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我的老朋友。今天是世界讀書日,讓我們來聊點不一樣的吧。
可能...你也像我一樣,已經很久很久沒有翻開一本書。
上次觸摸紙張的感覺還記得嗎?那種有點粗糙,讓手指頭有些癢的觸感。
如果它是本老書,泛黃的書頁上可能還會有時間的味道,一種紙漿混合着黴味的青草味。
那麼,爲什麼你現在變得越來越不愛讀書了呢?
我知道的。
因爲你上學很忙,工作總是要加班,還要陪伴家人、朋友。
時間好像都花在其他人身上了,那屬於你自己的時間呢?
我的時間很少,我很累,我只想躺着,安靜地刷會手機,或者乾脆什麼也不要想。
沒錯,這當然可以作爲休閒的放鬆手段,人在勞累的時候是沒辦法靜下心來讀書的。如果我們想讀書,我們需要爲自己留出時間和精力。
回到問題上來,如果我們要讀書,我們爲什麼要讀書?
爲了獲取書上的知識,爲了讓自己更聰明。爲了超越那些不讀書的人。
那萬一你看不懂某本書,那豈不是沒法更聰明瞭?如果實在看不懂怎麼辦?
那就一直看,看到懂爲止,天道酬勤。
這樣的閱讀方式,你真的享受其中了嗎,會不會把一切交給時間會比較好?
強迫自己讀書確實是種糟糕的體驗,很多時候由於年齡與閱歷有限,無法理解作者的意圖。
我讀過加西亞的《百年孤獨》兩三遍,始終無法理解爲什麼這個家族是孤獨的。而且我分不清家族裏各個名字相似的人,甚至在閱讀時做了一份家族譜系表來讓自己分清誰是誰。
李澤厚的《美的歷程》,在唸高中時被班主任強行要求每週讀一章,還要完成書評。那簡直是讓人硬着頭皮寫的作業,因爲有些地方實在看不懂,只能寫些不知所云的評論。
那你在閱讀過程中,是否有所得?
不能說沒有吧。
《百年孤獨》裏的某代家族患上失眠症,他們整夜睡不着覺,並且很快因睡眠短缺而開始失憶。最開始,他們試圖用標籤來回憶,但很快,他們連文字也遺忘了。
或許這不算有所得,我只是對此感到印象深刻。如果我準備寫小說,說不定也會安排某個角色得上這種特殊的病症。
有沒有你比較喜歡的作品?
我最喜歡的作品是《亂世佳人》,其中堅韌的女主角斯嘉麗讓我尤爲喜歡。
在初次讀加繆的《局外人》時,也有種靈魂被擊中的快感。
也就是說,其實你也會在書裏尋求認同和精神力量?
沒辦法,現在的人普遍心理壓力都比較大。
我偶爾也會讀些心理學相關的書籍來“清空”自己,重尋平靜。
如果只是作爲娛樂方式,閱讀跟音樂、遊戲和電影等並無二致。但閱讀的獨特之處在於它的載體是文字,而人類則是極其善於想象的物種。
通過文字,我們可以身臨其境地體驗另一種生活,於是便知道,“啊,其實我並不是很嚮往這樣的生活!看來它也有很多的缺點。”
閱讀可以促進我們的思考和創造力。接觸各種人物和情節,可以更好地理解人類的行爲和思考方式,進而更深刻地理解人性並釐清其中的善與惡。
隨着對世界的認知構築越發穩定,我們纔不會被浮躁的社會風氣所擁簇。
在這個特殊的日子,靜下心來,翻開那本你一直很想讀,卻一直沒讀的書吧。
知識,就是力量!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