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LC顆粒固態硬盤或許纔是未來?

關於QLC與TLC的具體區別,各位老哥可以移步,噩夢飄雷大佬的文章,介紹的非常詳細。

簡單來說:目前百分之九十九的QLC固態硬盤都不值得原價購買,原因聽我下文分析

近期硬盤成本翻倍的漲價,各家廠商也趁機推出了旗下的QLC顆粒硬盤型號,來給市場做脫敏訓練,試探一下用戶的底線,例如鎧俠新品 SF10,價格還跟着TLC顆粒硬盤一起水漲船高,實屬有些下作

鎧俠新品SF10

通過TBW(總寫入字節數,可以理解爲理論壽命,下文同)推算,以及京東標籤可得知是QLC顆粒

價格也並不美麗,對比SD10、雖然升級成爲了PCIe4.0*4的全速硬盤(遊戲體感並不明顯),但是TBW更短,只便宜一點點

SF10價格

SD10價格

TBW縮短了近一半,其中利弊要兄弟們自己平衡了

之前閃迪(前西部數據,後文用SN代替)也推出了 SN 5000“迭代版 ”——SN5100

同樣的操作,升級PCIe4.0*4,顆粒替換成QLC,TBW大幅縮減,曾經兩個GEN4原廠顆粒守門員,都迎來了同樣的命運。而鎂光、海力士,以及其他封裝廠也有向QLC倒戈之勢,像宏碁GM6是宏碁GM7的QLC版本:

佰維NV7200是NV7400的QLC版本:

佰維就是宏碁封裝廠,NV7400可以看作GM7的換皮

這不僅讓人發出疑問:爲什麼廠商都這麼癡迷於QLC顆粒?

對廠商來說:

QLC顆粒造價更低,更有發展前景,企業用戶也並不在意這個(他們會使用RAID陣列和冗餘備份來保證數據安全,同時QLC價格更低,適合大量採購,反過來也可以推動生產廠商技術進步、及產能提升,再反哺自己)

對他們來說QLC就是未來,遲早有一天會取代TLC,如同硬盤發展史一樣,不停的被後浪拍在沙灘上

因此廠商纔要一直試探市場的容忍度,進行服從性測試,包括給渠道商,整機商大量出貨,價格稍稍比TLC便宜些,來換取知名度,等到QLC佔據主流,市場上充滿了使用QLC的筆記本,整機,甚至手機,然後再漲價收割,那個時候只能用原來買TLC的錢買QLC硬盤

截圖來自B站UP HOMOLAB

但對普通用戶來說,QLC固態TBW一般會減半,而價格卻並沒有減半,雖說不一定能用到壽命耗盡的那天,但也有些得不償失,而且緩外速度極差,如同大號U盤:

截圖來自B站UP DIY阿鹿君

加之QLC現在基本上都宣傳自己是全速盤,也有不少原廠品牌型號。而很多萌新只看速度、品牌和容量,自用的時候就可能會不小心購入,這就是廠商想看到的:

從長久來看TLC會被QLC取代幾乎是無法避免的事實,我們普通消費者能做的只能延緩這個週期,從自己不買開始,用自己的鈔票化作選票,告訴廠商普通玩家真正需要什麼,QLC也並非一無是處,若它價格對半砍,用來當倉儲盤是非常不錯的,那也符合QLC的定位,沒有垃圾產品,只有垃圾價格!

不講玄學參數,只聊真實體驗!這裏是爲萌新科普的開關芝士,我是菠蘿

歡迎你點贊關注我,將爲廣大萌新科普更多芝士!

往期文章

9950X3D+5090夜神+BO400整機分享!

賣臺電腦商家能賺多少錢?來扒一扒整機“內幕”

6998元性價比整機方案,9070GRE暢玩4K遊戲!

9800X3D+滿血5090夜神+P602整機分享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