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們,不知道你們有沒有過這樣的經歷,精心準備的方案被領導頻頻點頭肯定,或是鼓起勇氣發的作品被心儀的大V轉發點贊。
這時候,你心裏一定會暗喜:“終於得到了大佬的青睞!”
又或者,追更的UP主突然在視頻裏用了你投稿的梗,那種被“翻牌”的感覺,簡直像中了彩票一樣。
哎,等等。我們常說“受到青睞”,但你想過沒有,爲什麼這種賞識要叫“青眼”或“青睞”?這跟眼睛的顏色有什麼關係?難道古人的眼睛真能變色嗎?
哈哈,這背後可不是什麼美瞳特效,而是一段來自魏晉時期,名士阮籍的“眼神殺”傳奇。且聽我慢慢道來~
這個故事記載在《晉書·阮籍傳》裏。
阮籍,就是著名的魏晉“竹林七賢”裏的C位人物,是個性情非常真實的人。他有一套著名的“眼睛語言系統”。
當他遇到志同道合、欣賞的人,他會正眼相看,露出黑色的眼珠(青,即黑色),這就是“青眼”或“青睞”,表示喜愛和尊重。
當他遇到那些虛僞的禮法之士、看不慣的俗人,他就會翻起白眼,只露出眼白,這就是“白眼”,表示不屑與厭惡。
最經典的一次,是他的侄子阮咸要結婚,他本來不想去,後來聽說新娘很有才華,還是去了。結果在現場,他發現滿座都是虛情假意的賓客,於是當場就開啓了“白眼模式”,搞得氣氛十分尷尬。直到他看到名士嵇康提着酒、抱着琴而來,才大喜,瞬間“白眼”翻回“青眼”,熱情相迎。
你看,這不就是古代版的“點贊”和“拉黑”嗎?用眼神就能精準表達態度,阮籍可以說是“表情管理”的鼻祖了!
那麼,“青眼”怎麼又變成了“青睞”呢?
關鍵在這個“睞”字。它的本義是瞳仁不正,用眼角的餘光看人。後來引申爲顧念、注視。
所以,“青”+“睞”,意思就加倍了,不僅用黑眼珠正眼看你,目光還一直追隨着你,包含着欣賞與眷顧。這個詞組,把那種受到重視、被另眼相看的感覺,描繪得淋漓盡致。
在現代社會,我們當然不會像阮籍那樣直接對人翻白眼(除非在表情包裏哈),但“青睞”這個詞的生命力卻越來越強。
因爲它代表的,不是一種普通的“看見”,而是一種發自內心的、稀缺的認可。
在職場,它可能是老闆對你能力的真正賞識,而非客套的表揚。
在社交中,它可能是知己好友對你的深刻理解,而非泛泛之交的寒暄。
在追星時,它可能是偶像對你真誠支持的一次回應,而非那種流程化的互動。
所以,當我們說“希望得到您的青睞”時,我們渴望的,其實是對方拋開客套和偏見後,那份真誠的、基於價值的肯定。
在這個信息過載、注意力稀缺的時代,我們的“關注”本身已經成爲一種珍貴的資源。我們輕易地“刷過”,卻很少“凝視”;我們隨意地“點贊”,卻很少“青睞”。
所以,下次當你使用“青睞”這個詞時,心裏可以帶着這份源自魏晉的風骨。它不僅僅是一個表示喜歡的詞,更是在說,真誠的眼光,自有千鈞之力。
最後我想說,願你的“青眼”,能識別並投向那些真正有價值的事物與靈魂;同時,也願你能持續精進,配得上他人那份珍貴的“青睞”。真正的賞識,從來不是討好而來,而是靠自身的閃光吸引而至。
![]()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