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振寧:盛宴已過The party is over

慕雙雄攜手,破宇稱守恆,啟我後學二三輩。

繼外爾規範,始強力物理,叱吒科壇六十年。

       從上個世紀初,愛因斯坦在“愛因斯坦奇蹟年”(1905)提出狹義相對論,普朗克提出這輩子最重要但自己最不相信的量子力學;到愛因斯坦進一步提出廣義相對論,量子力學發展出矩陣力學波動力學並且由狄拉克進行統一;之後緊隨而來的更有量子場論QEDQCD標準模型反德西特空間圈量子引力論弦理論M理論……

       20世紀就註定是物理學史上極其重要甚至是最重要的一百年,它的出現離不開一位位天才物理學家的奉獻,而天才之中亦有天才——便包括楊振寧先生

       2025年10月18日,楊振寧先生在北京逝世,他在1980年的“高能物理未來”國際研討會上曾評價大型粒子對撞機“The party is over”(盛宴已過),現在筆者又想起此句,有一種惆悵感覺。(然而實際上人類科學正以史上少有的速度進步,一些文字工作者或不瞭解情況或爲了吸引眼球而使用“停滯”這類表述,筆者是明確反對的)

       這究竟是一種什麼樣的感覺呢?是一種天下英雄相繼衰老、去世,那個時代氣象的末端也離自己愈遠,最後故事完結而僵化成爲歷史書上沒有生氣和細節的幾筆,再簡略一點,就是“發現自己出生在上個時代末端”的感覺。

       從最開始瞭解楊振寧先生的事蹟和成就,感嘆自己和成就足以寫入史書的頂級物理學家同存於一個世界,再到後來看諾蘭的《奧本海默》(雖然沒看懂),發現裏面的許多角色都和楊老有不淺的交情,楊老也在採訪中用平常的口氣講述着那些被捧到極高位置的神祕物理男的幽默事情,“物理學家是人所有人都是人”的觀點就更在筆者心中落實了。

       然而,他們所有人都已離開,想和他們這些活生生的人聊聊天、交朋友已經徹底不可能,只能眼看着他們被造成雕像送入物理的殿堂給人紀念和膜拜,from man to God了。

       1957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頒給了楊振寧先生李政道先生,去年李政道先生逝世時筆者寫了一篇文章簡短地介紹了他們卓越工作的一角,今天自然不可能把去年的內容抄一遍,而楊振寧先生的其他理論和成就雖然數量衆多,但可惜筆者能力不足水平有限知識淺薄十分慚愧,所以只能把一些不知所謂的想法寫下來,但故事總要有個結尾:

       只要人類科學仍然存在,我們就不能繞過物理學,就不能繞過廣義物理學三大領域之一的高能物理,就更不能繞過它的集大成產物——標準模型,而在標準模型的一個格子裏面,寫着弱相互作用宇稱不守恆,因此我們人類就永遠不會忘記那個物理學家……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