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賊王》的真人版,爲什麼被吐槽像大型Cos現場?

頭圖來自一則搞笑廣告,目的在於騙你點進來。


    當《火影忍者》漫畫於二〇一四年完結,《死神》漫畫於二〇一六年完結,很難想象當年的“死火海”裏,《海賊王》不僅依然在更新,還頻繁因爲各式各樣的原因登上熱搜。《週刊少年Jump》的新臺柱換了一輪又一輪,早期讀者已經步入中年的這位“少年漫老前輩”,依然鼎立不搖。

    更早些時候,我們聊過《海賊王》是否落入經典“血統論”的窠臼。不久前,我們也聊過尾田因爲犯下大罪“假定人物性別”,被外網“政確人士”衝上推特熱搜。而今天,我們想和你聊聊日美合拍《海賊王》真人版剛放出的宣傳片。

    說實話,評價這段宣傳片的質量還挺難的——簡單一句話總結就是“沒那麼爛,但也沒那麼好”。

    一方面,這段宣傳片確實挑了幾個不錯的場景,用一比一復刻的分鏡還原着原作“東海篇”的名場面。你可以看到經典如路飛和索隆初見時的“草帽小子劫法場”,見證“海賊王”和“世界第一大劍豪”互相承諾的歷史性時刻。

    你可以看到特效上的高投入,那條和紅髮香克斯有過親密接觸的海王類“近海王者(路飛原話)”初次登場時,幾乎把“我經費很足”直接寫在了屏幕上——當然,這條大魚被青年路飛出海打飛時的名場面,也很吸引人。

    你甚至可以看到,“東海篇”結束時最著名的場景,草帽海賊團早期五人組進行“職場磨合”遊戲“我有一個夢想”,在駛入偉大航路前互相立誓的“黎明曙光”。無論是漫畫讀者還是動畫觀衆都知道,這段其實有點各種“顛倒山立志”的意思,區別只在於有人是在“立志”,而有人是在“明志”。

    但這段時長一分半的宣傳視頻,還是暴露出了一些問題。首先,是最爲觀衆吐槽的“地道美劇風味”,尤其是路飛讓娜美和索隆好好相處時的“我感受到同伴之間的氣氛有點緊繃”。這話一出,同伴間的氣氛“繃不繃”我不知道,但觀衆確實沒繃住。

    其次,是戰鬥動作上的瑕疵。無論是索隆和對手拼刀時,試圖用運鏡掩蓋的“無實際接觸”,還是山治在海上餐廳巴拉蒂登場時使出的踢技,真人演員們多少透露出了些缺乏動作戲功底的問題。

    最後,也是最嚴重的選角問題。事實上,角色們的演員並非初次登場,上個月網飛在宣傳真人劇時,五人團的全部成員就都露了臉,整了個“教你讀路飛”的小活。

    那時主角團的選角看着都還不錯,雖然山治的演員被吐槽過長相不太符合,但像是陽光的“路飛”,帥氣的“索隆”,有靈氣的“娜美”和很像烏索普的“烏索普”,都確實贏得了不少觀衆的誇讚。

    但在如今的這段宣傳片中……可能是因爲路飛演員的臺詞,搭配上面部表情有些讓人出戏;可能是娜美演員的妝容有些顯老;也可能是索隆和山治的演員因爲動作戲的瑕疵,而變得沒第一眼那麼討喜。

    當然,宣傳片中也有從始至終,完全沒有被吐槽過的角色。比如,看上去像是直接從漫畫走來的烏索普,以及曇花一現的小丑巴基。

    但話說回來,在ACGN圈子裏的各種改編往往是多雷區,文字、漫畫、動畫、真人劇這四種載體中,通過各種方式改編成的真人劇,更是雷區中的雷區。

    對某些基本限定在“日本”地區發生的故事,那些很快就能理解角色的演員並不難找,像是每次提到改編真人劇,都得誇一誇的天花板級改編作“浪客劍心”大電影系列,就是標準的範例。

    但對那些完全沒有地區限定的作品來說,真人演員的選角是最先要攻克的難關,尤其是《海賊王》這種角色複雜度不侷限於地域,直接上升到物種的作品。這種特殊性也讓很多人當年第一眼看到“《海賊王》將改編爲真人劇”時,懷疑這是不是條洋蔥新聞。

    在《海賊王》裏,海洋大舞臺有個最明顯的特色——地域文化的交融。尾田自己就曾經說過,路飛的形象設計來源於巴西,索隆是披着西班牙皮的日本武士,山治是昆汀電影《落水狗》裏粉先生的紳士版,烏索普則帶給人標準的非裔印象,後期登場的角色,更是各種地域文化打翻調色盤式的混合。

    如今,有尾田本人蔘與的選角階段後,草帽海賊團的“調色盤”屬性保留了下來,五人團的演員們分別是墨西哥裔、日裔、英裔、美裔和非裔,每個都至少還原着原著角色的部分特徵。

    當然,在選角難關解決後,最重要的仍然是……如何把控故事節奏。

    從漫畫改編到其他題材的作品,大都會發生敘事節奏上的問題,那些只講一個故事的大電影不用擔心這點,但對於按照季度劃分的真人劇來說,敘事節奏問題尤其讓人擔心。

    就第一季(一共八集)公佈的分集標題來看,第一集的標題和原作漫畫第一話同名,第七集和原作第九十六話同名,這意味着原作花了整整一百話講好的“東海篇”故事,在真人版中將只用八集時間講完……

    那麼,問題很容易就會出現,這段花一百話講完的故事,是《海賊王》的重中之重,是草帽海賊團五人組冒險的起點,也是所有《海賊王》粉絲們冒險的起點,也會影響到大量關鍵的後續劇情。

    沒有足夠漫長的講述,“橘子鎮鬥巴基”的巴基形象就立不起來,未來的身份變化也就很難深入人心;沒有“西羅布村狼來了”這種《海賊王》裏少有的,帶有青澀戀情描寫的故事,烏索普和可雅小姐的羈絆,以及烏索普和黃金梅麗號的羈絆,就會減弱;“巴拉蒂餐廳挖角”如果不夠長,很難說清山治和哲普的關係,以及山治性格中的複雜;至於後面的“戰阿龍奪得美人歸”和“羅格鎮雷劈斷頭臺”,更是直接關係到路飛和娜美能否立起人設的關鍵劇情。

    尾田在“東海篇”中描寫了大量“小人物”,可雅小姐、紅腳哲普甚至是章魚小八這些角色,乃至於包括亞爾麗塔在內的,巴基早期籠絡的一批合作伙伴,都是主角團們的朋友、引導者以及磨刀石。如果“小角色”的戲份被刪減,可想而知的是,當未來克比或巴基再次登場時,顯然會少了太多“意思”。

    當然,畢竟目前只有分集標題和一分半鐘的宣傳片作爲信息,就像尾田作爲作者,不能假定自己筆下角色性別一樣,我們作爲觀衆,當然也不能假定這部真人劇未來“包撲街”。

    畢竟,改編真人劇的最大受衆還是死忠粉或是路人觀衆。拋開路人不談,死忠粉的要求不會太高,特效預算往高了抬,名場面像那麼回事,其實就不會有太多被噴的空間。畢竟,大家預期也沒那麼高,來點“有限月讀”給大家回憶一下劇情,也就大差不離。

    說點題外話。在我看來,任何題材的非真人劇,都有改編的可能性。由於具體到太多個體的喜好,不同角色在我們心中那個“最適合的演員”可能不盡相同,並且會受到各種各樣的限制。舉個例子,假如勝新太郎沒有去世,這位日本國家級演員,肯定會是大將藤虎的最佳扮演者(此爲廢話),但考慮到時間、費用、演員意願甚至是檔期,很多“心中的形象”只會在愛好者們自制的混剪裏出現。

    顯然,比起這部將在今年八月底登場的《海賊王》“東海篇”真人劇,未來《海賊王》漫畫到底會在什麼時候完結,又會怎麼完結,纔是愛好者們真正關心的事。

    以下是劇透內容,請謹慎觀看:

    根據我的猜測,再結合各種來源的爆料,以及自己作爲“海賊王十年老粉”的理解……在我看來,最終當上海賊王的人,很可能是第一話就出場的草帽路飛!

    這種可能性,比我中等偏下是秦始皇要大很多。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