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擔任索尼互動娛樂總裁的肖恩·雷登近日公開的批評索尼當前大力推進的服務型遊戲戰略,直言這類遊戲“根本稱不上是遊戲”,並透露這正是他2019年從索尼離職的主要原因。
![]()
雷登在接受The Ringer採訪時闡述了他對遊戲本質的理解:“我心目中的遊戲,必須具備三個要素——故事、角色和世界。而《地平線》《戰神》《神祕海域》都有這三者。但服務型遊戲只需要讓玩家不斷重複同一個動作、能在其中與他人交流,並讓他們願意一遍又一遍地重複。”這位在索尼工作了32年的元老強調,服務型遊戲“並非他的強項”,而索尼內部當時不斷要求減少對單機劇情類作品的投入,直接導致了他的離職。雷登還引用《最後生還者》多人遊戲項目和近期失敗的《星鳴特攻》作爲案例,佐證自己的觀點。
索尼近年來大舉轉向服務型遊戲戰略,計劃在2026年3月前推出12款服務型遊戲。然而這一轉型並不順利:2023年取消了6款開發中項目,2024年推出的《星鳴特攻》更是在運營不到兩週後即告關停。與雷登的傳統單機遊戲理念不同,服務型遊戲依賴於持續更新、微交易和玩家重複互動,代表作品有《堡壘之夜》《命運2》等。這種模式雖然能創造持續收入,卻引發了關於遊戲本質的行業爭論。
![]()
雷登的離職和近期表態,突顯了遊戲行業在傳統敘事驅動作品與新興服務型模式之間的深刻分歧。隨着索尼繼續推進其服務型遊戲戰略,這場關於“遊戲到底是什麼”的爭論可能還將持續。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