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被洗腦了怎麼辦!上午痛哭下午蹦迪,女子培訓後性情大變

今年2月,貴陽的吳先生反映,他的一位親人自從參加一個神祕的領導力培訓後,整個人完全變了樣,不僅工作消極,對家庭和子女也疏於照顧。

這件事情說到底根本就和領導力沒半毛錢關係,純粹是鑽了成年人對失控人生的焦慮感和對身份認同的極度渴求的空子

本質上玩的是心理操控,並且高度復刻某些早期直銷洗腦以及封閉式傳銷的話術結構:

第一步,製造封閉環境;第二步,瓦解個體邊界;第三步,建立情感依賴;第四步,誘導拉人頭。

我來分析一下爲什麼學員參加之後會性情大變?

關鍵在於課程設計刻意製造了情感依賴閉環

第一天讓你暴露隱私,表面說是減少盲區,開發潛能,實際上是利用你的羞恥感去摧毀你的心理防線,正常人不會隨便對陌生人講婚姻矛盾、職場困境,但一旦在羣體壓力下被迫開口,就會產生一種扭曲的“我已經暴露了,只能跟着走下去”的沉沒成本心理,教練再適時說一句“你能坦誠,說明你有領導潛質”,立馬把羞辱包裝成嘉獎,這招叫痛苦賦能,讓你覺得越難受越高級。

第二天逼你哭訴創傷,經歷情緒過山車,上午讓你哭到崩潰,下午突然放音樂蹦迪,這是在製造認知混亂。 人在極度悲傷後,大腦會本能尋求多巴胺補償,這時候燈光一暗、節奏一起,集體舞動帶來的短暫亢奮,會被誤認爲是突破自我獲得了新生。實際上,這只是生理層面的情緒代償,跟喝醉後覺得自己能拯救世界沒區別

這一套流程下來,人的心理防線就崩了,人在極度情緒波動時,大腦前額葉(負責理性判斷)功能會被抑制,這時候教練說什麼,學員都容易照單全收,想象一下,彼時的你處於高度情感脆弱狀態,既害怕回到現實(畢竟家裏還有房貸孩子),又渴望延續那種被看見、被肯定的虛假歸屬感,看到那個鼓動手舞足蹈的教練喊着:“真正的蛻變纔剛開始,你還在等什麼?”

立馬就可能掏錢了,因爲教練在這些學員眼裏搖身一變就成了救世主形象,不覺得他是在賣課,反而覺得他給予恩賜與啓蒙,因此,有近一半學員當場續費了。

至於之所以有些人像變了一樣,工作不上心、家庭不顧,還拼命拉人入夥,這恰恰說明培訓已經完成了它的核心目標:切斷學員與原有社會支持系統的聯繫,建立對組織的絕對忠誠

因爲這類機構特別鼓勵學員清理負能量關係,會暗示家人朋友不理解你、拖累你,一旦你開始疏遠親友,就等於主動走進了信息繭房,再想清醒就難了。

有人覺得自己不會上鉤,但從你去接受所謂領導力的課程的時候,就已經有可能被洗腦,現在的普通人對被認同感的渴求太高了,高到成了漏洞,尤其是職場裏做到中年上下,既沒熬成高管也沒混成小透明的那一批人,最容易動搖,領導力對他們來說,可能不單純是一個能力描述,更像是身份跳脫,他們覺得只要有了領導者的姿態,就不需要再當螺絲釘了,能站出來說話、被別人追隨、被社會另眼看待。

如果家人要是已經被這東西拉過去了怎麼辦?

千萬別一開始硬懟說她被洗了腦子,這是人性弱點,不是智商問題

很多案例裏面,都是家裏越阻止,對方越不聽,反而越瘋狂投入進去,前面已經說過原因了,ta們現在的信念是:我過去錯,我現在正在重建正確的人生。

一旦否定課程也就是去否定ta追求的重建結果,相當於否定了她現階段的存在價值。

正確做法是先重建情感連接,比如可以說:看你最近很累,是不是壓力太大了?我們聊聊你到底想要什麼。

重點是幫ta意識到:你現在的狀態,真的離你最初的目標更近了嗎?當初報班是爲了升職加薪,現在工作反而搞砸了;想提升自信,結果連孩子家長會都不去了。

得從她自己的動機出發重新解釋,什麼叫真實的領導力,而不僅是替她在嘴上拆穿一場騙局就完事了,ta想獲得的是存在意義,而非知識體系本身

認清了這一點,才能引導她在現實中找到更安全的逃脫出口。

這類培訓能盛行,反映的是職場教育的巨大真空,正規商學院MBA動輒幾十萬,企業內訓又往往流於形式,普通人想系統學管理無門。

於是這些野雞機構趁虛而入,用廉價的情緒操控冒充能力提升。

但真正的領導力從來不在口號裏,而在解決具體問題的過程中,ta們只是沒有受到過這方面教育。

因此,這事絕不僅是誰家出了個傻老婆、孩子哭、父母無奈的家庭事故那麼簡單,它是結構性職場教育長期缺失後催生的行爲補償裝置,只不過有些人買了健身卡算清醒自救,有些人砸進幾萬學費幻想蛻變,其實都是情緒消費罷了。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