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明末名將袁崇煥,很多人腦袋裏都會冒出這個大大的問號。他到底是力挽狂瀾的民族英雄,還是通敵賣國的無恥漢奸?而一向以勤政、精明著稱的崇禎皇帝,又爲什麼非要自毀長城,用最殘酷的凌遲處四他?
要解開這個結,不能簡單地用“忠”或“奸”來貼標籤。這背後,是一場由性格悲劇、政治誤判和致命巧合共同釀成的驚天冤案。
首先,袁崇煥是個能臣,但也是個“狂人”。
他的功勞是實打實的。寧遠大捷,一炮轟傷努爾哈赤,讓其含恨而終;寧錦大捷,再次重創皇太極。他是明末爲數不多能讓後金鐵騎喫癟的悍將。崇禎即位後,對他寄予厚望,幾乎要錢給錢,要權給權。
問題就出在這裏。被皇帝極度信任衝昏頭腦的袁崇煥,竟誇下了“五年復遼”的海口。這本來可能只是個鼓舞士氣的口號,但崇禎當真了。爲了實現這個不可能的任務,袁崇煥做事開始變得“不守規矩”。
他最致命的一步棋,就是擅sha毛文龍。
毛文龍是誰?他是盤踞在皮島的軍閥,雖然不聽調遣、貪污腐敗,但他像一根釘子釘在後金身後,時不時騷擾一下,讓皇太極無法全力進攻明朝。袁崇煥爲了統一事權,以尚方寶劍先斬後奏,刀了同樣有尚方寶劍的毛文龍。這件事,他做得乾淨利落,但也徹底越界了。
在崇禎看來:你袁崇煥手握重兵,在外統軍,竟能不請示我就能刀了我一方大將?今天你能刀了毛文龍,明天是不是就能……皇帝的猜疑之心,從這一刻起被徹底點燃。這爲他的si,埋下了第一顆,也是最重的一顆砝碼。
其次,皇太極的“神助攻”和崇禎的“心態爆炸”。
刀了毛文龍沒多久,皇太極就繞道蒙古,直接打到了北京城下!這簡直是驚天噩耗。而袁崇煥聞訊,千里馳援,在北京城下與後金軍血戰。
但在北京城頭的崇禎和百官百姓眼裏,畫面是這樣的:你袁崇煥剛刀了牽制後金的毛文龍,皇太極就兵臨城下了,而且是你“引”來的?再加上你軍隊在城外,還一再要求讓疲憊的士兵進城休整,你想幹什麼?
這時候,皇太極使出了經典的“反間計”,故意讓兩個被俘虜的太監“偶然”聽到“袁巡撫與大汗有密約”的對話,然後放他們回宮。這條計策,《三國演義》裏都用爛了,但偏偏在崇禎多疑的心裏炸開了花。
他聯想到了袁崇煥的“擅權”(刀了毛文龍),聯想到了“五年復遼”的落空,聯想到了兵臨城下的恐懼。所有線索似乎都指向一個結論:袁崇煥通敵!
最後,悲劇的必然。
於是,崇禎毫不猶豫地拿下了袁崇煥,並在八個月後將其凌遲處si。以下是史書留下了令人咋舌的詳盡記載:
“遂於鎮撫司綁發西市,寸寸臠割之。割肉一塊,京師百姓從劊子手爭取生啖之。劊子亂撲,百姓以錢爭買其肉,頃刻立盡。開腔出其腸胃,百姓羣起搶之,得其一節者,和燒酒生齧,血流齒頰間,猶唾地罵不已。拾得其骨者,以刀斧碎磔之,骨肉俱盡”。
字裏行間,不忍細讀,一眼帶過,仍覺後心發涼,骨隙生寒。何其恨也!
而袁崇煥卻在生命的最後時刻,留下四句綿長的話:“一生事業總成空,半世功名在夢中。si後不愁無勇將,忠魂依舊守遼東。”
何等悲涼,又何等諷刺!臨行之際,他心心念唸的,仍是守護那個將他無情吞噬的王朝。然而,自這場“大戲”落幕之後,大明帝國的脊樑正加速折斷,一步步朝着覆亡的深淵滑落,再也無法逆轉。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