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玩球鞋然後拓展到一些潮牌一些時裝,到現在差不多有3年多接近4年的時間。所謂的球鞋故事去“某物”平臺人家一扯一大堆。而我在這裏是根據前幾年病態的球鞋熱做一個反思。
最近時常會想起過去的時光,感嘆當時那種球鞋病態熱的時代,雖然不是踩一捧一,但是過去那段時間的所謂“球鞋熱”確實是我個人見過最傻逼的玩意之一了。
那些年跳出一些名不見經傳的各路博主,所謂的球鞋愛好者。好傢伙!看看他們分享的鞋牆都是一些近幾年(跨度基本上不超過4年)的鞋子,都說自己球鞋愛好者啊是真正的熱愛啊,有些人看上去年齡有的20多30多歲的感覺,別和我說沒經歷過之前那些球鞋發售的時代,但是他們的鞋牆幾乎是一雙早些時期的鞋子都沒有,看上去就像是突然砸錢去臨時拼湊的一面所謂的鞋牆。
那些博主可能是爲了趁熱度(幫助鞋販子賣鞋,甚至自己就是鞋販子!),那有些人純粹就是有錢炫富愛慕虛榮。
別和我說剛好是那個時代愛上了球鞋,要知道那個時代可是幾乎幾大廠商最垃圾的時代(無止境的復刻圈錢|逆天的炒價|垃圾的質量,無比大的發售量以及無止境的聯名)雖然也有這個時代的經典但是那些人的鞋牆無疑基本就是韭菜牆,再過段時間基本就又是垃圾了!所謂的聯名設計大部分毫無新意出了又出,結果呢?若剛年後拿這種鞋子和人說着當年多貴多牛逼不是說這個設計多牛逼多經典,而且覺得那個時代無腦衝真傻逼!
再說說那些愛慕虛榮的人,就拿我身邊的例子來說。那時候我正值高中,學校裏盛行着一種買鞋攀比的風氣。只要你稍微有條件都會去打算入一雙球鞋,然後在學校大搖大擺互相攀比顯得自己非常拉風。更有甚者,會拿自己的球鞋借給自己的“小弟”穿,一個人帶着幾個“跟班”在學校裏招搖。
那個時代衡量球鞋好不好看的標準似乎還打上了價錢的標籤,一些人以貴爲尊以貴爲美,盲目亂衝只爲愛慕虛榮,那時候我在球鞋熱的前一年穿了一雙AJ12紅黑病倒有個同學說醜,一年後球鞋熱的時候再穿他說非常帥(真是有多搞笑就有多搞笑了)。那時候人買鞋熱衷發朋友圈 說說之類的,然後不展示球鞋長啥樣重點就是要把訂單展現給別人,讓別人看看我花了多少錢我有多RICH!
還有就是口口聲聲的熱愛結果問問且不知道Kanye是誰更別說Travis Scott了!(他們都在那個時代推出了大熱的合作鞋款)。
那個時代是真的給原本美好且相對小衆的球鞋圈嚴重抹黑!一些圈外的人除了噴擊那個時代的亂想甚至直接噴擊球鞋文化本身,只能說是醜態百出!在那個時代不僅有無腦的假愛好者,更有無腦噴的圈外人。一時間,什麼牛鬼蛇神衆生百態都展現的淋漓盡致!
如果你真想知道什麼是球鞋文化,在中國人的圈子裏我極力推薦你去看看 耘碩說鞋 這個博主,在B站抖音都有號,看看什麼是真正的球鞋文化球鞋歷史。另外說一句這老哥被澳大利亞本地的電視臺採訪的文章還上過澳大利亞小學推薦讀物,甚至在廣東高中考試的某卷子上也出現過!關於這博主都收藏了什麼樣的鞋子我就不細說了,有興趣自己去看是真的大有收穫!
在反思自己,本人也曾經陷入了球鞋熱的漩渦之中。說起爲什麼玩球鞋,我可以非常負責的和你說我僅僅只是爲了裝逼在同學間更耀眼一點,讓我有某種優越感。大概是衝了一年多後,也許是我本人對老物件有着特殊情感,再加上本人有獲取那些老鞋子的個人渠道,本人就開始收集那些老鞋子還有潮牌。後來就拓展到收集一些時裝,玩玩Vintage玩玩Archive。最主要的是我現在是真的喜歡上這些東西,而不是爲了愛慕虛榮。甚至我現在自己也會動手設計一些簡單的T恤給自己穿,開了家簡簡單單的小網店(根本沒生意就是爲了開心的)。
現在周邊的那些以前一起衝球鞋的兄弟們都沒玩這個東西了基本上就我一個人還在堅持,其實很多時候真正熱愛了會有不同的感受。
理性消費,少無腦衝一些Hype款式(大熱款),靜下心來選擇自己真正喜歡的或者是真正擁有價值的東西。若干年後掏出來還能和人說道說道當年這個設計怎麼經典,又怎麼影響現在的設計,或者這個設計在當年多麼牛逼,而不是到頭來說了是因爲當年被人割韭菜現在看來這東西確實很垃圾。
小黑盒一定要放一點圖片的話我就展示一下我的部分收藏吧(沒有炫耀的意思,別噴我,和真正的大佬比起來真的是相差十萬八千里了,只能說是一個小小愛好者):
2006年NIKE和日本一個雷鬼樂隊的聯名款:
早期的阿迪達斯科比8:
Supreme x Neighborhoodx Vans 2007 三方聯名:
銳步聯名攻殼機動隊SAC,這個就是模仿那個藍色的塔奇克瑪,這鞋子全球限量500雙是這個鞋型最稀有的一款了: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