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入手了倍思的H1i,看到其百元價位性價比比較高就入了。也別光看參數,實機體驗看看到底行不行。
開箱看包裝盒。材料使用了較薄的瓦楞硬質紙,正面產品主視覺圖,表面有凹凸線條紋路處理。
右上方標註了三個認證標誌——Hi-Res和Hi-Res Wireless雙金標,以及LHDC藍牙協議標誌。官方稱這是全球首款200元價格下支持 Hi-Res 雙金標的頭戴式降噪耳機。
下方產品slogan“靜聽入神 輕盈隨身”一句話概括了H1i的核心賣點,右下角紅黃相間的條形內更直截了當介紹了兩個賣點“主動降噪”和“100小時長續航”。
背面則是比較常規的產品參數詳情信息。
相比大多數頭戴式耳機碩大厚重的包裝而言,倍思H1i更輕薄的包裝體積,還是讓人很震撼的。
配件有充電線、音頻線,說明書、保修卡和附送的貼紙則在單獨的玻璃紙封袋裏裝着。
對於這個價位段的消費者而言,我個人認爲也是個好事,畢竟價格在那裏放着,這樣更多成本花在了產品本身,你買的又不是包裝。
外觀上,星光白配色的倍思H1i簡潔而更有質感。
和早些年Beats流行時往往用高飽和的顏色,追求特立獨行惹人眼球不同,近年來街頭比較流行的頭戴式耳機,大多也都是這種比較素雅大氣的配色。
皮質部分(耳罩、頭梁內側)的淺棕色,在成熟穩重和陽光年輕之間取了很好的平衡。
其他部分棕白色的磨砂塑料外殼,做工也比較細膩,觸感平滑而不沾指紋。
耳罩可旋轉,便於收納。耳罩部分外側採用了光面的設計,確實會更上檔次、更有質感一些。
這個顏色只有在比較偏的一個特定角度才能隱約看到上面的指紋,因此也算是儘可能將光面的缺點給克服了。
翻到耳罩內側,外圈皮革做工質感完全不像是這個價位的,厚質緊實。
用手稍用力捏壓、撕拉沒有留下痕跡,手也能感受到這種用料厚實的感覺,而不是那種外層“薄皮”皮革,或是內層“軟塌塌”的海綿。
左右耳罩內側印有L / R,便於區分左右耳聲道。
同時,不僅可以向內旋轉100度左右,還可以向外旋轉約30度,由此,整個耳罩部分也能更加貼合人耳。
左側耳罩後側僅有一個可上下撥動的“ANC”主動降噪開關。
之前用很多頭戴式降噪耳機,往往是用一個按鈕去切換,在戴上之前根本不清楚是否開啓降噪;戴上之後在外面很吵的情況下,也不確定到底有沒有打開降噪,按下切換按鈕原本希望打開降噪,卻關閉了降噪,還要按好幾次切換不同模式回來。
這個設計的人性化之處在於可以隨時清楚瞭解降噪的開關狀態,黑色露出時降噪關閉,紅色露出時開啓。
而在右側耳罩上則集成了更多功能,按鈕上均用凹陷處理標註了用途:後側三個按鈕分別是“音量+”、“音量-”和多功能按鍵。
前兩者連在一起,中間小凹陷隔開,除了調節音量,長按可以切換下一曲 / 上一曲。
多功能按鍵則兼有電源開關、播放暫停、切換低延遲模式開關、切換空間音效開關的功能。
下方則集成了通話麥克風、3.5 mm音頻輸入接口和USB Type-C充電接口,內側有橙色處理十分點睛。
向上走,耳罩部分通過金屬桿和頭梁部分連接在一起,這也是這兩年由四五千元蘋果AirPods Max引領的流行設計。
相比塑料,金屬桿連接會更加穩定耐用,減少了斷裂的可能。
金屬桿和耳罩部分連接處可內外活動,能夠提供更舒適的佩戴體驗。
左側連接杆上方則印有四個認證標誌,基本上是質量認證和環保認證。
右側對應處則是產品詳情參數,諸如產品型號、電池容量、輸入規格、序列號等信息。
這個斜側位置再往上方便是可以摺疊的地方了。
摺疊後可以輕鬆將其放入書包、箱子、抽屜等地方收納。
同時金屬的延長片也隱藏在這裏。如果你的頭圍像我一樣稍大,可以拉動這裏調節。
頂部外側則印有倍思Baseus的Logo。
前面提到,倍思H1i不延長頭梁的情況下,是屬於稍小大小的,原生設計的會更適合女生使用。
但小一點不意味着“夾頭”,個人覺得這個鬆緊舒適度還是比較好的,平衡了音質表現、防漏音和舒適度。
打開耳機,便可以使用手機藍牙配對連接耳機使用。在耳機沒電或是不支持藍牙的設備上,也可以使用隨耳機提供的3.5mm音頻線。
倍思H1i支持雙設備連接,使用兩臺設備先後配對連接之後,便可以自如的在這兩臺設備之間切換。
比如,耳機正藍牙連接在平板電腦上觀看視頻,同時也連接在手機上,此時手機有電話打進來,暫停視頻接通電話即可。無需手動斷開平板電腦的藍牙,再去連接手機的藍牙手忙腳亂。
耳機支持LHDC協議,目前包括小米、OPPO、華爲在內,大多中高端安卓機型均已支持這一藍牙編碼協議。
連接上支持LHDC協議的手機之後,從手機藍牙連接頁面便可以開啓切換到這一協議,正如手機對這一功能的簡介,LHDC協議相比之下會增加耗電,但可以獲得更好的音質和更低的延遲。
相比SBC、AAC等基礎編碼,LHDC能實現最高以990 Kbps的比特率傳輸24 bit / 96 kHz 的高分辨率音頻,保證了藍牙音質。同時支持自適應切換比特率。
由於支持傳輸96kHz / 24bit規格的無損音頻和較好的音質表現,H1i通過了QQ音樂的臻品音質認證,是首款通過標準的頭戴式耳機。
耳機整體聽感還是很不錯的,畢竟H1i主打的就是音質,聲場大小比較開闊,低音表現不錯且不轟頭,音質雖然不能說輕鬆媲美千元級別,但至少好到不像是二百元這個價位的耳機。
同時,由於支持空間音效,雙擊多功能按鈕可以切換三種不同的空間音效模式:正常模式、音樂模式、影院模式,開啓後可以獲得更爲沉浸的、更爲接近現場級的聽感。
但我自己個人更喜歡正常模式和影院模式下的表現,音樂模式似乎在低音等聽感上有所限制住。
這裏具體做一下區分,空間音效是更具立體感的音效模式,和蘋果AirPods Max的空間音頻不同。
相比TWS,頭戴式耳機的被動降噪能力更好;同時H1i也支持-38 dB級別的主動降噪,算是入門級降噪耳機的水平,在圖書館、辦公室等較安靜的環境完全夠用,同時幾乎感覺不到任何耳壓。
倍思H1i支持倍思App連接,App支持訪客模式,無需註冊登錄就可以設置耳機。
App可以更加直觀的設置空間音效、選擇或自定義EQ,可以在手勢設置中設置多功能按鈕功能,App還會記錄耳機最後斷連的位置,便於尋找耳機。
也可以從App內開啓低延遲模式,開啓後在玩諸如需要聽聲辯位等重聲音的遊戲時,能夠得到更低的聲音延遲。 相比之下,用沒有專門做遊戲優化的耳機,就容易被坑了。
續航方面,官方宣傳約100小時超長續航,開啓降噪約70小時續航,官方的測試還是在70%的音量下……可以說是恐怖級了。
實測50%音量AAC編碼開啓降噪下,續航達到了72小時35分鐘。
相比大多頭戴式降噪耳機,倍思H1i續航幾乎是數一數二長的水平了,即使你白天用上一天,也可以做到兩週充一次電的水平。
充電時間官方宣傳約2小時,實測1小時58分鐘。
一段時間使用下來,不得不感嘆倍思H1i是真的卷。
它固然有不支持通透模式這種小遺憾,但199元的價格,能有這樣的音質、續航和做工,屬實性價比爆棚了。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