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做了款叫WLB的遊戲,來拆穿WLB的謊言

如果,公司把工作徹底包裝成一款遊戲:

沒有工資,只有積分、稱號、排行榜……

你會不會反而心甘情願地去卷呢?

大家好,我是遊戲《Work Life Balance》的作者海膽。

今天想和大家分享一些創作初期的靈感來源。

製作遊戲的念頭,萌芽於我因過度工作而生病休職的那段時期。

在生活的混沌中,一個問題反覆浮現:

“人到底是爲了工作而活,還是爲了生活而活?”

=====

🌱 當“打工”變成遊戲

有一次,我和朋友聊到一個現象:

爲什麼遊戲裏枯燥的“肝”任務我們能接受,換成工作就難以忍受?

我們不禁想,如果未來公司把工作也包裝成遊戲,用積分和稱號代替工資,我們會不會也心甘情願地努力,甚至願意反過來付費……?

這個有點諷刺的設想,成了遊戲中“工作被包裝成遊戲”世界觀的雛形。

-----

💡 WLB是一個溫柔的僞命題

遊戲標題的“WLB”其實是個陷阱。

靈感來自博主Masood Boomgaard在視頻中的一句話:

“Work和Life本來就不該Balance,因爲生活遠比工作重要多了。”

這句話像一盆冰水澆醒了當時痛苦的我。

所謂的“平衡”,像是現代社會給打工人的一個美好謊言。

這也解釋了爲什麼遊戲名爲《Work Life Balance》,內核卻是反烏托邦。

我們真正需要的或許不是平衡,而是能自己掌控生活的自由。

-----

🎭 前司的餅,又大又圓

有玩家提到遊戲裏的“學習會”和《周處除三害》有點像(其實我還沒看過,之後會去補課)。

但這個設定的靈感,其實更多來源於我對前司的感受。

那並非一家黑心公司。相反,它提供美好的願景,團隊團結友愛,領導也表示關心,一切穩中向好……

但這種“關心”是冰冷的。他們關心的不是你作爲“人”的喜怒哀樂,而是你作爲“耗材”的數據指標。

-----

🎬 《黑鏡》式的荒誕

關於遊戲的真結局,我希望在引發思考的同時,帶有一絲黑色幽默的諷刺感。

在這方面,《黑鏡》S1E2的結局給了我很多啓發。

=====

以上就是《Work Life Balance》的一些主要靈感碎片。

如果你已經玩過遊戲,希望這些分享能讓你對世界觀有更深的理解。

如果還沒玩過但對這些想法感興趣,也歡迎試試Demo試玩版!

很期待聽到大家的感想與反饋!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