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在黑盒上看到有很多老哥發了梵高風格的壁紙,再加上又看了一部關於梵高的短片,今天也就想起來寫一篇關於他的文章。
說起梵高,我們最熟悉他的應該就是這幅畫了。
星月夜
文森特·威廉·梵高,出生於1853年3月30日荷蘭鄉村津德爾特的一個新教牧師家庭。
他是他父母的第二個孩子,梵高本來應該有個哥哥,可是哥哥在一年前的3月30日夭折了,第二年梵高出生在了他哥哥的忌日上,於是他父母就把夭折的哥哥的名字送給了梵高。
在梵高的整個童年父母都悲痛在失去大兒子的痛苦中,他們不在意梵高,他也很少感受到家庭的溫暖,他覺得父母好像更在意那個死去的梵高,自己只是爲了代替那個死去的哥哥。
梵高的家族是一個大家族,他的父親是他們鎮上最有名的牧師,鎮民們都很仰仗他父親,大到這個城鎮的發展建設,小到這塊土地能不能種植農作物都需要他父親出面。
這樣看來他父親似乎地位很高。
但對比他父親的兄弟他又混的很差,他父親的兄弟個個都富甲一方,比如約翰內斯·梵高,是當時荷蘭的最高海軍指揮官,另外三個兄弟有着當時全世界最大的三個畫廊。
而梵高爸卻待在這個破舊的小鎮做着一個小牧師,相比其他的兄弟姐妹,梵高爸真的就是混的最差的,更何況他們這個家族還是延續了近四百年的大家族,祖上非富即貴。
至於梵高的母親,她的家族是做書籍裝幀生意的,荷蘭第一部憲法就是她家裝訂的,她從小就過着精緻體面的生活,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千金小姐。
梵高的母親過慣了不缺錢的生活,所以她要名,因此她嫁給了梵高爸來獲取名望。
梵高爸過慣了受人敬仰的生活,所以他想要錢,以至於他在對幾個孩子的教育中都是經常說到一定要多掙錢,其他的東西都不重要。
追名逐利的父母造成了家庭的壓抑
這樣一種思想侵蝕了這個牧師的家庭,從父母到五個孩子都是這樣,這種心態到了一種近乎變態的程度。
梵高有一頭紅髮,然而在歐美卻存在着髮色鄙視鏈,他在被父母送去學校後因爲這一頭紅髮受到了不少的欺負和孤立。
他在家感受不到家庭的溫暖,在學校又被欺負和孤立。
梵高的父母對孩子們的教育更偏向於現實而非精神世界,所以制定很多家規來約束他們,比如除了上學外不能離開屋子半步。
那時的梵高不滿這樣的約束,經常偷偷溜出去玩,在這期間他會帶着自己的弟弟妹妹一起出去,在那個時候,梵高對於他的弟弟妹妹而言更像一束光,因爲只有梵高能帶他們去見識除了家和學校以外的地方。
市場上商人的忙碌和喧囂,耕地上農民的辛勤勞作,這些都是他們在家和學校接觸不到的。
他們像與世隔絕的孤島
他們不知道該怎麼與陌生人相處,不知道怎麼處理複雜的人際關係,他們離真實的世界越來越遠,現實的世界與認知中的世界差距越來越大,一種巨大的割裂感出現在了孩子們的心裏。
梵高最小的妹妹薇爾曾經給自己的心理醫生說自己他們爲什麼會患有精神病。
“因爲在成長過程中我們從來沒有被教導過要怎麼承受將要面對的生活。”
梵高的父母不允許孩子失敗和犯錯誤,一旦犯錯他們就會搬出上帝來教訓他們。
你們這樣上帝是不會認可你們的。
在基督教文化裏,人活着就是爲了得到上帝的認可。
作爲出身在牧師家庭的梵高人而言,牧師父親的話就等於在告訴他們你們活着沒有什麼意義了。
梵高是被他們父母責罵最多的孩子,他犯過一些小孩會犯的錯,比如說溜出去玩,不小心摔壞了東西等等,而他的父親因爲這些惡狠狠對他說:“連上帝都救不了你!”
這個家庭的小孩身上都揹着千斤重的膽子,在我們看來失敗一次還有第二次,第三次,但是對於他們而言只能失敗一次。
例如他最小的弟弟,科爾·梵高,有過一次失敗的婚姻,後來在當兵期間遇上了戰爭,結果因爲突然生病入院,挫折像浪潮一樣湧向他,他承受不了這樣的折磨最後在醫院自殺了。
前面說的薇爾·梵高也因爲精神崩潰三十多年沒有和家裏人以及陌生人說話。
而梵高本人在學畫的時候也特別焦慮,只要畫錯一點就會撕爛重新畫。
梵高後來自殺,有人說他是瘋了,其實更像是被精神壓垮忍受不了而選擇了死亡,我們都知道他過的窮困潦倒,和父母期待的結果完全不一樣,他是一個被上帝否認的失敗者。
他在法國瓦茲河畔奧維爾小鎮一個客棧的房間醒來,然後像往常一樣帶着畫板出了門。那天晚上,他帶着致命的槍傷回到客棧。
兩天後,也就是1890年7月29日去世。
1853年3月30日-1890年7月29,這就是梵高的一生。
在他生命的最後七十天裏他還在創造一副作品,那副遺作的名字叫《樹根》,那些盤纏交錯的樹根離他住的客棧只有500英尺。
短暫卻又受盡折磨的一生,只有死亡能讓他解脫
向日葵
梵高的畫生前賣不出去這件事他本人好像並不知情,他弟弟把他的畫都買了下來,並告訴他他的畫現在在大都會很受歡迎,給了梵高莫大的勇氣和支持。
如今天價的梵高畫作文森特家族有一倉庫,這也算是另一種兄弟間的羈絆了吧,這或許也是梵高的弟弟在拯救童年那個拯救自己的梵高。
他把臉仰向太陽。把左輪手槍抵住身側。扳動槍機。他倒下,臉埋在肥沃的、辣蓬蓬的麥田鬆土裏——生生不息的土地——回到他母親的子宮裏。——《渴望生活:梵高》歐文·斯通
諷刺的是他的父母曾經燒燬了梵高大量的作品,他們認爲這些賣不到大價錢的作品就是廢紙。
然而更諷刺的是,他的父母活到了梵高被稱爲天才的那一天,當他的畫價值連城的時候他卻已經死了。
追名逐利的父母在梵高死後看到了曾經想要的名和利都來了。
我們把梵高叫做天才,但只有梵高他們一家人知道,在他活着的時候,從來沒人將他和天才畫等號。
或許不止一次他在星空下孤獨的坐着,想着這一生要怎麼活。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