狼Pro NT系列則是無限盤位;並且酷狼Pro的最高傳輸速率更高(250MB/s-285MB/s VS 180MB/s-240MB/s);酷狼Pro轉速爲7200RPM,酷狼爲5400RPM-7200RPM;酷狼Pro平均故障間隔時間更久,NE系列爲120萬小時,NT系列爲200-250萬小時;另外酷狼Pro的質保年限長達5年,不過需要注意,酷狼Pro的原廠數據恢復服務同樣是3年一次喲。如果預算充足,追求更好的體驗可以選擇希捷酷狼Pro。

▼另外還有一個分水嶺——10TB容量,10TB以上容量均爲氦氣盤設計,10TB容量的酷狼則有空氣盤與氦氣盤,有些小夥伴對於氦氣盤有比較深的執念,追求極致的穩定性與讀寫性能,那就選16TB的酷狼or酷狼Pro,畢竟12TB容量的酷狼硬盤2399,而16TB容量的硬盤2799,300塊加4T容量,妥妥的“性價比之選啊”。

▼酷狼Pro系列則是12TB相對更有性價比。

▼企業、商用以及自媒體、視頻剪輯向的工作室,則建議直接選擇希捷酷狼Pro NT 22T容量硬盤,一勞永逸,畢竟我見識過視頻UP的素材容量,多得嚇人。

寫在最後的總結

以希捷酷狼、酷狼Pro爲代表的NAS專用硬盤,有着直逼企業級硬盤的性能,遠超監控盤、普通盤的穩定性,又有着相比企業級更低的發熱與噪音,專業的事最好還是交給專業的硬盤去做,買NAS硬盤,認準希捷酷狼&希捷酷狼Pro就對了。

最後提一句,即日起到9月30日,加入希捷Seagate京東自營旗艦店會員並下單酷狼(4TB及以上)&酷狼Pro系列產品,參加抽獎有機會抽到價值3699元的2T版希捷x億次聯名版的小型私有云哦。

#開學必備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