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美術,永遠比「更高清的畫面」更有生命力!

如今的我,已經成了對“遊戲畫質”脫敏的玩家。一方面,當下世代的畫面技術捲到極致後,差距越來越小——光追、DLSS 確實在讓畫面更逼真,卻難再有十幾二十年前那種“跨越時代”的震撼;另一方面,許多玩家的硬件配置跟不上頂尖水準,也沒法完整體驗最高畫質的魅力。

反倒是那些放棄“堆參數”、用獨特美術,風格化表達突圍的作品,總能用獨特美學戳中我。

《機械迷城》是讓玩家讀懂遊戲“質感”的作品。在它之前,我玩的多是網遊或是《英雄無敵3》這種畫面停留在上一世代的單機。而 2009 年的《機械迷城》,第一次讓我把“遊戲”和“藝術”劃上了等號。即便放到現在,它的美術依然能吊打不少新作,更成了“蒸汽朋克”在遊戲領域的代名詞與天花板。

《極樂迪斯科》則是少數“美術超越遊戲載體”的存在。從畫面到主創團隊的 TGA 獲獎感言,都能看出它深植於巡迴畫派與未來主義的基因。遊戲裏的每一個場景、每一幀畫面,都像一幅能直接放進畫展的作品,毫無違和感。

同屬手繪風格的《精靈與螢火意志》也讓人印象深刻,林間的光斑會隨角色移動流轉,角色跳躍時的毛髮動態如絲綢般自然,手繪筆觸與光影效果交融,把治癒系奇幻世界的美感推向了極致。

當然,這一序列裏還有《女神異聞錄5》的撞色潮酷、《大神》的水墨寫意、《鏽湖》的暗黑詭譎、

《空洞騎士》的哥特式手繪同樣令人驚豔,它用極簡線條勾勒出衰敗的昆蟲王國,腐鏽的金屬,在陰暗色調中透着哀傷,每幀畫面都像藏着舊時代的祕密。它們每一款,都憑獨樹一幟的美術風格,在遊戲史上留下了自己的名字。

還有些遊戲,靠“復刻經典藝術形式”打動我。《茶杯頭》用近乎“燒錢”的逐幀手繪,完美還原了上世紀三十年代的美式卡通;

《八方旅人》則讓“像素風”跳出“獨立遊戲省錢手段”的標籤,變成了一種成熟的美術語言;

必須誇讚的《Pentiment》,更是用精緻的中世紀版畫風格與字體,把整個遊戲變成了一幅流動的中世紀畫卷。

如果說畫質是遊戲的“技術面”,那美術就是它的“藝術面”。二者從不矛盾,卻往往難以兩全。每年都會有畫質更頂尖的 3A 湧現,但能靠美術風格讓人一眼記住、長久回味的遊戲,始終可遇不可求。也正因如此,我才更期待《極樂迪斯科》這樣的作品能多一些——畢竟,好的美術,永遠比“更高清的畫面”更有生命力。

——————————————————————————

比起卷畫質,我更愛這些“美到出圈”的遊戲,評論區聊聊哪款遊戲的美術風格驚豔過你?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