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方舟人物誌初雪:充滿遺憾的成長

“雪境終年環繞的風,飄落不止的雪——謝拉格的初雪,正站在您的面前......這樣的開場白,聽起來怎麼樣?讓我先進去吧,我們有的是時間寒暄。”

一 哥哥背後的小女孩

初雪,本名恩雅,是希瓦艾什家的長女。作爲長女,恩雅最關心的便是妹妹恩希亞 —— 恩希亞總喜歡跟在姐姐身後,就像初雪喜歡跟在哥哥銀灰身後一樣。

家中最溫馨的時刻,莫過於父親奧拉維爾給孩子們織圍巾的時候。父親表面是謝拉格變革的推動者,私下裏卻和藹可親:他會認真聆聽孩子們的訴求,引導他們追尋心中的方向。初雪尤其喜歡父親織圍巾時的專注模樣 —— 陽光灑在他臉上,哥哥在屋外練習劍技,妹妹捧着描繪雪山的畫冊翻看,而她則安靜地待在父親身旁,將那一針一線的溫柔深深記在心裏,也正是這樣學會了編織技巧。

對哥哥的崇拜,源於他始終如一的關心。小時候,哥哥恩希歐迪斯(銀灰)曾陪她用父親工廠廢棄的鐵片做小鈴鐺,後來又拉上恩希亞一起,把鈴鐺掛在空曠的雪原上,等着路過的風奏出清脆的鈴響。那時在她眼裏,哥哥既無所不能,又滿含溫情。

父母不幸離世後,她與銀灰一同撐起了家族。銀灰前往維多利亞求學時,初雪對兄長的牽掛與思念,讓她像當年父親那樣,想爲他織一條圍巾。她還記得,從前銀灰和訊使犯錯被母親罰不許喫飯的夜晚,是她偷偷送去飯菜;看着兩人狼吞虎嚥的狼狽模樣,她總會忍不住會心一笑。

可這一切都已成過往,那條未織完的圍巾,至今仍靜靜地躺在恩雅衣櫃的最底層。

二 有關聖女的決裂

“小時候,我在外玩耍扭傷了腳,是哥哥背了我一晚上才找到了住家。那時我想着,一定要成爲哥哥那樣的人。但是現在......呵,沒什麼。”

銀灰的迴歸讓初雪欣喜,可他的改變又讓她感到陌生:他帶着埃德懷斯家族的靈知創辦了喀蘭貿易,在他的帶領下,希瓦艾什的領地以驚人速度發生着變化。初雪本不在意 —— 她以爲兄長的舉動只是延續父母的期望,自己只需陪伴好妹妹,偶爾提醒工作到深夜不休息的兄長便夠了。卻沒料到,自己早已是兄長計劃中的一環。

若未成爲聖女,她或許會留在希瓦艾什家的老宅裏:擺弄喜愛的織物,抿一口香茶,再讀一下午的書。所以當銀灰要求她參加聖女選拔時,她第一時間拒絕了。這是她第一次與兄長爭吵,最終鬧到決裂 —— 但初雪還是憋着一口氣,決定參加選拔。即便血親,也無法抹平她對銀灰的失望,只是她心中,仍存着希瓦艾什變革的信念。

(聖女並非大衆想象中那般神聖:這一職位本是蔓珠院爲傳播信仰捏造的工具。過去蔓珠院會挑選各家族少女對耶拉岡德進行祭祀,她們便是最早的聖女;後來耶拉岡德降下神蹟,加之各家族反叛,祭祀儀式被取消,聖女頭銜卻被保留下來。聖女從非養尊處優 —— 她們需研讀大量宗教典籍、出席各類集會、應答長老的質詢,更要喪失自由,終生被囚禁在聖山的蔓珠院內,最終大多鬱鬱而終。)

選拔前一晚,初雪在客廳沙發上坐到天亮。年幼的妹妹天真地跑來說:“要是我年齡夠,也想參加聖女選拔。” 她聽了,狠狠敲了一下恩希亞的腦袋 —— 這卻是她最後一次 “教訓” 妹妹,此後即便家人,一年也難見幾次面。

聖女選拔儀式既神聖又殘酷:當代聖女逝世後,當年適齡的少女需全數進入選聖祠,只有被當日祠中第一滴融化的雪水落在身上,纔有資格成爲候選人。之後,候選人要手持試煉鈴從選聖祠出發,沿天路前往山上的神居,將鈴掛在鈴架上纔算結束。途中必須遵守 “三步一頷首、五步一搖鈴” 的規矩,違者失去資格,次日將從新的融雪中選出新候選人。天路漫長,選拔極爲嚴苛:有人直接放棄,有人倒在天路兩旁,唯有體質優良、精力充沛、信仰虔誠且受神明眷顧者,纔有可能成爲聖女。

每一次聖女選拔,耶拉(耶拉岡德的化身)都會扮成侍女暗中觀察。初雪是當年的第六位候選人,耶拉起初沒對她抱期望 —— 近年的聖女越來越平庸,她們或許有堅韌體魄,卻無強大意志,最終只能淪爲長老團的傀儡。作爲神明,耶拉有時也會疑惑:是不是謝拉格太過封閉,才讓這些少女、讓這個國家的人都陷入了停滯?

可初雪不同。她來參加選拔,並非爲了成爲聖女,而是出於憤怒與失望。作爲雪山的孩子,耶拉的記憶裏曾三次出現初雪的身影:她記得初雪出生時蜷縮在母親懷裏的模樣,希瓦艾什夫婦在旁祈禱,期盼所有美好都降臨在這個女嬰身上;另一側,年紀稍大的哥哥銀灰正踮着腳尖,伸出的手指被女嬰抓住,臉上漾着懵懂的笑。而讓耶拉印象最深的,是初雪那位來自維多利亞的菲林母親 —— 她也喜歡祈禱,卻不像謝拉格人那般崇敬,更像是把祈禱當作日記,傾訴生活瑣事。耶拉從她的聲音裏,聽見了孩子們的成長,聽見了她的欣喜與歡呼,也聽見了快樂中那一絲必然的悲憫。

恩雅頂着風雪走在聖山山道上,即便精疲力盡也不願放棄。此刻她腦中所想的,既不是成爲聖女,也不是做耶拉岡德的代理人,更不是爲謝拉格人謀福祉 —— 而是對哥哥的失望、對另外兩大家族的厭惡,以及 “要成爲聖女,嚇他們所有人一跳” 的憤怒。耶拉爲此感到驚喜,於是給出了自己的回應:她願意選擇初雪,等待她交出一份屬於自己的答卷。

三 聖女與變革

“我在蔓珠院時,總要用梯子爬上爬下,查閱比磚頭還厚的史籍與經書,不過從聖女選拔的儀式看來,能夠成爲聖女的姑娘本來就有一副健康有力的好身體。唔,果然這些傳統都是有原因的呢。”

成爲聖女只是開始,初雪要面對的挑戰還有很多:應付教團日常事務、接待來訪的政治人物、參與各類會議祭典,還要解讀無窮無盡的經文。太多事務壓得她喘不過氣,也正因如此,她總會想法設法放鬆自己 —— 每當這時,她便卸下重擔,顯露出真正的本性。

銀灰送來鈴鐺作爲賀禮後,初雪終於有空,也願意重新織起那條圍巾:她置身於光芒中,針線在指間飛舞,新線被細細壓進已編好的紋路里。這一次編織,不爲任何人,只爲圍巾織成時的那個未來。她讀遍典籍,這些書或高深、或無趣,卻始終教不會人任何實用技能 —— 蔓珠院的書不會提及編織,可初雪記得這份手藝,這便是她與那些被典籍束縛之人的不同。

她忍受着聖女在蔓珠院所受的冷遇,主動尋找幫助民衆的方法 —— 她不願坐以待斃,也不願一味聽從長老的安排。可她能做的終究有限,直到那場席捲謝拉格的 “風雪”(銀灰推動的變革風暴)過境。

大長老被銀灰設計中毒,生命垂危。彌留之際,他向初雪講述了謝拉格信仰的由來與蔓珠院的存在意義:在他口中,“恩雅” 這個名字終將被遺忘,她只會以 “聖女” 這個模糊的身份死去;而她唯一能做的,便是接替自己成爲舊信仰的殉道者,繼續維繫蔓珠院的保守作風。他希望恩雅維繫信仰的懶惰、逃避與頹廢,以停滯換取所謂的 “安定”。

大長老緊緊抓住恩雅的手腕,力道大得在她皮膚上留下紅印,彷彿將畢生力氣都傾注在這一抓上。他的眼睛盯着眼前的聖女,目光卻像在看別人。

恩雅選擇了拒絕。在她的理念裏,信仰固然是謝拉格的根基,但它絕不該停滯 —— 它不應成爲阻礙人們進步、追求更好生活的理由。信仰若停滯,堅守信仰的人也會停下腳步。大長老眼中的謝拉格人之所以嚮往停滯,正是因爲對耶拉岡德的信仰,已在蔓珠院手中停滯了千年!

恩雅發出了對蔓珠院千年無聲傲慢的控訴:“我是聖女,卻不是蔓珠院的聖女,而是謝拉格的聖女。” 她會反抗哥哥的激進手段,卻也不會順從大長老的期望 —— 謝拉格必須變革。

耶拉爲當年那個女孩的答案感到欣慰。當初雪的鈴鐺響起時,她做出了回應:即將席捲謝拉格的風雪被驅散,時間彷彿在這一刻靜止,山間只回蕩着聖女的腳步聲。

風雪早已在不知不覺中停了。天上的烏雲彷彿在爲她開路,緩緩向兩側散開;穿透雲層的光灑在聖女前行的路上,一時間竟讓人產生錯覺:聖女正從天國走來。或許,這本就不是錯覺 —— 這便是神蹟。

衆人紛紛停下爭鬥,向聖女致以敬意,獻上最虔誠的信仰。而父親當年那句 “希瓦艾什家的孩子,會走上各自的路”,如今終於應驗:初雪將與兄長一同,把變革帶到這座雪山之國。

四 羅德島的初雪

“在閒雜事務上浪費時間才叫懈怠,我只是......比較擅長尋找機會養精蓄銳而已”

隨着喀蘭貿易與聖女共同掌權,謝拉格終於迎來了開放。商賈與各國使者絡繹不絕地來到這裏。初雪藉着卡西米爾使者的邀請,避開長老的視線,來到山下的羅德島辦事處,遞交了自己的簡歷 —— 她想去羅德島看看,就像當年銀灰遠赴維多利亞求學一樣;她也想與博士交流,瞭解這片大地的真相。

不過對她而言,來到羅德島更像一場度假:陪伴妹妹、讀博士推薦的書,畢竟 “上班” 是所有人都深惡痛絕的事,聖女自然也不例外。

五 動盪之後

“宿舍的維修經費不足?讓我代表蔓珠院來資助吧,資金會從喀蘭貿易董事長的私賬......不,別這麼說,羅德島的醫療支援對謝拉格民衆的幫助是有目共睹的,恩希歐迪斯先生絕無怨言。”

驅散雪山的天災之後,謝拉格再次投身於變革浪潮中。初雪曾大力推動基礎教育普及,可這項提議被幾位位高權重的保守派長老駁回,最終暫時擱置。

直到保守派因與阿德頌長老同流合污,全被派往民間協助農務。聖女在革新派的支持下,順利敲定了這項提議。從這一天起,謝拉格再也不會是老修士們所能想象的模樣了。

因部分修士與長老暫離蔓珠院,他們的核心職務被拆分,交由其他修士負責。爲填補人手空缺,蔓珠院從各家族領地與外院特意選拔了一批年輕人進入內院:其中七成負責灑掃、經書整理等基礎事務,另外三成則被安排爲助手,協助任務繁重的修士完成工作。

初雪與喀蘭貿易反覆協商,終於擬定計劃:修繕周邊村落中由蔓珠院指定的 11 座寺廟,重新粉刷、加固外牆後,配備基礎設施與教學用具,將其改造爲村落學堂。可銀灰卻故意拖延進度,惹得初雪匿名發表了一篇言辭激烈的文章,譴責這種行爲 —— 這也讓希瓦艾什家的家宴成了衆人關注的焦點。

宴會當日,聖女絲毫沒有離開蔓珠院的打算,直到銀灰獨自駕車前來,才成功將她請去。不過第二天,喀蘭貿易原本負責工廠建設的工程隊,就出現在了爲建校劃定的區域裏。

根據初雪定下的規矩,孩子們每年都有一次到蔓珠院與聖女見面的機會。她握着前來參觀的小女孩的手 —— 寒冬裏,被聖女牽起的小手傳來陣陣暖意,一股熟悉的懷念感突然湧上心頭。這些孩子是謝拉格的未來,在她們身上,初雪感受到了耶拉岡德所期許的純潔靈魂。

這或許就是她、是謝拉格,銘記耶拉的方式。

六 權力的變革

隨着阿德頌長老失勢,人們逐漸意識到,聖女將成爲蔓珠院唯一的決策者。民間傳聞都說,此後謝拉格只會有一種聲音 —— 畢竟銀灰是聖女的親兄長。但實際上,兄妹二人的理念仍有分歧。

縱然謝拉格日新月異,聖女的工作卻從未停歇。每十五天裏,有五天初雪會前往藏經閣深處,調閱那些尚未解讀的經書進行翻譯。一位長老曾提議,如今時局特殊,暫時休憩、調整工作重心是合情合理的,卻最終被初雪回絕。即便是以苦修爲常的蔓珠院衆人,一時間也滿是對這位聖女的敬仰與折服。

她翻看着那些曾翻閱過無數次的典籍 —— 只是如今,她再也不能通過諮詢侍女長得到 “準確答案”,能依靠的只有自己。過去耶拉會端來果子蜜餞緩和她的情緒,可這種陪伴從不是永恆 —— 這位神明爲庇護子民、遮擋風雪,早已竭盡全力。世間既有相逢,便註定有別離。

初雪改革了蔓珠院的聖女選拔制度:聖女不必再從 “天路” 選拔,轉而從適齡志願者中,挑選性格淳善、天資聰慧者接入蔓珠院撫養;由現任聖女親自教導提點,逐步傳授典籍、禮儀與仁心,待其成長爲優秀之人後,再從中擇優任命爲聖女。

她幾乎將所有有經驗的侍女都派往了各地學堂,以至於不得不重新找些有活力的姑娘來幫忙,新的侍女長也從這些姑娘中選出。過去侍女長的一顰一笑仍留在她心間,她會懷念,卻也明白:耶拉的離開,是爲了讓她們能走向更遙遠的未來。

成長從來都伴隨着失去,人唯有經歷失去,纔會懂得堅強 —— 無論是初雪,還是謝拉格。初雪開始寫日記,只爲有一天,那位曾如母親般陪伴她的耶拉,能看到這些變化,看到祂的子民正走向祂所期望的美好未來。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