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錘40K|陣營聚焦——白色疤痕:草原之風與星辰狂飆

“我們的忠誠不屬於泰拉或某個戰帥,而是屬於腳下的草原與頭頂的星辰。”

——在平息“劍刃風暴號叛變”後,可汗以這句話重塑軍團的文化認同。

“每道傷疤都是一首戰歌,吟唱着‘我曾直面死亡,卻比它更鋒利’。”

——源自白色疤痕《斯卡洛斯經書》的箴言

“混沌給你的枷鎖,不過是另一種形式的牢籠。而我們,永遠奔馳在自己選擇的道路上。”

——可汗在卡利厄姆星門之戰中對莫塔裏安的批判

“如果你能看見我們,危險纔剛剛開始;若只能聽見我們的笑聲,死亡已在咫尺。”

——白色疤痕

白色疤痕奪回星港

  在第41個千年的黑暗銀河中,人類帝國的星際戰士是對抗混沌與異形的堅盾利刃。其中,第五軍團“白色疤痕”以其植根於遊牧文明的獨特氣質、冠絕銀河的機動戰術還有無比堅定的帝國忠誠,成爲傳奇中的異類。

戰鬥中的白色疤痕

  他們既是草原部落的精神繼承者,也是駕馭星辰的狂飆戰士,將喬格里斯的風沙與帝皇的光輝鐫刻在每一場戰役的豐碑之上。

 

一、母星基石:喬格里斯的草原烙印

 

  白色疤痕的靈魂誕生於遙遠而美麗的封建草原世界——喬格里斯(Chogoris)。這顆星球被無垠的草原覆蓋,夏季的酷熱乾旱與冬季凜冽寒風交替肆虐,頻繁的沙塵暴塑造了土地的粗獷肌理,也錘鍊了世代在此生存的人類。部落制是切格里斯的社會核心,“強者爲尊”的法則貫穿於資源分配與權力傳承的每一個環節,決鬥與角力不僅是競技方式,更是榮譽與地位的試金石。

 

草原星球“喬格里斯”

  弓箭文化深深嵌入了喬格里斯的基因裏。居民用堅韌的木材結合獸筋骨料打造弓箭,這些弓箭既是狩獵謀生的工具,也是戰爭制勝的利器,更在祭祀儀式中承載着對自然與神靈的敬畏。

  帶倒鉤的狩獵箭頭與用於衝鋒的重型箭頭,彰顯着這個文明對工具實用性的極致追求。這種遊牧生活所孕育的堅韌、團結還有對速度的本能敏感,爲白色疤痕軍團的精神內核埋下了最初的種子。

 

  正是在這樣的土地上,第五軍團的基因原體察合臺·可汗(Jaghatai Khan)開啓了傳奇人生。他的降生被視爲神賜,幼年流落荒野時曾憑智慧與勇氣抵禦狼羣,用樹枝製作武器求生;少年時期目睹雄鷹捕獵的精準與迅猛,由此萌生了“速度與精準結合”的戰術雛形。

察合臺可汗

  在養父遇害後,他以雷霆手段踏上覆仇之路:製造假外敵騷動分散敵軍,再於山谷設伏殲滅主力,最終平定草原混亂,被推舉爲達爾坎部落領袖。通過打破部族隔閡、任人唯賢,察合臺建立起統一的草原帝國,成爲喬格里斯的“冰藍天穹之主”

 

基因之父:察合臺·可汗的精神傳承

 

  作爲帝皇創造的二十位基因原體之一,察合臺·可汗的特質深刻塑造了白色疤痕的軍團性格。這位原體兼具戰士的勇猛與學者的智慧:他熱衷研讀被征服文明的文獻,從異星曆史中汲取戰略靈感,卻始終保持着遊牧民族的純粹與不羈。

可汗畫像

  在與帝皇重逢前,他已對集權統治陷入迷茫,而帝皇提出的大遠征宏大目標,爲他的雄心找到了更廣闊的舞臺——征服銀河,將秩序帶給混亂的星辰。

 

可汗大戰獸人

察合臺的軍事理念顛覆了傳統的戰爭思維。他摒棄“蠻力對抗”與“固守防禦”的慣性,將切格里斯草原的遊擊智慧昇華爲系統化戰術體系

  核心便是“打得快、打得準”:以速度壓縮敵人反應時間,以精準打擊摧毀其核心戰力。這種理念延伸至裝備改造:他不滿帝國制式裝備的僵化,命令技術軍士將戰列艦改造成高機動突擊平臺,讓重型戰艦擁有輕型巡洋艦的轉向速度,令敵人猝不及防。

 

全軍突擊

  在原體兄弟中,察合臺始終保持着微妙的疏離,僅與荷魯斯、聖吉列斯和馬格努斯關係較近,尤其與後者因對知識與靈能的共同追求結爲密友。這種孤高氣質也投射到軍團文化中——白色疤痕始終以“帝皇與可汗的子嗣”自居,既堅守帝國信仰,又保留着草原部落的獨立品格。

 

  荷魯斯叛亂期間,察合臺的抉擇奠定了白色疤痕的忠誠底色,他率軍團星夜馳援忠誠派,於太陽系外圍以游擊戰術持續截擊叛軍補給線,極大緩解了泰拉圍城的壓力。

  地面戰場上,他直面升格爲惡魔王子的莫塔裏安,以“激怒敵人使其狂亂”的戰術,最終以傷換傷將對手放逐,用行動詮釋了對混沌的絕不妥協。叛亂結束後,這位原體深入網道追擊殘餘敵人,從此杳無音訊,但“冰藍天穹之主”的傳說與他的戰術遺產,始終指引着白色疤痕前行。

 

對戰莫塔裏安

二、軍團特質:從儀式到戰術的遊牧基因

 

(一)文化符號與入團儀式

 

  白色疤痕的軍團標識深深植根於切格里斯傳統。他們的動力甲以白色爲基底,輔以紅色閃電紋章,既象徵着草原的風雪,也代表着突襲的迅捷。

  左側肩甲的戰團標誌與膝蓋甲的紅色閃電,成爲戰場上辨識度極高的符號。更具象徵意義的是“白色疤痕”之名的由來——在察合臺統一軍團的“流血儀式”中,五萬名戰士親手在身上留下疤痕,以此立誓堅守部落榮譽與兄弟情誼,這道疤痕成爲每個成員的精神圖騰。

 

  軍團保留着濃厚的遊牧文化儀式:戰鬥前的呼麥吟唱、馬頭琴演奏,既是士氣的凝聚,也是對母星傳統的致敬。戰士們以“爲了可汗與帝皇!”爲戰吼,將基因原體的意志與帝國信仰融爲一體。這種文化傳承並非僵化的復古,而是形成了獨特的凝聚力——即便在第41個千年,白色疤痕仍堅持從切格里斯招募新兵,以確保草原精神的純粹性。

 

可汗和軍團士兵

(二)組織架構:部落傳統與軍團紀律的融合

  白色疤痕的組織體系將切格里斯的部落制度與星際戰士的軍事紀律完美融合,形成以"忠誠紐帶"而非教條維繫的戰鬥集體。這種架構既保留了遊牧文明的靈活特質,又確保了跨星域作戰的協同效率。

1.核心指揮體系

大汗(Great Khan):戰團的絕對領袖,繼承察合臺·可汗的權威與稱號,居住在喬格里斯可汗木·喀特山的泉州宮中,既是軍事統帥也是精神象徵。現任大汗科'薩洛汗(Kor'sarro Khan)延續了原體的戰術風格,以深入敵境的突襲作戰聞名。

部落議會(Khan Council):由各兄弟會領袖(相當於其他戰團的連長)組成,每個成員均以"可汗"爲尊稱,定期召開議事會制定戰略。議會決策遵循"強者建言"傳統,允許低階戰士因卓越戰功參與討論,體現了切格里斯"任人唯賢"的遺風。

無紀檢部隊的特殊管理:與大多數戰團不同,白色疤痕從未設立監察領使或紀檢官等執法單位。他們依靠部落式的集體榮譽感和對可汗、帝皇的雙重忠誠維持紀律,幾乎無內部糾紛記錄,成爲帝國軍紀的特例。

2.基礎作戰編制:兄弟會(Brotherhoods)

  戰團以"兄弟會"替代聖典戰團的"連隊",每個兄弟會均有獨特專長與文化標識,名稱多源自切格里斯的自然意象或英雄傳說,編制規模略小於標準連隊,更適配高機動作戰需求:

1. 矛鋒兄弟會(Spearpoint Brotherhood):第一連,由身着古老型號動力甲的老兵組成,被稱爲"可汗的利刃"。他們極少整建制部署,通常以小隊形式嵌入其他兄弟會,在關鍵戰役中執行破局任務。

2. 火拳兄弟會(Firefist Brotherhood):第二連,名稱源自切格里斯"火焰之口取晶"的成年儀式,以高速突擊見長,常與第六、七、八連協同執行縱深穿插任務。

3. 雄鷹兄弟會(Eagle Brotherhood):第三連,由狩獵大師直接指揮,專長於獵殺敵方指揮官與關鍵目標,戰術靈感源自察合臺幼年觀察的鷹擊捕獵場景。

4. 彎刃兄弟會(Tulwar Brotherhood):第四連,專注於近身格鬥,全員配備高加索雙刃短劍與彎刃鏈鋸劍,格鬥技巧延續了切格里斯騎兵的劈砍傳統。

衝鋒的白色疤痕士兵

5. 風暴之怒兄弟會(Stormwrath Brotherhood):第五連,唯一深度協同靈能單位的作戰兄弟會,藉助風暴先知的靈能隱蔽行軍,配備大量旋風導彈車提供火力支援。

風暴先知

6. 鷹眼兄弟會(Hawkseye Brotherhood):第六連負責裝甲運輸與戰術投送,改裝的蘭德速攻艇可在複雜地形快速部署仲裁者小隊。

7. 平原潛獵者兄弟會(Plainstalker Brotherhood):第七連,戰團核心空戰單位,裝備改裝版風暴鴉炮艇與 攔截機,擅長空中偵察與精準轟炸。

8. 血騎兄弟會(Bloodrider Brotherhood):第八連,以"血騎手"爲核心戰力,全員配備噴氣摩托,是"打了就跑"戰術的極致體現。

騎着摩托的白色疤痕戰士

9. 風暴之雷兄弟會(Stormbolt Brotherhood):第九連,戰團唯一的重型火力單位,配備輕量化改造的毀滅者與獄爆者小隊,火力輸出與機動能力達到精妙平衡。

10. 風語者兄弟會(Windspeaker Brotherhood):第十連,專職偵察部隊,融合傳統偵察兵與先鋒星際戰士的職能,其情報網絡被稱爲"草原之眼"。

一名偵查士兵

3.特殊職能單位

- 風暴先知(Stormseers):替代傳統智庫的靈能單位,既是靈能戰士也是精神領袖。他們擅長操控電磁風暴遮蔽戰場,同時通過呼麥吟唱傳遞命令、鼓舞士氣,其角色延續了切格里斯部落薩滿的傳統。

知名風暴先知“也速該”

- 鐵可汗(Iron Khans):負責裝備維護與改造的技術軍士,精通將帝國制式裝備輕量化改造,例如爲爆彈步槍加裝減震組件以適配高速機動射擊。

白色疤痕技術軍士

- 烏漢·索爾班(Uhaan Solban):被稱爲"曉星與晚庚的守護者"的無畏機甲乘員,在白色疤痕中地位特殊。由於戰團信奉"死亡即靈魂自由"的哲學,無畏機甲被視爲"永恆監禁",僅有最偉大的英雄才會接受這種存續方式,且由藥劑師與鐵可汗祕密維護。

白色疤痕無畏

4.核心戰術理念

察合臺·可汗將草原狩獵的智慧昇華爲軍事哲學,其核心可概括爲"三快原則":

1. 偵察快:以風語者兄弟會爲前導,結合偵察機與地面斥候,在72小時內完成戰區全域偵察,繪製"機動路線圖"。

2. 打擊快:集中血騎、火拳等突擊單位,以超過敵軍反應速度3倍的節奏實施多點突襲,重點打擊指揮中樞與補給線。

3. 脫離快:一擊得手後立即沿預設路線撤離,避免與敵軍主力糾纏,爲下一次突襲保留戰力。

摩托快速突擊

  這種理念在大遠征時期得到充分驗證,白色疤痕作爲先遣部隊,常深入未知星域以游擊戰術削弱敵人,爲後續軍團開闢道路。

5.經典的戰術範式

1. 死亡之環(Ring of Death):源自可汗谷戰役的包圍戰術,由多個噴氣摩托小隊以環形陣形穿插敵軍,逐步壓縮包圍圈,將敵人驅趕到預設殲滅區。該戰術在對抗巴拉丁帝國重裝步兵時首戰成名,如今仍是對付密集集羣敵人的首選戰法 。

噴氣摩托小隊

2. 沙漠穿襲(Desert Thrust):借鑑察合臺穿越庫滋爾·泉沙漠的經典戰例,由風暴先知以靈能遮蔽行蹤,主力部隊通過敵軍認爲"不可逾越"的惡劣地形,實施後方突襲。在對抗泰倫蟲族時,該戰術曾成功摧毀蟲巢艦隊的前進基地。

一名原鑄白色疤痕星際戰士

3. 補給絞殺(Supply Strangulation):以鷹眼兄弟會的速攻艇小隊反覆伏擊敵軍運輸隊,配合風暴之怒兄弟會的導彈打擊,切斷敵方後勤。克拉汗戰役中,此戰術使敵軍在7天內因斷糧陷入崩潰,白色疤痕最終以傷亡不足百人的代價殲滅三萬敵軍。

4. 心理震懾(Psychological Shock):戰鬥前以馬頭琴演奏與呼麥吟唱製造壓迫感,衝鋒時高喊"爲了可汗與帝皇!"的戰吼,配合閃電紋章帶來的視覺衝擊,摧毀敵軍抵抗意志。對混沌叛軍作戰時,這種震懾效果尤爲顯著。

爲了可汗!

6.戰術適配與裝備改造

白色疤痕的裝備體系完全服務於機動戰術,其改造理念源自察合臺對帝國僵化裝備的革新要求:

載具輕量化:將蘭德速攻艇的裝甲厚度削減30%,換裝更大功率的引擎,使其速度提升至標準型號的1.5倍;風暴鴉炮艇加裝額外的燃料箱與干擾彈發射器,延長續航與生存能力。

白色疤痕款蘭德攻速艇

艦船機動化:主力戰列艦拆除部分宏炮,改造轉向系統,使其具備輕型巡洋艦的機動能力,可執行"跳幫突襲-脫離"的太空遊擊戰術。

單兵裝備特化:鏈鋸劍被設計爲彎刀造型,貼合騎兵劈砍習慣;爆彈手槍加裝戰術繩,便於高速機動中單手操作;動力甲表面刻有流線型紋路,既降低空氣阻力,又象徵喬格里斯的草原之風。

彎刀鏈鋸劍

三、特色單位和武器

1. 怯薛衛隊(Keshig)

- 金怯薛(Golden Keshig)

 作爲戰團的精英摩托部隊,成員均爲最優秀的騎手,駕駛沙姆希爾式噴氣摩托(Shamshir Jetbike)以“隨機”軌跡包圍敵人,再以名爲 扎奧(Zao)的動力長矛發動致命衝鋒。這種戰術被稱爲“風暴食屍鬼”,能在瞬間撕裂敵方陣型,尤其擅長瓦解敵方指揮中樞。他們的動力長矛杆長兩米,末端爲單刃彎刀,既能穿刺裝甲又能橫掃步兵,與摩托的高速結合後形成“移動絞肉機”效果。

黃金怯薛

噴氣摩托

- 黑怯薛(Black Keshig)

  裝備黑色終結者裝甲的攻堅部隊,手持哈拉什長刀(Kharash Greatblade),專爲高強度近戰設計。他們常作爲先鋒突破敵方防線,以厚重裝甲承受火力,爲後續部隊開闢通道。黑怯薛成員若能在戰役中倖存,將被視爲榮耀的象徵,可重返原部隊或晉升至更高級別。

黑怯薛

2. 偵察部隊(Scouts)

  第十連的風語者是戰團的"眼睛與耳朵",其訓練融合了喬格里斯獵人的追蹤技巧與帝國偵察兵的戰術素養。他們配備消音爆彈槍與多功能偵測儀,可在極端環境下潛伏72小時而不暴露行蹤。

  風語者的獨特之處在於"環境協同"能力:通過分析風向、地形甚至星體位置,爲主力部隊規劃最優機動路線。在對抗黑暗靈族的戰鬥中,風語者藉助星雲遮蔽,成功定位敵軍的掠奪者艦隊,爲平原潛獵者兄弟會的空襲提供了精準座標。

3.核心突擊單位:血騎手(Blood Riders)

  作爲戰團的標誌性單位,血騎手是"速度即力量"理念的終極體現。成員均從切格里斯草原的頂尖騎手選拔而來,經過數年噴氣摩托訓練才能正式入列。他們配備改裝型Mark X動力甲,甲冑繪有紅色閃電紋與部落圖騰,手持加裝瞄準鏡的爆彈步槍與彎刃鏈鋸劍,可在時速300公里的機動中精準射擊。

  在戰鬥中,血騎手通常以10人小隊爲單位,實施"蜂羣突擊":多個小隊從不同方向高速穿插,以爆彈步槍進行點射壓制,接近後用鏈鋸劍劈砍,完成攻擊後立即分散撤離。荷魯斯叛亂期間,血騎手小隊曾創下單日摧毀12輛叛軍蘭德掠奪者的紀錄。

4.靈能支援:風暴先知戰鬥小隊(Stormseer Coven)

  由12名風暴先知組成的戰隊是戰術實施的"隱形引擎"。他們不僅能操控電磁風暴干擾敵軍通訊,還能通過靈能網絡實時傳遞戰場信息,使分散的兄弟會形成作戰合力。

風暴先知衝鋒

 風暴先知的靈能運用極具部落特色:以呼麥聲波強化靈能效果,通過特定的手勢與吟唱激活不同能力——"風之遮蔽"可隱匿整支突擊部隊,"雷之裁決"能精準打擊敵方重裝備。在對付混沌巫師時,他們的"淨化之風"靈能可有效驅散亞空間能量。

5.空中利刃:風暴鴉突擊集羣(Storm Raven Assault Cluster)

  隸屬於平原潛獵者兄弟會的突擊集羣,由4架風暴鴉炮艇與2架攔截機組成,是實施"垂直突襲"的核心力量。每架風暴鴉均經過鐵可汗的特殊改造,可搭載8名血騎手與1輛輕型攻擊摩托,艙門加裝重爆彈炮塔提供掩護火力。

風暴鴉炮艇

  在空降作戰中,集羣先以攔截機清除防空火力,風暴鴉隨即以俯衝姿態投放血騎手,完成投送後立即轉爲火力支援平臺,用導彈摧毀敵軍裝甲目標。這種"投送-支援"一體化模式,使白色疤痕具備了跨星球快速打擊能力。

6.特殊支援:鐵可汗維修小隊(Iron Khan Maintenance Team)

  由3名鐵可汗與10名機僕組成的小隊,是保障部隊持續作戰的關鍵。他們配備便攜式維修工具與機動工坊,可在戰場快速修復受損的噴氣摩托與速攻艇

  鐵可汗的獨特技能在於"戰場改裝":能根據實時戰況爲裝備加裝臨時組件——在對抗獸人時,爲爆彈步槍加裝穿甲彈頭;在沙漠作戰時,爲載具安裝沙塵過濾器。這種應變能力,使白色疤痕的裝備能適應任何戰場環境。

7.特色武器

動力長槍(Power Lance)

  白色疤痕的標誌性武器,被稱爲“關刀”(Guan Dao),金屬柄長兩米,末端爲單刃彎刀。這種武器結合了長矛的攻擊範圍和動力武器的裂解力場,尤其適合騎乘作戰。騎手可單手操控摩托,另一手持槍刺穿敵方裝甲,或橫掃步兵陣型。動力長槍在衝鋒時能進一步增強威力,是金怯薛衛隊的首選武器。

蘇博登可汗手中的關刀

風暴之怒爆彈(Storm Wrath Bolts)

 特殊改裝的爆矢彈藥,內置微型靈能增幅器。當爆矢命中目標時,會釋放出小型閃電衝擊波,對集羣步兵和輕甲單位造成額外傷害。這種彈藥通常由風暴先知祝福,被視爲“神罰之雷”。

科·薩洛汗的武器

- 月牙動力劍(Moonfang Power Sword)

  狩獵大師科·薩洛汗的佩刀,劍身如彎月,能釋放靈能震盪波。傳說此劍曾斬殺過混沌冠軍,其刃鋒可穿透惡魔的靈體護盾。

闊薩羅可汗

察合臺可汗的遺物

- 風暴之聲考古手槍(Storm's Voice Archaeotech Pistol)

一把古老的靈能手槍,發射的子彈能引發小型風暴。可汗在大遠征時期使用此槍,其槍聲被形容爲“草原上的雷鳴”。

- 白虎刀(White Tiger Dao)

一把重型動力武器,刀身雕刻白虎圖騰。當可汗揮舞此刀時,刀刃周圍會浮現靈能白虎虛影,增強其攻擊力並震懾敵人。

手拿白虎刀的可汗與異形交戰

四、歷史榮光:從大遠征到第41千年的征戰

 

  白色疤痕的戰史與人類帝國的擴張緊密交織。大遠征時期,察合臺率領軍團馳騁銀河,在科拉爾內圈空域與森馬特的獸人、沃蓋斯特的敵人展開五年苦戰,八萬將士中十分之一犧牲於此,但也換來了無數星系的重新歸順。他們的機動戰術在對付分散的異形部落時優勢盡顯,往往能在敵人集結前便將其各個擊破。

 

大戰鈦星人

  荷魯斯叛亂是對軍團忠誠的終極考驗。當叛亂消息傳來時,白色疤痕內部爆發了一場由文化矛盾與戰略分歧引發的嚴重叛亂,史稱“劍刃風暴號叛變”。這場危機的根源可追溯至軍團成員的雙重身份認同——來自泰拉的第五軍團老兵與切格里斯本土戰士之間的對立

   可汗雖不喜歡帝國的僵化,但他也清晰的認識到混沌的危害,平叛後,下令所有戰士(包括泰拉裔)重新接受“切格里斯之血”的儀式。他宣佈:“我們的忠誠不屬於泰拉或某個戰帥,而是屬於腳下的草原與頭頂的星辰。”這一舉措徹底消除了泰拉裔與切格里斯裔的隔閡。

  泰拉保衛戰中,軍團不僅在外圍破壞補給線,更有部分戰士突入地面戰場,與其他忠誠派並肩作戰。察合臺與莫塔裏安的對決,成爲叛亂期間最富傳奇色彩的單兵交鋒之一。

  叛亂結束後,白色疤痕並未停下征戰的腳步。作爲帝國的“快速反應力量”,他們常年奔波於銀河各處,鎮壓叛亂、抵禦異形。其子孫戰團如“螳螂勇士”等,繼承了機動戰術傳統,成爲大漩渦等危險區域的守護者。在第41個千年的黑暗銀河中,白色疤痕依然像喬格里斯草原的風,以不可預測的速度與力量,掠過每一個需要帝國榮光的戰場。

 

螳螂勇士

五、精神內核:忠誠與自由的平衡之道

 

  白色疤痕的獨特性,在於其實現了“帝國忠誠”與“遊牧自由”的微妙平衡。他們對帝皇的信仰堅定不移,在荷魯斯叛亂等危局中始終站在忠誠派一方,用鮮血證明了對人類帝國的承諾。但這種忠誠並非盲從——他們保留着母星的部落傳統、儀式與戰術理念,拒絕被帝國的僵化體制完全同化。

 

自由的白色疤痕

   這種平衡源自察合臺·可汗的精神遺產。這位原體經常·教導子嗣:“忠誠不是失去自我,而是帶着我們的傳統爲更宏大的目標而戰”。這種理念使得白色疤痕既不同於固守教條的極限戰士,也區別於桀驁不馴的太空野狼,成爲帝國軍團中獨樹一幟的存在。

 

  在第41個千年的絕望背景下,白色疤痕的存在更具象徵意義:他們證明了人類帝國的多樣性與韌性,展示了傳統與現代、自由與秩序並非不可調和。當銀河被混沌的陰影籠罩,當異形的威脅步步緊逼,這支來自喬格里斯草原的軍團,依然會駕着高速載具掠過星辰,以可汗的智慧、帝皇的意志,在黑暗中劈開一條希望之路。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