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遊戲文化寫手的5月份都讀了些什麼書?月度讀書報告大推薦

(本文爲書籍推薦與介紹)


筆者本人的創作方向目前主要是遊戲文化與學術剖析,因此筆者需要大量閱讀人文社科等各領域的著作才能更好的給大家帶來優質的遊戲分析內容,而寫這篇文章的主要原因也是想要將其打造成一個持續月更的固定系列,每個月將筆者自己所閱讀的著作做一個簡單的介紹與個人評價,也算是一種書籍安利,希望能吸引一些讀者去閱讀,多玩遊戲,多讀書。

總覽:


2023年5月總閱讀數爲9本書,分別是末木文美士《日本宗教史》,河合隼雄《榮格心理學入門》,金文京《漢文與東亞世界》,段義孚《無邊的恐懼》,四方田犬彥《日本電影110年》,加藤週一《日本文化中的時間與空間》,戰玉冰《現代與正義:晚清民國偵探小說研究》,唐月梅《日本戲劇史》,羅伯特強森《擁抱陰影:從榮格觀點探索心靈的黑暗面》以下分別給大家介紹一下書籍內容與個人評價。

1.《日本宗教史》

本書以日本學者丸山真男的著名觀點“古層論”爲全書之奠基,以《古事記》《日本書紀》爲開端,講述了自日本繩文時代至今宗教的發展以及宗教對日本各個方面所產生的影響,剖析並且論述了日本自古代佛教,中世的神佛論,近代的基督教以及現代的國家神道教的形成原因,各個宗教的連續性以及宗教與國家權力的關係。


個人評價:


本書以較短的篇幅,通俗的語言以及大量的史實爲我們呈現了一個並不枯燥乏味的宗教史,讓筆者能夠以另一個角度去認識日本歷史的發展,可謂是日本宗教史入門作品之精品。當然,除了這部作品以外還有島薗進的《國家神道與日本人》以及谷川健一的《日本的衆神》可作爲拓展閱讀。


2.《榮格心理學入門》

此書系統且完善的講述了榮格心理學的內容架構,其以心理現象學爲開端,簡述了弗洛伊德,阿德勒與榮格之間的碰撞,而後開始系統的解釋了榮格的“心理類型“,”情結“,”無意識“,”人格面具“,“陰影”等內容,其中包含了大量的心理治療實例的分析,總結了榮格的觀點並且給出了新的思考,可謂榮格心理學入門之精品著作。

本書的作者河合隼雄自瑞士研究所取得榮格派分析師資格後,回日本撰寫了此書,其有大量實踐經驗,以及嚴格正規化的訓練,而此書並非照本宣科之教材。


個人評價:


確實是一本非常優秀的榮格心理學入門手冊,翻譯質量堪稱上等水平,但依舊有日本學者的經典東拉西扯式隨筆集寫法在裏面,經常在正文內容裏夾雜作者個人的人生經歷,不過本書的綜合質量依舊相當不錯,尤其是對“陰影”與“人格面具”部分的論述非常優秀。當然,榮格的原著作品與榮格學派的著作數量已經相當豐富,因此這本書只能是一本粗淺入門,可搭配安東尼史蒂文斯的《簡析榮格》閱讀。


3.《漢文與東亞世界》

此書爲國內引進的第一本系統介紹漢文的傳播與東亞文化圈訓讀現象的作品,此書以漢字與漢文在東亞的傳播和發展爲開端,引出了日本的訓讀文化,並引用了大量實例,系統講述了漢文,朝鮮文,日文,越南文的訓讀現象,以佛教傳入中國與日本爲開端,介紹了訓讀現象的發展歷史,打破了筆者印象中僅日本有訓讀現象的誤區,最後介紹了東亞各國的文法,文體的相似以及不同之處。

同時,此書也通過上述國家語言的發展,簡略介紹了從語言角度的發展歷史以及意識形態的變化,可以與《日本宗教史》串聯起來,引起共鳴。


個人評價:


通曉中日韓三文的韓國學者實屬不多見,這本著作質量相當不錯,可對照沈國威的《新語往還:中日近代語言交涉史》以及陳力衛的《東往東來:近代中日之間的語詞概念》一起閱讀。本書的主要問題是作者所引用和論述的參考資料極多,容易讓人看的眼花繚亂。


4.《無邊的恐懼》

 本書是美國學者段義孚老師所著的一本講述“恐懼”文化本身的歷史與表現形式的著作,探討了人們生活中可能會遇到的各種恐怖概念之間的聯繫與不同,如嬰兒恐懼、城市恐懼等,是人文主義地理學領域的一本優秀的代表作。


個人評價:


雜,亂,且更偏向社會學而不是心理學,因此並沒有從人類心理的角度進行剖析,且對流行文化的分析也基本沒有,行文格式比較跳脫,且各章之間連不到一起去,因此哪怕直接拆開只讀其中的部分章節也沒有任何問題,倒是省了不少時間。


5.《日本電影110年》

本書是一本簡要論述日本電影發展史的小書,將日本的文化傳統、電影觀念與技術的發展,以及與傳統日本藝術形式的融合與創新,乃至日本電影與東亞各國之間的聯繫進行了論述與分析,麻雀雖小五臟俱全。


個人評價:


是一本非常不錯入門小冊子,但限於篇幅問題很多電影分支都只是淺嘗輒止並沒有詳細論述,且存在部分視野狹隘與想當然的論述內容(如辯士制度部分的論述並沒有對比其他國家就得出了草率的結論),因此需要搭配閱讀佐藤忠男老師的《日本電影史》與巖崎昶老師的同名著作才能更完善的瞭解。


6.《日本文化中的時間與空間》

本書主要分析了日本文化中對時間與空間概念的認識,從文學、音樂、戲劇與美術等角度深度剖析了爲什麼日本人有着極其獨特的時空間觀念,是思想史著作的優秀作品。


個人評價:


只能說篇幅太短,很多內容只是點到爲止並沒有深入分析,但這本書依舊給筆者本人帶來不少寫作靈感與答疑解惑,作者加藤週一老師的學術水平相當之高,他的其他著作裏筆者最推薦的是《日本文學史序說》。


7.《現代與正義:晚清民國偵探小說研究》

這本書是我國學者戰玉冰老師的博士論文集,收錄了大量研究推理文學與近代中國相關的優秀論文,也在一定程度上填補了我國推理文學史領域的很多空白。


個人評價:


這本書雖然有一些推理小說作品的泄底(指劇透,推理界常用“泄底”指代)比如《莫格街兇殺案》,同時本書因爲本身是論文集的緣故,所以會不可避免的存在素材複用的問題(筆者自己的文章也喜歡這樣,確實省事)以外,本書的總體質量是相當棒的,也期待戰玉冰老師的新作《民國偵探小說史論》儘快和讀者們見面啊啊啊啊!


8.《日本戲劇史》

這本書全面敘述了日本戲劇的歷史發展軌跡,可搭配《日本電影110年》做對比閱讀,本書的作者唐月梅是著名學者葉渭渠老先生的妻子,兩人都是研究日本文化的翹楚,因此本書值得一讀。


個人評價:


給人一種濃烈的教科書味道,不知道戲劇專業的學生選修課會不會用這本書,不過本書的結構完整且層層遞進,是一本優秀的大部頭著作,遣詞造句清晰不難懂,其中本書的“能樂”到“歌舞伎”部分的論述值得一讀,也可以搭配河竹登志夫老師的《戲劇舞臺上的日本美學觀》做搭配閱讀。


9.《擁抱陰影:從榮格觀點探鎖心靈的黑暗面》

本書是臺版書,主要內容是作者羅伯特強森對榮格心理學中“陰影”這個概念作進一步的引申分析,並嘗試利用基督教思想進行拆解詳述,是一本總體質量還不錯的小書。


個人評價:


這本書的實質內容就是非常典型的基督教信徒觀念,但第二章對戀愛時所產生的陰影的分析非常不錯,有足夠的參考價值,而第三章則可看可不看,可以搭配黛比福特的《陰影:也是一種力量》與勒內基拉爾的《替罪羊》一起閱讀。


上個月的著作閱讀情況就是這樣了,其實筆者還是偷懶了幾天的,從本月開始會更進一步降低摸魚時間多讀書,給大家帶來更多的文化剖析文章,也希望大家允許筆者將這個讀書報告變成一個月更系列。


#盒友日常# #盒友雜談# #小書盒#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