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遊戲裏把老虎機拉桿和幸運轉盤元素相結合,會讓玩家欲罷不能?

自從上了班以後,我就貫徹工作太積極,思想有問題的原則,在偷懶路上一去不復返。

每天坐上工位,我腦子裏就只有一件事情:

今天到底要怎麼摸魚纔好呢...

老敲鍵盤的,鍵盤聲太大容易被發現。操作繁瑣的,容易太過沉浸被boss抓包。那麼,有沒有那種簡單且有趣的摸魚遊戲呢?

於是,在我堅持不懈的努力下終於找到了一款只用盯着畫面,動動右手就可以玩(當然左手也不是不行啦)的“爽遊”。

你可能會問,畫風看起來如此可愛的遊戲怎麼會和爽遊扯上關係。

爽遊也分爲很多種。

或利用精美的畫面與絕佳打擊感,讓你體驗到戰鬥爽的感官快感。

或利用默契的配合與激烈的對抗,讓你感受到團隊協作的凝聚力,從而體驗共同勝利的酣暢淋漓。

或利用極致的成長與豐厚的獎勵,讓你體會到實力碾壓的暢快,從而沉浸於數值飆升的成就感。

或利用巧妙的遊戲設計,激發你內心想玩下去的慾望,就算輸了也要重頭來過,從而欲罷不能。

等等等等,當然也可能都有。

當然,個人認爲輪盤英雄屬於後兩種的結合體。它設計最好的地方,也是最吸引我的地方,就是這個讓人慾罷不能的“老虎機🎰拉桿搖卡小程序”。

每次拉下這個拉桿就會有一種莫名其妙的愉悅感。如果碰巧搖到了自己想搖到的卡牌,那麼這股愉悅感還會翻倍。就算沒有搖到,我也會安慰自己,沒事的,下次一定可以。

玩着玩着,突然想起來玩推幣機輸掉半年零花錢的六年級同學,我不禁開始思索。

人類,爲什麼會這麼執着於抽獎呢?

作爲(一個一點也不專業且極其愛咕咕的半吊子)科普博主,當然也要首從嚴謹一點的方面講起。

爲什麼拉下老虎機拉桿的瞬間,會讓人十分興奮?

從表面上看,拉下老虎機拉桿只是一個簡單的動作。但在我們的大腦內部,卻上演着一場由神經化學物質驅動的精彩大戲。

這種興奮感並非偶然,而是老虎機巧妙設計與人腦生物學共同作用的結果。

人類大腦中有一個叫做“獎賞迴路Reward Circuit”的系統,而多巴胺是這裏的關鍵信使。

指大腦中一系列相互連接的神經結構組成的通路,當個體獲得對生存有利的刺激(如食物、成就或社交愉悅)時,該回路被激活並釋放多巴胺,產生愉悅感和動機,從而強化行爲。

它並非直接製造快樂,而是通過“預期-獎賞”的機制驅動行動。所以,可以理解爲:人類追求目標時的興奮感源於多巴胺分泌,而非目標達成本身。

這也是你拉下搖桿的一瞬間就會異常興奮的原因。

關鍵點:不確定性是興奮的催化劑。

有人曾經測試統計過,得到意料之外的獎賞後,大腦釋放的多巴胺,會比得到意料之中的獎賞釋放的多三四倍。

實驗爲:在猴子預期只能看到一口罩汁的情況下,給它喝兩口果汁,多巴胺便會增加。但是如果重複給它喝口果汁,多巴胺又會趨於平穩。

這個實驗意味着分泌到大腦中的多巴胺並不取決於果汁的多少,而在於有多少果汁是在你意料之外的。大腦之所以會這樣突然釋放額外的多巴胺,是爲了讓大腦對新奇的、具有潛在重要性的刺激分配更多的注意力。

簡單來說,大腦更喜歡“驚喜”。比如,你本來不確定會得到什麼,結果卻拿到一個超喜歡的玩具,這時大腦就會分泌更多多巴胺來獎勵你。

老虎機的精髓就在於“可變比率強化程序(VR)”——你只知道拉桿可能會贏,但不知道哪一次會贏。

《行爲主義心理學》中的一種強化程序,通過在行爲發生的“不定比例”的次數後給予獎勵來增加該行爲的頻率

這種“也許就是這一次,我一定可以轉到xxx啊啊啊!”的懸念,讓每一次拉桿都充滿了期待,從而持續刺激多巴胺分泌,讓你根本停不下來。

以及幾乎就要贏了的魔力:

近乎錯失效應(Near-Miss Effect)

這是一種心理現象,指個體在接近成功但最終失敗時,會產生更強烈的動機繼續參與相關活動。

小小劇透一下。下次轉輪停下時,你只需要搖到被老虎疊加了5000攻擊力的獅子,就能一擊秒殺boss的時候,結果選中框就停在差一格的位置。這感覺糟透了,對嗎?但奇怪的是,大腦不這麼認爲。

大腦只會將“幾乎成功”誤解爲“即將成功”。而向你發出信號:“再轉一次!我們快成功了!就差一點!”

這種假性的成功信號,會激勵你立刻進行下一次嘗試,因爲它感覺起來勝利就在眼前。

也正是這種衝動,讓我很多次經濟爆炸然後一怒之下/remake....

聲光色的全方位轟炸:

個人覺着,老虎機不僅只是一個賭博工具,更像是一個精心設計的多媒體體驗裝置。而輪盤英雄巧妙的運用好了這一點。

拉動搖桿開始抽卡時,閃爍的黃色燈光伴隨着在轉輪上飛速旋轉的動畫。嘩啦啦的硬幣墜落聲、十分帶感的背景音樂以及選中卡牌時搞笑的可愛音效。

這些聲音和畫面本身就是一種條件反射式的獎勵信號。

簡潔的行動→獎勵循環:

老虎機的操作極其簡單:投幣→拉桿(或按按鈕)→等待結果。這個循環非常短,通常在幾秒鐘內完成。

不需要複雜的策略或長時間的等待,一個簡單的動作就能立刻得到一個明確的結果。

正是這種高效性讓重複行爲變得輕鬆。

當然啦,也更適合我們在上班的時候瘋狂摸魚bushi

總結來說:

該抽卡系統借鑑了老虎機的拉桿設定,其創新之處在於,它不僅通過隨機性製造期待感,更通過控制獎勵的發放頻率來強化玩家的投入感。

在牌組成型前,“失敗”是常態,但這每一次失敗都在加深“下一次就是勝利”的心理暗示,從而形成強大的行爲驅動力。

輪盤英雄正是通過打磨這些核心要素,精準地塑造了一種引人入勝的心流體驗,讓玩家不斷循環於“期待→嘗試→再期待”的迷人節奏中。

大致介紹一下:

玩家首先要自行組成各式各樣的動物牌組,然後選擇卡帶來強化,去打敗各種邪惡機器人。

最後,只用負責拉下右邊的搖桿,剩下的交給天意(天胡除外)。話就說到這了,新**手,你的對手是...

遊戲很戳戳動物愛好者的點:

  1. 新奇的動物卡牌設定:

地球形成於約四十六億年前,隨後生命在這顆星球的熾熱懷抱中擲下了第一張卡牌。規則,早已寫就。陽光氧氣是能量,血脈是卡組,而生存,則是唯一的勝利條件。

如果宏觀點看,地球又何嘗不是一個大大的卡牌遊戲。

因爲在時間的牌桌上,沒有什麼是永恆的。

三葉蟲的甲冑曾風光無限,恐龍的巨軀也曾一度主宰所有,但它們最終都成爲了歷史的棄牌。

所謂進化,不過是生命在環境的嚴苛規則下,不斷重組自己的手牌。

看。這張“血怒”卡,是戰犬在傷痛中點燃狂怒、愈戰愈強的狂戰士宣言。而這張 “掠食”卡,是狼羣在血腥中激發野性、不死不休的狩獵律動。

看。這張“吞噬”卡,是深海中弱肉強食、勝者爲王的進化鐵律。而這張 “成長”卡,是在狂濤中,鯊魚通過無盡掠食鑄就霸主之路的生存法則。

看。這張“噬毒”卡,是每位古老毒師淬鍊於尖牙的生化武器。而這張“蝕骨”卡,是毒液在獵物體內一次次循環、直至瓦解一切的毀滅方程式。

天地爲局,萬物爲卡。

以前一直在想,有沒有一款能夠用動物卡組去對戰的遊戲,畢竟這都是天然的素材。沒想到真的有天才做出來了。

輪盤英雄裏還有各種各樣新奇的動物卡組,這裏就不一一介紹了,給大家留個懸念。

每一次環境變遷,都是一次重新洗牌。霜天之下,每一個生命都在用盡策略爭奪生存的權利。這就是萬類競自由的真意。

記住,最強的,永遠是最適應這片天地的那個。

也就是我們人類噠x

2.˙▾˙非常可愛的畫面以及UI

眼見爲實,首先從遊戲畫面來看。

作爲一個狂熱的動物愛好者(以及落榜美術生x是真的落榜了...我十分喜歡的畫風。

畫手採用粗線條平塗風格,動物個個圓滾滾。雖然線條和色塊都很簡單,但每個動物的神態和動態都抓得很準。寥寥幾筆把各類動物的靈氣和可愛展現得淋漓盡致。

這種用線條高度概括形體,以強烈色彩來表達本質的風格,讓我想到一位我很喜歡的畫家亨利·馬蒂斯Henri Matisse。

3.rouge卡帶與不斷提升的難度:

每次擊敗一關的邪惡G7人,就會獲得一盤卡帶。通過旋轉積累的燈泡分有等級,如果是金色的則有可能開出卡帶選項。

只要你家財萬貫,想一直刷到你想要的卡帶再停也不是不行。

同時,輪盤英雄比較精妙的設計在於:你在變強的同時,敵人戰鬥力的也在持續成長。這種不斷增強的壓迫感,驅動玩家在有限的步數里精打細算,從而極大地強化了遊戲的策略深度。

4.搞笑與激情並存的有趣音效:

作爲一名半吊子音樂生,我十分喜歡這款遊戲的音效設計。最大的樂趣就是每局結束後,去圖鑑裏把所有音效點開聽一遍。

無論是歡快感十足的BGM,還是每一次互動的反饋音效,都無比契合遊戲節奏。更可愛的是,每個小動物卡都擁有形象鮮明的獨立音效,堪稱聽覺彩蛋。

沉迷於輪椅貓貓牌組的我,現在滿腦子都是那個奶牛貓的死動靜...

5.支持摸魚的小窗口:

遊戲畫面很貼心的設置了各個分辨率,最小的只有1280x70。非常適合上班摸魚的時候來一把w

個人玩法淺談:

  • 疊個甲先,我是菜鳥T T

在這裏先坦白,我個人擅長的遊戲是動作類以及moba。

對於這種策略卡牌類遊戲,我並不是一個糕手,甚至到關鍵時刻還容易豬腦過載打出招笑操作。

在剛進入遊戲的時候,我有點擔心會不會上演“小學六年級第一次玩爐石沒過去新手關的悲劇。”

但是在熟悉了幾次卡組模式以及操作邏輯之後,也能逐漸上手(所以事實證明小白也是可以玩的T T

我個人最推薦喵喵們,也就是貓科牌組。

eng?eng?eng?

首先,我們先來簡略看一下核心卡牌的描述。

招財貓的描述是:

隨着招財貓的升級,概率逐漸會增加。

豹豹的描述是:

和招財貓同理,概念神

以及我認爲最bug的奶牛貓:

大致思路就是:首先找招財貓,星級越高越好。

然後找到一隻豹子,把招財貓放在豹子旁邊當左右護法,增加產出金幣的概率。

只要拉動搖桿,你的招財貓就有可能爲你產出金幣。而你又恰好有豹子增加產出金幣的可能性,最陰的來了,如果運氣好搖到奶牛貓,那麼輪盤則會再轉一圈。

於是,你的招財貓就有可能爲你產出金幣。而你又恰好有豹子增加金幣的....

反覆循環ing我願稱之爲利滾利組合。

這就是前期經濟的主要來源。貓貓永不缺錢!

再來看主要輸出大哥,老虎和獅子的效果:

前期“利滾利”組合已經爲我們積累了一定的金幣,那麼後期不斷拉桿,專心讓老虎“虎嘯”給獅子疊加攻擊力即可。

我們真強

什麼?你說你是非酋,老虎和獅子打死都不來?

不要慌,我們還有效果爲:玩家每獲得9金幣,就會攻擊敵人的副c獰貓可以過渡。

剩下的貓貓牌偏向輔助就不一一介紹了,但是也可謂是各顯神通。這麼看來,哈基米們可都是機制怪。

厲不厲害你貓哥。如果胡了是真的很逆天。

當然,也有相對進階玩法。

畢竟本來就很超模的卡組搭配另一組奇特的卡組或者單個卡牌,總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來分享一下我比較糊的一局“大鳥轉轉轉”流派。

雖然並沒有用到鳥bushi

大致的牌由八蛇,四貓(奶牛貓和招財貓以及豹豹,前期儘量上招財拿經濟,中後期儘可能多上奶牛貓)以及大王烏賊組成。

奶牛貓,沒了你我怎麼活啊😭

先來看一下原理:

主要的經濟手段:

依靠不停的旋轉來用招財貓爆金幣。

主要的輸出手段:

依靠不停的旋轉來用蛇來疊毒。

在輪盤英雄中,每四個相同物種的動物可以提供一選中。

包括物品篩子和寶箱這種也算,不過在這裏我們不考慮。

再加上奶牛貓和大王烏賊的效果,這個組合在拉桿以後選中的格子非常非常多。同理,旋轉的次數也會隨即增加。

成型以後,雖然這遊戲有點看運氣,但是如果真的沒有全選中真的算是非酋了。

本流派前期過渡拿上竹葉青湊四蛇八蛇是可以的,但是後期千萬不要上它...血的教訓,因爲偷懶沒看技能描述,拿了好久才發現疊毒疊不上來。

它的特性和我們玩的轉轉流有點打架,因爲還沒疊多少毒就被結算了。

森蚺在瘋狂操作,你在這裏當演員!

假如,你的運氣真的爆炸無敵好遇上了刷子和燈泡,那麼根本停不下來的爽度還在持續升級。

萬事俱備只差拉桿。3,2,1。我們開轉(爽)~

這局沒有刷子- /-真的是很可惜

順帶一提,這個流派由於貓貓牌提供的錢多,且蛇的出傷時間可控。也能拿來做一做成就,就比如:

雖然有點奇怪,但是裏面的怪怎麼都是機器人啊,壞了完成反派了x

我是奇怪的bot,一位業餘動物愛好者,感謝各位觀看。

如果你也喜歡小動物,就去看看我的奇怪生物志系列吧~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