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後室樓層目錄
檔案
Level 230"持續沉降"
描述
Level 230 推測爲一片以極高的速度進行着地質沉降與板塊運動的,由密集的火山噴發生成的火山灰平原,絮狀的火山灰不斷從空中飄下,密集地堆積在平原上。這裏的天空幾乎完全被火山灰集結成的煙雲遮蔽,無法辨別朝夕,但根據其間的縫隙間露出的天光的明亮程度猜測類似與前室中晴天的下午。這個亮度始終保持不變,除非上一輪火山爆發新生成的濃煙恰好擴散到頭頂,從而導致短暫的陰暗,但不至於影響正常的行動。火山灰雲漂浮的高度遠遠高於正常天空的雲層,以至於抬頭望去其透光的縫隙密集程度類似與在顯微鏡下觀察人類皮膚的紋理。
嘗試在下落的火山灰較稀薄的時候拍攝“北方”的火山,始終無法對焦。
火山位於某一方向目力所及的盡頭,稍微高於地平線,緊密地連城一排,數量無法統計。火山平時並不會噴發。亮紅色的熔岩平靜地從每一個火山口不斷流出,並用一種非均勻的速度推動整個地表向另一方向移動,這導致了造訪者會發現自己站立不動也會被一併隨之“運送”向遠方。然而我們極不建議你這麼做。這種特殊的地質運動也導致本層的範圍無法被測量。
火山灰:本樓層的地表性質詭異地脆硬而疏鬆,同時它們的結構又如同纖維般極容易相互勾連依附;但如果對其施加壓力,就很容易聚集成相對堅硬的一團。使用類似棍棒等硬物用力擊打可以保證在打擊點處擊碎這樣的團塊;如果徒手拳打,也能勉強達到效果,但表皮必定會被刺/刮傷。天空中落下的火山灰也擁有着相同的性質,這說明本層的火山灰的微觀外形比較尖銳,所以造訪時必須對五官做好防護工作。流浪者的每一步踩踏都能形成一個漏斗狀的凹坑——如果站立不動大約五分鐘,形成的凹坑半徑就能達到約1m,深度也到達膝蓋,同時落下的火山灰也會堆積至腳踝;而即使沒有踩踏,地面也會因爲不斷堆積的火山灰的壓力慢慢下沉。如果流浪者身上(尤其是頭頂、肩部和腳面上)的火山灰產生了堆積,請儘快抖落,否則由於自身的壓力會導致它們糾集成越來越大且重的團塊。同時儘量不要近距離結伴同行,避免腳下的灰質相互糾結成塊加快凹坑面積的增大。
一張Level 230天空的照片。膠捲相機在本層可以勉強使用,但磁場似乎對曝光依然造成了不小的影響。
地質運動:受到劇烈地質運動的影響,本樓層的磁場極其強大且混亂(Wifi信號極強但所有電子設備本身受到干擾幾乎無法使用),同時又無法觀測到天體,所以只能以火山爲參照物辨別方向。可以假設火山的一面爲北,整座平原都被以不均勻的、肉眼可見的速度向南推動。而“南面”的盡頭,則是平原與“對岸”擠壓碰撞的、看不到兩端的大裂谷。裂谷兩岸的地面相互猛烈碰撞後碎裂,並向碰撞產生的不規則的裂縫中塌陷。由於無法靠近(或成功靠近的人沒有機會描述),裂谷下方情況始終未知,但基於前室的知識我們推測本層的結構類似一顆行星,但由於無法確定裂谷或火山列存在兩端,所以也可能是兩端無限長的圓柱體。由於平原上的所有東西都會被推動,我們不建議在前室中無法在半小時內完成5km慢跑的人進入本樓層。另外,由於平原各處移動的速度並不均勻,所以火山灰質地的地面有可能出現因爲擠壓而相對變硬的部分,在這些部分上行走,下陷的速度相對緩慢,應當儘量這麼做。這種相對硬化往往伴隨輕微但明顯的隆起,憑藉這種特徵可以很容易地分辨並找到硬化的部分。
火山噴發:“北面”的火山偶爾會噴發,時間無法確定(通常不會超過48小時,由於磁場也影響到了計時裝置所以並不精確),而原因目前推測爲火山口的熔岩凝結過快造成了堵塞。基於這個推斷,流浪者在本層除了持續跋涉之外還要時刻觀察北方,如果目測地平線上連城一條線的亮紅色出現了斷裂,就要立刻開始尋找掩體躲避,或稍適休息準備逃亡。某個火山口噴發時,一般會炸碎支撐這一火山口周邊的山體,熔岩和碎石(體積最大可達40m³)會在平原上隨機落下。每次火山噴發,最好的應對策略是尋找上一次噴發落下的、體積較大的、尚未沉入地面的岩石,並躲在它們的南側(同時還要保持近距離短距離移動,避免壓出深坑);如果附近沒有,則儘量憑肉眼預判遠離這一輪的落石點——它們的着陸會形成量級完全不同的凹坑。值得留意的是,有可能出現大體積的條狀岩石,它們若碰巧豎直着地,則似乎能夠擊穿地表,插進更加牢固的深層。這樣的石條雖然也會緩慢沉降,但不會跟隨地表南移,所以它們的北側往往會由於地表的擠壓形成坡道,而南側則留下凹坑。這種情況的出現相當利於用於躲避下一輪落石;在平靜的時間,流浪者也可以攀上石條稍作休息。曾有人試圖探查這種石條固定方式,當挖掘深度快要到達石條末端時見到底部的灰土呈現略微溼潤的暗紅色,同時石條倒塌並開始南移。
資源:在火山噴發落下的石塊中的一些會裂開,或可以被敲碎,在裏面可能發現自然結晶或池石,另外還有可能隨機流出溫熱的杏仁水、腰果水或無規水,也有可能流出熔岩。在噴發結束後留下的熔岩凝固得很快,在其中會發現一些特殊的形狀,敲碎後可能發現打製石器。較大的條形冷卻熔岩有較低的幾率出現,敲碎後能得到“雨傘”。此外,熔岩也有可能直接凝結成火鹽,所以敲打落石時需要格外小心。
另外,有時在檢查噴發的殘留物時會發現焦黑的人形、或人類殘肢形狀的凝固熔岩,嘗試破壞後觀察斷面,其質感與火山岩相同。
實體
尚未發現任何實體,但有人聲稱曾在享受了一段相當長久到極不尋常的火山平靜期(將近10日)後見到遠處出現了成羣結隊動作僵硬的焦黑色人影走動,但大多認爲是長時間睡眠不足加上持續跋涉產生的幻覺。
據點和前哨站
由於地表持續移動以及常見的火山噴發,本層無法建立任何據點。
入口和出口
入口
- 在Level 303和Level 1127,以及Level 1566,Level 2077,Level 2781和Level 3511的沙漠中,在意識清醒且肉體完好的情況下不小心重重地摔入沙地,有可能在本層的火山灰堆中醒來,此時應該快速起身離開沙坑。
- 在Level Primal,Level 52 或Level 1807的火山腳下如果發現只容一人進入的洞穴,進入後會發現它通往上方且瀰漫着灰燼,攀爬一段時間之後會從本層的一個剛被落石砸出的凹坑中爬出。
- 在Level 44 的尼克斯峯內部如果不慎跌入熔岩,有微弱的幾率在本層一顆裂開的落石中醒來。
- 一名自稱經歷過Level 84 火山噴發的流浪者聲稱,他當時被濃重的火山灰包裹以至於他蜷縮在地上持續屏息將近6分鐘直至無法忍受,當他再次吸氣之後發現在自己在本層醒來並險些被火山灰活埋。
出口
- 在本層持續前進(一般只能向“東”或“西”)一段很長的時間後,會發現煙塵越來越濃密,繼續前進會隨機從Level 816的有害煙霧、Level 1921的一團灰燼,或者Level 1000的一場火災的濃煙中走出來。
- 在某次火山噴發的殘留物中有可能會砸出焦黑的門框形物品(沒有門板)。將它用力插在地上保持豎立,並在它陷下去之前對它做一個開門的動作(一定要足夠真實)然後走進門框,如果順利,則會來到樞紐。
- 如果你堅持向北跑了一段時間,並在一次火山噴發中不依賴掩體倖存了下來且全程絲毫沒有向“南”移動一丁點,你會在穿過一陣落石激起的濃煙後發現自己從Level 660的一臺跑步機上跳了下來。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