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們,不知道你們平時有沒有刷着短視頻,一連好幾個博主都在用同一個BGM、模仿同一個段子或者是打開社交媒體,滿屏都是構圖、濾鏡、姿勢都差不多的“網紅打卡照”……
這時候,腦子裏是不是會飄過一個想法:“全是特喵“雷同”的,沒意思”?(除了美女帥哥熱舞短視頻哈,那玩意用的BGM越是一樣你只會越覺得動聽)
哎,等等。這個詞我們天天用,但你想過沒有,爲啥一模一樣的東西,要叫“雷同”?跟打雷有什麼關係?難道是打雷劈出來的複製品嗎?
哈哈,還真不是。咱們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咱老祖先是有智慧滴,這個詞也是有來歷滴。且聽我叨擾叨擾~
這來歷,特別有畫面感,是來自古人對自然的觀察。
你想象一下古人的某個午後,天空烏雲密佈,突然“轟隆!”一聲,驚雷炸響。緊接着,山谷、森林、大地,好像都被這聲命令喚醒了,在同一時刻,發出了幾乎一模一樣的回聲。
這聲雷是“原創”,而萬物發出的,就是沒有個性、沒有靈魂的“複製品”,也就是隨之附和。所以,“雷同”最初的意思,就是指像萬物應和雷聲一樣,不經思考、盲目地保持一致。是不是瞬間就覺得,古人這個比喻,絕了?
這個說法可不是空穴來風,咱的古書《禮記》裏面也記載了。
書裏白紙黑字清清楚楚地寫着一條做人的底線:“毋剿說,毋雷同。”
用我們今天的話說就是:不要抄襲別人的觀點,也不要像應和雷聲一樣,別人說啥你就說啥。
在古代的社交場合,長輩或尊者發言時,晚輩必須安靜聆聽,等對方說完了才能表達自己的看法。如果急吼吼地跟着附和,就像雷聲一響萬物皆應,是特別失禮、特別沒主見的表現。
這麼一想,是不是覺得我們老祖宗活得特別清醒?他們早在兩千多年前,就在反對“抄襲”和“無腦跟風”,鼓勵每個人發出自己獨特的聲音。
所以,下次當你想用“雷同”這個詞時,心裏可以帶着這份古老的酷勁兒。它不僅僅是在說“一樣”,更是在說一種沉默的、盲從的、沒有靈魂的重複。
在這個信息爆炸、潮流瞬息萬變的時代,我們被各種各樣的“雷聲”包圍——流行的梗、爆款的設計、標準化的成功路徑。
可最後我想說,願你的生命,不是萬物應和的一聲迴響,而是敢於率先劃破天際的那道閃電。
![]()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