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炎炎,有你超甜。讓人總想要來只冰淇凌/雪糕清涼一下,如今冰淇凌/雪糕的品牌、品種、口味是越來越多,挑花了眼,價格相差更是離譜,着實讓人透心涼。從小時候五毛、一元的的冰激凌球,到現在動輒十幾元甚至幾十元、上百元的的精緻冰淇凌/雪糕,讓人感覺快樂不再這麼簡單。
中國冰淇淋/雪糕市場穩居全球第一
中國冰淇淋/雪糕規模化生產始於1926年上海海寧洋行“美女牌”棒冰。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隨着中國食品工業高速發展,外國品牌來華投資,中國冰淇淋/雪糕市場規模逐年擴大。在1997年人均年消費冰淇凌/雪糕的量爲一升,2016年人均年消費量已上漲至三升。2018年中國冰淇淋/雪糕行業的供給規模爲518萬噸,到2020年,供給規模已達到567萬噸,同比增長5.8%。2020年的中國冰淇淋/雪糕市場規模達到1470億元,如今早已超過1600億元。雖然穩居世界第一,但與西歐國家人均消費量6-8升相比還是有很大的上升空間,市場中還有許多發展機會。
國內市場分佈
從品牌來看,伊利、蒙牛、雀巢和和路雪四家龍頭企業憑藉資本優勢和品牌知名度,產品基本已經覆蓋全國,處於行業龍頭地位,目前這四家企業的冰淇淋/雪糕產品市場佔有率超過50%。
而德氏、中街、宏寶萊、天冰等企業憑藉自身在區域內的影響力形成區域強勢品牌。
也有另闢蹊徑的。類如,網紅產品鍾薛高,東北大板等,結合線上銷售成爲冰淇凌/雪糕線上銷售的領軍人物。2021與2020相比,線上銷售已然翻了三番,
東三省最愛“冬季喫冰”
夏季(6-8月)是冰淇淋/雪糕絕對的銷售旺季,在最愛囤貨過夏的省份中,前五省份爲安徽、浙江、上海、江蘇和湖南;
有17%的中國消費者即使在冬季也會購買冰淇淋/雪糕,而最愛冬季喫冰的省份則是東北三省、河北及北京。
還有39%的消費者一年四季都會購買冰淇淋/雪糕。
冰淇凌/雪糕主要的主要顧客年齡集中在13——29歲,女性更熱衷於線上購買。冰淇凌/雪糕也從單純的消暑納涼增加爲獎勵慰籍、打卡、居家零食。部分人認爲顏值與味道相比,高顏值的冰淇凌/雪糕更讓人有消費慾望。
爲什麼冰淇凌/雪糕越來越貴
- 原材料成本上升
- 勞動力成本上升
- 創新和品質提升
- 市場營銷和品牌建設
- 物流和分銷成本
這些都有可能再增加冰淇凌/雪糕的成本,但部分網紅冰淇凌/雪糕之所以賣得貴,更多是由於被賦予社交屬性、情感需求等附加值。
茅臺跨界做冰淇凌
如今,我們正在看到不同冰淇淋/雪糕品牌和產品走上升級,口味、原料輔料、造型包裝、文化理念等成爲創新的主流方向。
平價冰淇凌/雪糕仍然還受青睞
國內平價冰淇凌/雪糕需求量更大,冰淇凌/雪糕最重要的功能依然是‘喫’,因此,‘好喫’才能留住消費者。而且大部人在購買冰淇凌/雪糕的時候還是會購買有情結的冰淇凌/雪糕,就愛買綠豆沙、大紅果、老冰棍、搖搖樂之類的。
比如上一年和鍾薛高一同火的“雪蓮”,因爲“雪蓮”常年不漲價,且僅售5毛,被大夥稱爲“雪糕護衛”
最近鍾薛高也推出了平價雪糕,名爲SaSas系列,每支的價格在3.5元,據說是從包裝到味道到命名全部都是由AI自動設計打造出來的。
在未來,冰淇凌/雪糕價格可能繼續上漲,但同時也期待生產商能通過創新和提高品質來吸引消費者,而不是一味的炒作和營銷。
部分段落引用《中國冰淇淋/雪糕行業趨勢報告》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