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談戀愛的人,誰還過七夕啊

#七夕安排#今天就是七夕了,你們對象還在不?

那麼,有對象的兄弟們,你們的禮物準備好了沒,不,踩雷了沒?


《56張不同的醜照》:

《柯伊諾爾大鑽石》:

《 情比磚堅的愛情 》:

《拋磚禁玉的口紅》:

你要是不知道送啥甚至忘記買,那趕緊紅包發起來。


但或許你不知道,之前有兄弟給她發520 1314,人家不高興,說朋友圈好友都是發5200的…你看了看自己的工資條,陷入了沉思~


自己找的女朋友,老(te)實(ma)受(shou)着(gou)吧(mei)。


不過,說也奇怪,一年365天,每個月都有“情人”節,也不知道啥時候“清明節”或者“中元節”也能被資本市場看上有“感情”商機。

比如

“清明節”—買一束玫瑰花,祭奠我們死去的愛情;

“中元節”—買一束玫瑰花,復活我們糾纏的靈魂。

我覺得商機可行,這不比前些年火熱的“失戀博物館”更有號召力,還“尊重”傳統。


看到這裏,你是不是產生了疑問:說了這麼多,和標題有啥關係?你明明是過七夕的,你這個“標題黨”。

等等,你先把吐槽的唾沫星子給咽回去,七夕自然得過,但前提是:你特麼得是會談戀愛的人吶。


在市場運轉中,總會有一雙無形的手在潛移默化之中,“勾引”你消費。尤其是在各個節日化身爲“情人節”後,資本家開始各種洗腦:如果男人不送你禮物,那就是不愛你。


節日送禮物,固然有它的儀式感,但儀式感既能像跳廣播體操這般毫無人性,也能像小姐姐輕歌曼舞般直擊靈魂。


但現實是你站在廣場,看不到載歌載舞的小姐姐,能看見的只是跳廣場舞的大媽。

儀式感是選擇欺騙自己的一種手段,日常生活纔是情感的真實寫照。所以說,你的藍盆友對你到底怎麼樣,你心裏難道就沒有一點b數嗎?就被定點且臨時的儀式感打發了?


愛你的人總覺得給你的太少,不愛你的人總覺得你要的太多。如果日常都不能讓你感受到被愛,留着他做什麼呢?

爲什麼我不舉例子,我想你們自己看到這裏,會自動腦補的。什麼,你腦補不出來?難怪你沒對象。

還有呢,有一個奇怪的現象。牛郎和織女是雙向奔赴,倒你這可到好,女生變成了純粹收納的一方,你可真會辦事兒。

不是我說,人家女生害羞不好意思主動送你禮物,你特麼追她的時候臉皮這麼厚,跟她要個禮物的時候臉皮怎麼這麼薄了呢?

大兄弟,古有四大天王:湯姆貓、黑小虎、雙面龜、沸羊羊。

今有“佐藤正男”搶奪盟主之位,照照鏡子,你是不是這樣?

 

《蠟筆小新》第十季:原始社會第二篇

不要對對方加有太厚的濾鏡,更不要相信自己是渣男渣女的終點站。


很多人談戀愛,都是想爲了以後過得輕鬆點快樂點。就好像上一篇,各位大帥比們自顧自的感受,在那裏填着生活評價,卻完全忽略了我這個可憐蟲。。。

小丑終究是我

沒有利益緊緊纏繞的人就沒有義務和那個責任永遠做你的避風港。

你想要儀式感,可曾有想過對方喜不喜歡儀式感;

如果對方精通,那麼他的儀式感對你是否專一呢?


七夕不重要,節日更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能陪誰過,誰會陪你過?

我的意思是:你所握緊的,終究不能當做擁有。最重要的,是主動且在付出中樂此不疲的心。

與其花心思去挑選禮物,不如把這個心思放在日常上,讓生活更有情趣。

是吧,會談戀愛的,天天都是情人節;

你可以悄悄照鏡子,看看這個在戀愛中的人,你喜歡嗎?或者,你認識嗎?


等你幾番思考之後,就會發現: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