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一名盒友,也曾是一枚根正苗紅的遊戲發燒友,在太陽井熬過夜、葦名城殺過人、和女網管調過情、也和隊友吵過架,現在回想起來都還歷歷在目。
一轉眼,如今我孩子都到了打醬油的年紀。
回望走來的路,我發現遊戲和人生這兩件事,其實有太多相通的地方。今天發這個帖子,沒有別的意思,給年輕的後輩們分享一點淺顯的人生心得。核心目的,是讓風華正茂的你們少走一些我踩過的坑,能讓你們在我這個年紀,有一份從容和底氣。
我說的不一定對,純屬一家之言,歡迎大家在評論區探討!
今天想聊的話題,是投資。
40歲的我回望20歲,我認爲,對一個不到30歲的年輕人來說,人生online這個遊戲,分爲幾個時段,如果能在20歲這個階段,就能夯實基礎,樹立理念,那產生的複利將會對未來產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一.沒錢怎麼辦?
沒錢不是問題,剛畢業的年輕人就能快速賺到人生第一桶金的,那是鳳毛麟角,大家都是芸芸衆生,精打細算的生活纔是常態。但是,年輕人有一個巨大的優勢,那就是年輕,關鍵在於你如何放大這個優勢。
![]()
巴菲特都知道吧?當他問及他一生中最好的投資是什麼時,他沒有談論股票,而是說了這樣一句話:
你能做的最好的投資,就是投資你自己。
所以你知道我要說什麼了吧?對,就是在這個年齡段,你應該把80%-90%的時間去投資自己:
技能:如果你是程序員,就去鞏固知識,不斷學習新技術;如果你是自媒體的創作者,就去拆解最頂級的鏡頭語言;這是你的“護城河”,是保證你未來能持續保證收入的根本。
2. 大量閱讀:去讀那些“沒用”但塑造思維的書,很多理念都是課堂裏不教的。你如果覺得有些書晦澀,可以先從你感興趣的開始讀,小說(哪怕網文)也可以,先培養閱讀習慣,然後再去接觸能提升認知的書籍,特別是投資類的書籍。
![]()
健康:不要熬夜,不要揮霍健康,健康的身體,纔是打持久戰的保障,特別作爲男孩子,一定要保護好自己的身體!!!
本傑明·富蘭克林在幾個世紀前就說過的:
投資知識,能帶給你最好的回報。
所以你看,上面三項投資都不需要太多錢,技能可以去B站和油管學,閱讀可以去圖書館借書看,至於健康,也不一定需要去健身房,公園慢跑就可以。你在這三項上的每一分投資,都是在爲你未來添加燃料,你要做的,就是堅持投資自己,你每學一樣技能,多讀一本書,多跑1km,都會在未來成倍放大你的優勢。
二. 那沒錢到底投資個啥!?
開源節流,在職場初期,收入有限,開源非常困難的時候,考慮到日益上升的生活成本和開銷,節流(存錢)就顯得非重要。但我想在這裏特別澄清一個概念:我們談存錢,絕不是讓大家去做苦行僧,更不是反對一切消費,畢竟在這個生命力最旺盛的年紀,享受生活帶給我們的便利和美好,本沒有錯。但我想說的是,我們要學會用“投資者思維”來審視我們的每一筆支出:
對於一切純粹用於面子工程的消費,我建議一律打消這個念頭。它不能給你帶來任何技能的增長,它只會像一個黑洞一樣,吞噬掉你的金錢,這包括爲了向別人證明你過得很好,而買下的昂貴手錶或名牌包;爲了在朋友圈裏顯得合羣,而強行參加的無效社交;爲了攀比,而透支自己幾個月工資換來的身份符號。摩根·豪澤爾在他的新書《Art of spending Money》中說:名錶豪車帶給人的鮮亮是一時的,時間長了自然會被忘記,而人格和親密關係卻更容易被人記住。
![]()
那些“可有可無”的消費,也需要嚴格控制。比如一杯星巴克的咖啡、一次衝動的遊戲充值。人不是機器,我們需要“調味品”,但這些消費必須被 “有意識地控制”在一個合理的預算之內。拿我個人來說,咖啡可以用下位代替,比如瑞幸/庫迪之類的,顯卡甚至整機我也能接受二手的。
對於那些能提高我們生產力、能買回我們未來時間的工具,我們要大膽投資。比如一臺用於學習編程和剪輯的 MacBook,一個能讓你調用AI模型、極大提升學習效率的 API 賬戶。這些錢,不是花出去了,而是“換”回來了你的效率,我們遲早能獲得回報。
三.我現在沒錢,等我有錢了再開始投資?
很多年輕人會說:“我現在沒錢,等我有錢了再開始投資。”這是我聽過最遺憾的一句話。原因很簡單,就像我之前說的,年輕人有一個巨大的優勢,那就是年輕。
展開來說說,爲什麼年輕是巨大的優勢?因爲一,你有很低的試錯成本,只要不是太大的坑,你都可以跌倒了爬起來。第二,就是時間=複利。
阿爾伯特·愛因斯坦把複利稱爲“世界第八大奇蹟”:
複利是世界第八大奇jī。理解它的人,從中獲利;不理解的人,爲之付費。” (Compound interest is the eighth wonder of the world. He who understands it, earns it.he who doesn't pays it.)
簡單來說,複利就是錢生錢,你通過投資賺到的錢也能產生利息。通過時間的淬鍊,看似不多的積累能在許多年之後產生驚人的回報,很多年輕人看到 20 年或 30 年後的複利計算結果時,會覺得這與自己毫不相關。這種心理來源於我們的大腦傾向於低估未來回報的價值。
![]()
但事實上,大多數年輕人可以用於投資的有效時間遠遠超出他們自己的想象,平均來看至少有 45 年。對於年輕人來說,時間是你們最強大的“靠山”,正是這種漫長的有效時間,能夠讓複利的效應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
所以總結出來就是一句話:
種一棵樹最好的時間是二十年前,其次是現在。
在完成投資自己的基礎上,儘早接觸投資,儘早展開投資,儘早讓複利滾動起來。
好了,有點囉嗦了,有興趣的話,大家使勁電我牛牛,下一篇我可以講講年輕人的第一次投資,要避開哪些坑。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