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顯卡圈有一些“坑錢”嫌疑的產品,它們往往 性能堪憂,但廠商依然選擇高價策略,如果購買這樣的顯卡,簡直就是對消費者智商的謎一樣檢驗!今天我就具體爲大家盤點下,這些年來英偉達和AMD都推出過哪些這種讓人捉急的“智商檢測卡”。
一、GT 210
2010年,英偉達推出基於Fermi架構的GT 210入門級獨顯,該產品僅使用低端GT218核心,當年很多J商欺騙小白,這如此低端的顯卡配上1G的大顯存,打着顯存越大性能越大的口號,坑了不少小白玩家,實際上這顯卡上不僅落後於AMD 5000系列,也不如Intel Core i集成圖形,但是英偉達仍然將其高價定價至400多元人民幣.
二、HD 6800系列
在2010-2011年間,AMD推出了HD 6800系列中端獨立顯卡,包括HD 6850和HD 6870在內。這一系列採用了新的製程工藝,但由於熱設計存在問題,產品運行時頻繁產生過高熱量和噪音。面對這一質量隱患,AMD不僅沒有降價讓利消費者,反而選擇維持較高定價,產品的性價比嚴重不合理.
三、GT 610
2012年,英偉達發佈了GT 610入門級顯卡,作爲一款低端產品,其性能即使核顯都不一定能打過,性能相當雞肋,後來國內很多J商也是推出了2G版本的大顯存。當旗艦卡都才2G顯卡,小白玩家總以爲顯卡性能,卡顯存越大性能越強,導致很多小白玩家被大顯存的GT610坑的慘絕人寰.
四、GTX 660 Ti
同樣在2012年,英偉達發佈了GTX 660 Ti中高端顯卡,產品定位擁有極佳的性價比。但實際性能提升有限,定價不算低廉,當年價格上660爲1480元,660TI爲1980元,價格高3分一,提升性能確只有不到15%,妥妥的智商稅,因爲15%的性能差距在實際遊戲中,根本不會體驗上變化可以忽略不計。
五、R9 290/290X
2013-2014年,AMD發佈了新一代旗艦級顯卡R9 290和R9 290X。這兩款產品代表了當時AMD最頂級的技術實力,但由於散熱系統設計不當,產生了嚴重的過熱與噪音問題,公版散熱不良溫度輕鬆上90,溫度太高顯卡就會自動降頻,性能大打折扣。面對質量問題,AMD不但沒有調整定價策略來補償消費者,反而堅持高價路線.A卡功耗高的梗,有一半要歸結這卡.
六、GTX 1060 3G
2016年,英偉達的GTX 1060 3G版本,就是一個奇葩產品,性能不高,價格不低,這顯卡的顯存就是一個殘疾品,不但很多3A遊戲暴顯存導致遊戲幀數暴跌,就連很多網遊都有這種現象。後來老黃也認識到這卡的缺點太明顯,就給網吧特供了一個5G版本。
七、GTX 1050TI
當年gtx1060價格1600性能和上代旗艦卡980相差無幾,而它弟弟GTX 1050TI性能跟上代960比都沒點優勢,價格也是1200。性能被同價的rx470d吊着打。有些型號更是賣到了1300+,毫不誇張的說,當年有點懂顯卡知識都不會買這張顯卡,1050TI至今是智商檢測卡的代表
八、RTX 3050
新一代50系還打不過上一代2060。價格高達1800?現在市面上的售價還比2060高一半,妥妥智商稅,其實這卡的真實性能和1660ti相當,價格更是1660ti 的兩倍,誰買誰是冤大頭
九,RTX 4060 Ti 16G
16G的顯存確給你128-bit 位寬,那這麼大的顯存根本不會帶來實質遊戲性能提升。售價更是高達4000,同價位的前輩3080性能要高出這卡30%,真不知道這卡是用來幹嘛,挖礦?可礦潮已經過了,那麼用來做AI的,┗|`O′|┛ 嗷~~,AI啊,原來此人.
十,RTX2060 12G
這卡當年做出來,完完全全是爲挖礦服務的,比起2060性能沒有絲毫提升,價格原高於同年推薦的2060S,而且還在網上做大力推廣。要知道這卡當年在狂潮時期售賣價高達3500,同價位在狂潮時期可以買6600TX,性能不弔打嗎?爲了賺錢臉都不要了!
這些年來無論是英偉達、AMD還是Intel等,都曾在獨立顯卡市場推出過一些難以令人接受的“坑錢產品”。希望各大廠商能汲取教訓,理性看待研發成本與合理定價,不要再推出太多性能與價格嚴重不匹配的產品。讓顯卡重新回到合理價格,別傷了玩家的心。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