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錘40K | 陣營聚焦:帝皇禁軍

“在生死之戰中沒有旁觀者,戰火無處不及;因此戰鬥時不可憐憫,不可退縮,因爲死亡亦不會留情。”

——康斯坦丁·瓦爾多(Constantin Valdor),首任禁軍統帥

“By His will alone is Terra kept safe.”

“唯帝皇之意志,泰拉得以安然。”

——禁軍信條

“Only in death does duty end”

“唯有死亡纔是職責的終結”

——薩吉塔魯斯·馬拉克(Sagittarus Malacque)這句帝國名言最早出自這位禁軍無畏戰士,帝皇甚至將這句話刻在了他的無畏上。

帝皇之爪

  對於帝國數萬億的公民來說,近乎神話般的星際戰士是人類最優秀的戰士——而大多數人一生都不會有幸目睹到這些超人的死亡天使。更是極少數人才會知道另一個甚至更爲強大的軍事力量,凌駕於死亡天使之上。他們是由帝國中最嫺熟的基因工匠單獨製作而成的金色半神,他們的存在便是爲了保護皇帝免受敵人的最嚴重威脅。

他們便是帝皇禁軍,與寂靜修女一起,他們是險惡並且殘酷的銀河系和神聖泰拉之間的最後堡壘。他們是不屈不撓的武藝和力量的化身,他們會不惜一切發起最爲猛烈的攻擊。

 

一、起源:基因工程的巔峯傑作

  帝皇,有着高深莫測的智慧,能夠利用並積累大量遺傳學知識。有少數的學者相信,正是憑藉着這些要素,帝皇製作了禁軍。而這些真相隱藏在簡陋的洞窟雕刻、用象形文字寫成的晦澀信息、封存於靜滯力場的羊皮紙碎頁和被基因鎖閉的厚重卷冊之中,任何人都無法打開。這些片段講述了禁軍作爲深受信賴的護衛和參謀所行的事蹟,以及他們在對抗恐怖之物時贏得的偉大勝利。

  帝皇禁軍的誕生,可追溯至人類歷史上最黑暗也最具變革性的時期——“大遠征”(Great Crusade)前夕。彼時,帝皇尚以“統一者”的身份行走於泰拉,致力於結束地球長達數千年的“紛爭時代”,併爲人類邁向銀河奠定基礎。爲實現這一目標,帝皇啓動了多項頂尖基因工程,其中既包括爲征服銀河而生的阿斯塔特軍團(星際戰士),也包括爲守護自身與泰拉核心而生的帝皇禁軍。

 

  與阿斯塔特軍團源自“基因種子”技術不同,帝皇禁軍的基因改造更爲徹底、更爲精準,堪稱人類基因工程的巔峯之作。他們的基因模板直接源自帝皇本人的基因編碼,每一名禁軍戰士都是帝皇親手設計與培育的“完美戰士”,而非批量生產的戰爭工具。這一過程摒棄了阿斯塔特改造中可能出現的基因不穩定風險,每一步都由帝皇親自監督,從基因序列的優化到生理機能的強化,再到精神層面的塑造,均達到了當時人類科技與靈能水平的極限

 

  最初,帝皇禁軍的規模極爲有限,僅有數百人,被稱爲“帝皇的守護者”(Emperor's Guard),主要負責帝皇的近身安全與泰拉皇宮的核心防禦。隨着大遠征的推進,人類帝國的疆域不斷擴張,帝皇的安全面臨着來自銀河各處的潛在威脅,禁軍的規模才逐步擴大,但始終保持在極小的數量級——即便在鼎盛時期,其總數也未超過一萬人。這種嚴格的數量控制,既是由於基因改造過程的複雜性與資源消耗,更是爲了確保每一名禁軍都能達到“完美守護”的標準,避免數量稀釋質量。

帝皇和禁軍以及寂靜修女

  在“荷魯斯叛亂”(Horus Heresy)這一決定人類命運的內戰中,帝皇禁軍的起源設計得到了最嚴峻的考驗。當荷魯斯率領叛亂軍團逼近泰拉時,正是這些由帝皇親手締造的戰士,構成了皇宮最後的、也是最堅固的防線。他們以寡敵衆,抵禦着混沌星際戰士的瘋狂衝鋒,用鮮血證明了帝皇基因工程的卓越,也奠定了他們“不朽守護者”的傳奇地位。

 

二、選拔與訓練:從凡人到黃金戰士的蛻變

 

  帝皇禁軍的選拔標準之嚴苛,遠超人類帝國的任何武裝力量,甚至連阿斯塔特軍團的招募都難以企及。選拔並非面向全帝國,而是侷限於泰拉本土的特定貴族家族、忠誠衛士後裔或具有特殊靈能潛力的孤兒——這些候選人被認爲擁有最純粹的人類基因,且對帝皇的忠誠度與生俱來。

 

  選拔過程從童年開始,候選人需經過層層篩選:首先是基因序列檢測,必須與帝皇的基因模板存在極高的兼容性,任何基因缺陷或變異都會被直接淘汰;其次是生理與體能測試,包括力量、速度、耐力、反應能力等,只有那些遠超同齡人的“天生強者”才能進入下一輪;

  最後,也是最關鍵的,是精神與忠誠度測試——通過靈能儀式與心理試煉,篩選出那些精神意志堅定、對帝皇絕對忠誠、不受混沌腐蝕的候選人。據記載,每上千名候選人中,最終能通過選拔的往往不足一人,嚴苛的篩選確保了禁軍隊伍的“純粹性”。

 

  通過選拔的候選人,將進入位於泰拉皇宮深處的“禁軍訓練營”,開始長達數十年甚至上百年的訓練與改造。這一過程分爲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基因改造與生理強化。

  候選人將接受一系列基於帝皇基因技術的改造手術,包括植入強化器官、優化肌肉纖維、強化骨骼結構、提升感官能力等。

  改造完成後,禁軍戰士的身高可達兩米五以上,力量遠超阿斯塔特戰士,能輕鬆舉起數噸重的物體;反應速度快到可以躲避子彈;感官敏銳到能察覺空氣中最細微的氣味與震動;壽命也被延長至數百年,甚至在靈能與科技的維持下,部分戰士可存活上千年。

 

第二階段是戰鬥技能訓練。

  禁軍戰士需要精通人類帝國所有已知的武器類型,從近戰的動力劍、能量斧,到遠程的爆彈槍、激光炮,再到專門對抗靈能生物的靈能武器,每一種都要達到“大師級”水準。

  此外,他們還需掌握徒手格鬥、暗殺技巧、陣地防禦、戰術指揮等技能,既能作爲單兵進行精準暗殺,也能作爲小隊執行攻堅任務,更能指揮防線抵禦大規模進攻。

  訓練場景模擬了銀河中最惡劣的戰鬥環境——從熔岩星球的高溫地帶,到太空真空的無重力區域,再到混沌 亞空間的扭曲領域,確保他們能在任何環境下戰鬥。

 

第三階段是精神與職責塑造

  除了戰鬥技能,禁軍戰士還需學習人類帝國的歷史、帝皇的教義、泰拉的法律與禮儀,理解自身職責的神聖性。他們要接受靈能訓練,學會控制自身的靈能力量,既用於戰鬥,也用於抵禦混沌的精神腐蝕;同時,通過持續的儀式與宣誓,強化對帝皇的忠誠度,將“守護帝皇”內化爲自身的本能與信仰。

 

  當訓練完成後,候選人將參加一場莊嚴的“授勳儀式”,由資深禁軍戰士爲其披上標誌性的金色動力甲,授予禁軍徽章與武器,正式成爲帝皇禁軍的一員。這一刻,他們不再是凡人,而是化身守護帝皇的“黃金戰士”,將自己的一生乃至永恆,都奉獻給守護泰拉與帝皇的使命。

 

三、裝備與武備:帝國科技與神聖象徵的融合

 在戰錘40K的黑暗宇宙中,帝皇禁軍的動力甲與武器代表着人類科技與基因工程的巔峯。這些裝備不僅是戰鬥力的象徵,更是帝國存續的終極保障:

 

一、動力甲:黃金壁壘的科技奧祕

 

1. 基礎架構與核心材質

 

  禁軍動力甲採用奧瑞邁特合金(Auramite)爲主體框架,這種源自黑暗科技時代的金色金屬具有原子級韌性,可抵禦等離子炮直擊 。其表層覆蓋多層陶瓷複合裝甲,並內置反射立場發生器,能將70%的能量攻擊折射回敵方。動力甲背部的聖血反應堆是其能源核心,通過微型核聚變提供無限動力,同時釋放癒合因子,使穿戴者在失去肢體後仍能維持戰鬥。

 

2. 型號與戰術定位

 

- 禁軍衛士動力甲

標準型裝備整合微型鳥卜儀與傳送信標,支持戰術瞬移與戰場態勢實時分析。其頭盔內置多光譜目鏡,可穿透煙霧、輻射與靈能干擾,在巴爾之圍中,禁軍憑藉此功能在泰倫蟲族的酸霧中精準擊殺敵方神經節點。

- 阿奎隆型終結者甲(Aquilon Pattern)

  專爲攻堅設計的超重型裝甲,採用精金框架+雙伺服關節結構,可承受無畏機甲級別的衝擊力。其內置萊曼之耳增強模塊能捕捉亞空間能量波動,在恐懼之神星系戰役中,該型號成功預判了混沌惡魔的傳送突襲。

也叫“天鷹終結者”

- 阿拉琉斯型終結者甲(Allarus Pattern)

  最新一代終結者甲,通過磁驅動獅子座級致動器實現超凡機動性,可在零重力環境下完成360度空翻斬擊。其胸甲集成亞空間屏蔽場,使穿戴者免疫90%的靈能攻擊,曾在網道戰爭中保護禁軍小隊穿越惡魔領域。

阿喀琉斯型終結者

- 無畏機甲裝甲

  蔑視者無畏的原子護盾可自動修復損傷,在第二次泰倫戰爭中,一架阿基里斯型無畏在護盾被擊破後仍堅持戰鬥17小時。特拉蒙重型無畏的多層折射立場更能同時抵擋10道熱熔炮齊射,其裝甲表面的帝皇親手鍛造甲片是終極精神象徵。

 

神聖蔑視者無畏

二、武器系統:精密殺戮的終極詮釋

 

1. 近戰兵器:力與美的結合

 

- 哨戒之刃(Sentinel Blade)

  動力劍與爆彈槍的完美結合,劍刃內置科沃爾脈衝激光,可在12英寸射程內進行精準射擊 。其重心經過大師級工匠調校,使禁軍能以閃電般的速度完成劈砍與射擊的無縫切換,在恐懼之主艦隊的跳幫戰中,該武器曾單槍匹馬摧毀三艘混沌巡洋艦的艦橋。

哨戒之刃

盾衛連長手中的哨戒之刃

- 衛戍長矛(Guardian Spear)

  禁軍標誌性武器,矛尖的動力刃可切開泰坦裝甲,下方掛載的雙聯爆彈槍具備每分鐘300發的射速。其變種崩解之矛配備黑暗科技時代的遺蹟毀滅者,能將目標從原子層面瓦解,在奧克塔留斯戰役中,該武器瞬間蒸發了一支千人規模的獸人戰爭機器部隊

禁軍長矛

- 堡主之斧(Castellan Axe)

  阿拉魯斯終結者的專屬武器,斧刃震盪力場可將敵方動力甲密封系統震碎,配合暴君殺手能力,曾在十分鐘內擊殺一名混沌冠軍及其 終結者護衛隊。

 

手拿長斧的圖拉真

2. 遠程武器:精確打擊的典範

 

- 驍騎颶風爆矢槍(Sagittarum Hurricane Bolter)

  射速是普通爆矢槍的三倍,配備穿甲-燃燒雙模式彈藥,在對抗泰倫蟲族時,該武器可同時穿透甲殼並引發內部爆炸。其內置的彈道計算器能自動修正重力、風速與目標移動軌跡,在恐懼之神星系的行星攻堅戰中,驍騎部隊憑藉此功能在5公里外狙殺敵方指揮官。

- 毒蛛風暴炮(Arachnus Storm Cannon)

  特拉蒙無畏的主炮,採用集束能量發射技術,可在爆發模式下每分鐘傾瀉5000發穿甲彈,瞬間清空整片步兵集羣。其能量束在擊中目標後會分裂爲多個次級彈頭,在第三次阿瑪吉頓戰爭中,該武器曾一次性摧毀15輛獸人坦克組成的楔形陣列。

特拉蒙無畏

- 強弩榴彈發射器(Ballistus Grenade Launcher)

  阿拉琉斯終結者的標配遠程武器,可發射熱熔-破片雙效榴彈,對載具與步兵均具毀滅性打擊。其智能引信能根據目標材質自動調整爆炸時機,在恐懼之主艦隊的防禦戰中,該武器曾精準引爆敵方魚雷,將其破壞力反彈回混沌戰艦。

 

3. 特殊武器:對抗極端威脅的終極手段

 

- 普羅圖斯型等離子投射器(Proetus Plasma Projector)

特拉蒙動力拳套內置的噴火器,可噴射出溫度達15000℃的等離子流,在恐懼之神星系的戰役中,該武器將整支混沌星際戰士部隊熔鑄成金屬雕塑。

- 遺蹟瓦解射線槍(Adrathic Disintegration Beamer)

僅薩拉納託伊重型部隊配備的黑暗科技武器,其原理是通過量子共振破壞物質鍵,曾在荷魯斯之亂中瞬間抹除了一艘叛亂戰巡艦的引擎核心。

 

禁軍的裝備設計始終圍繞高效協同展開:

 

- 維克斯戰旗手的帝皇戰旗釋放的榮耀光環,可使周圍禁軍武器傷害提升,在奧克塔留斯戰役中,該增益讓一條原本瀕臨崩潰的防線堅守了七天。

- 仲裁庭的 星炬網絡監控系統能同時追蹤銀河範圍內的1000個威脅點,並通過思維同步器將情報實時共享給所有禁軍單位,在第二次泰拉戰役中,此係統提前三個月預判了黑色軍團的突襲。

- 寂靜修女協同部隊的反靈能立場與禁軍的亞空間屏蔽場形成互補,在網道戰爭中,這種組合成功封鎖了一處關鍵的惡魔傳送門。

 

禁軍和寂靜修女

  禁軍裝備的維護由阿奎蘭鍛造廠的大師級工匠負責,每一件武器都需經過999次聖化儀式與基因綁定認證。在恐懼之主艦隊的長期作戰中,禁軍戰士甚至會用自己的血液爲武器充能,這種血祭儀式不僅能暫時提升武器性能,更是對帝皇忠誠的終極表達。

  帝皇禁軍的裝備,是人類帝國最頂尖科技與神聖象徵意義的完美融合。每一件裝備都由泰拉的頂級工匠親手打造,耗費數年甚至數十年時間,既具備強大的實戰性能,也承載着“守護帝皇”的神聖寓意。

 

四、職責與使命:泰拉的終極守護者

 

自誕生之日起,帝皇禁軍的核心職責就從未改變——守護帝皇的安全與泰拉的核心利益。但隨着人類帝國的歷史變遷,其職責範圍也在不斷擴展,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使命體系。

 

核心職責:黃金王座的守衛者

 

  荷魯斯叛亂後,帝皇被安置在泰拉皇宮的黃金王座上,依靠靈能維持生命,同時支撐着人類帝國的星語通訊網絡與亞空間導航。此後,“守護黃金王座”成爲帝皇禁軍最核心、最神聖的職責。

 

  禁軍戰士分爲不同的小隊,輪班駐守在黃金王座所在的“聖所”(Sanctum Imperialis)及其周邊區域。他們警惕地監視着每一個角落,任何未經授權的人員靠近都會被立即攔截,哪怕是帝國的高級官員、阿斯塔特軍團的基因原體(若仍在世),也必須經過嚴格的審批才能進入聖所範圍。

 

  除了物理防禦,禁軍還需抵禦來自亞空間的威脅。黃金王座所在的區域是人類帝國靈能波動最強烈的地方,容易吸引混沌惡魔的覬覦。禁軍戰士憑藉自身的靈能防禦與神聖武器,不斷擊退試圖穿越亞空間屏障、污染黃金王座的混沌生物,確保帝皇的“沉睡”不受干擾。數百年來,黃金王座從未被敵人突破,這背後是無數禁軍戰士的堅守與犧牲。

 

擴展職責:泰拉的防線與帝國的“最後手段”

 

  除了守護黃金王座,帝皇禁軍還承擔着泰拉整體的防禦職責。作爲人類帝國的首都,泰拉是整個帝國的政治、軍事與精神中心,其安全關乎帝國的存續。禁軍與泰拉防禦部隊、阿斯塔特殘餘軍團、機械神教的護教軍等力量協同作戰,構建起多層次的泰拉防禦體系。

 

  在面對大規模外敵入侵(如“大裂隙”開啓後混沌勢力的進攻)時,禁軍會走出皇宮,與其他武裝力量並肩作戰,成爲泰拉防線的“尖刀”與“支柱”。他們憑藉強大的戰力,在戰場上撕開敵人的防線,鼓舞友軍的士氣,往往能在戰局最危急的時刻扭轉局勢。

 

對戰獸人

  此外,帝皇禁軍還是人類帝國的“最後手段”。當帝國面臨足以覆滅的危機(如大規模混沌叛亂、異形帝國入侵),且其他武裝力量無法抵禦時,禁軍會主動出擊,執行“帝皇的意志”——或暗殺敵方領袖,或摧毀敵方核心設施,或在關鍵戰場發起決定性衝鋒。這種出擊極爲罕見,一旦發生,便意味着帝國已到生死存亡之際。

 

特殊職責:帝皇意志的執行者

 

  作爲帝皇最親近的守護者,禁軍戰士有時還會承擔“帝皇意志執行者”的特殊職責。在帝皇尚能直接下達命令的時代,禁軍會作爲帝皇的使者,前往銀河各處,傳達帝皇的指令,監督阿斯塔特軍團與帝國官員的行動,甚至在必要時,代表帝皇處決叛亂者與異端。

 

禁軍對戰附魔戰士

 荷魯斯叛亂後,帝皇陷入沉睡,無法直接下達命令,但禁軍仍保留着這一職責。他們通過解讀帝皇的靈能波動、泰拉皇宮的古老預言以及帝國元老院的決議,判斷“帝皇的意志”,並採取相應行動。例如,當某一阿斯塔特戰團出現異端傾向,或帝國總督發動叛亂時,禁軍會派出小隊前往處置,以雷霆手段平息叛亂,確保帝國的統一與忠誠。

 

這種特殊職責,讓禁軍不僅是“戰士”,更是“法官”與“使者”,他們的權力凌駕於帝國的大部分機構之上,只需對帝皇負責。

 

五、禁軍主要戰鬥單位

 

  在戰錘40K的黑暗宇宙中,帝皇禁軍作爲人類文明最後的壁壘,其麾下每一支單位都是基因鍊金術與戰術哲學的巔峯之作。以下從核心戰鬥部隊到特殊職能單位,完整解析這支黃金軍團的戰力構成:

一、核心戰鬥單位

1. 盾衛連(Shield-Captain)

- 定位:戰場指揮官與精銳突擊力量

- 裝備:哨戒之刃(Sentinel Blade)與禁衛之盾(Praesidium Shield)的組合,既能在近戰中撕裂動力甲,又能展開能量力場抵禦重型武器轟擊 。

- 戰術:作爲禁軍戰術體系的核心節點,盾衛連常率領小隊實施斬首行動。例如在巴爾之圍中,某盾衛連長僅憑三人小隊便突破泰倫蟲族的神經節點網絡,爲帝國艦隊爭取到關鍵的轟炸窗口。

盾衛連長

2. 禁軍衛士(Custodian Guard)

- 定位:全能型步兵支柱

- 裝備:

- 衛戍長矛(Guardian Spear):內置科沃爾脈衝激光,兼具遠程壓制與近戰破甲能力 。

- 悲憫劍(Misericorde):專爲處決靈能者設計的能量匕首,可中和亞空間能量。

-在第二次泰拉戰役中,一個10人衛士小隊曾以該技能硬抗混沌星際戰士的熱熔齊射並反殺對手 。

禁軍衛士

3. 恐懼之主(Dread Host)

- 定位:重裝突擊部隊

- 裝備:蔑視者無畏機甲(Contemptor Dreadnought)的變種,配備雙聯地獄焚化者與伽拉圖斯戰刃(Galatus Blade),其動力場護盾可抵消90%的常規火力。

- 戰術:作爲戰線錨點,恐懼之主常部署於敵方重火力集中區域。在第三次阿瑪吉頓戰爭中,三架恐懼之主組成的三角防禦陣,僅憑自身護盾便承受了獸人戰爭機器整整一個小時的炮擊。

二、精英特種部隊

1. 阿拉魯斯親衛(Allarus Custodians)

- 定位:終結者級攻堅力量

- 裝備:

- 強弩榴彈發射器(Ballistus Grenade Launcher):可發射集束破甲彈,對載具造成毀滅性打擊。

- 堡主之斧(Castellan Axe):動力巨斧的變種,其震盪力場可將敵方步兵震飛並破壞其裝甲密封系統 。

桌面棋子形象

2. 驍騎禁軍(Sagittarum Custodians)

- 定位:高速機動打擊部隊

- 裝備:

- 驍騎颶風爆矢槍(Sagittarum Hurricane Bolter):雙聯速射爆矢槍,射速是普通爆矢槍的三倍。

- 攔截者長槍(Interceptor Lance):騎槍形態的熱熔武器,可在衝鋒時瞬間蒸發敵方載具裝甲 。

- 戰術:常以噴氣摩托集羣實施閃電突襲,在恐懼之神星系戰役中,一支30人的驍騎部隊在敵後展開"蜂羣戰術",通過高速機動分割並殲滅了一支千餘人的混沌邪教徒軍隊。

三、支援與特殊職能單位

1. 維克斯戰旗手(Vexilus Praetor)

- 定位:戰場增幅核心

- 裝備:

- 帝皇戰旗(Vexilla Imperius):釋放"帝皇意志"力場,使周圍禁軍武器傷害提高30%。

- 防禦戰旗(Vexilla Defensor):生成折射力場,將敵方遠程攻擊命中骰結果減1。

- 戰術價值:在關鍵戰役中,維克斯戰旗手的位置往往決定了戰線的走向。在奧克塔留斯戰役中,一面帝皇戰旗的存在使禁軍防線在泰倫蟲族的潮水般攻勢下堅守了整整七天。

2. 仲裁庭(Tribunal)

- 定位:情報與戰略決策中樞

- 職能:

- 情報分析:通過泰拉皇宮的星炬網絡監控全銀河威脅,曾提前三個月預判了黑色軍團對恐懼之神星系的突襲。

- 戰術裁決:在荷魯斯之亂期間,仲裁庭成員凱撒·柯茲(Caesar Koze)力排衆議,否決了對叛亂原體福格瑞姆的正面強攻計劃,轉而採用滲透刺殺戰術。

- 特殊權限:擁有直接調動寂靜修女部隊的權力,在網道戰爭中,仲裁庭與寂靜修女的協同作戰成功封鎖了一處關鍵的亞空間裂隙。

3. 蔑視者無畏機甲(Contemptor Dreadnought)

- 定位:移動戰爭堡壘

- 型號:

- 阿喀琉斯型(Achillus Pattern):配備懼懾之矛(Dreadspear)與雙聯重型爆矢槍,擅長中近距離綜合作戰。

- 伽拉圖斯型(Galatus Pattern):裝備巨型動力刃與強化護盾,專爲對抗敵方重型單位設計,曾在恐懼之主艦隊的跳幫作戰中獨自摧毀三艘混沌巡洋艦的艦橋。

- 技術奧祕:其原子護盾系統可自動修復損傷,在第二次泰倫戰爭中,一架伽拉圖斯無畏在護盾被擊破的情況下,仍憑藉自動修復協議堅持戰鬥了17個小時。

四、傳奇與非常規單位

1. 恐懼御主(Dread Host)

- 定位:戰略威懾力量

- 構成:由三艘遠古戰艦(阿特洛帕斯號、克洛提號、雷刻西斯號)組成的艦隊,搭載數百名禁軍戰士。

- 戰術:實施"滅絕式打擊",曾在烏爾德里亞星戰役中,三艘戰艦同時啓動新星炮,將整支混沌惡意艦隊蒸發在亞空間入口處。

2. 特拉蒙重型無畏(Telemon Heavy Dreadnought)

- 定位:超重型攻堅武器

- 裝備:

- 毒蛛風暴炮(Arachnus Storm Cannon):四聯裝速射炮,每分鐘可傾瀉數千發穿甲彈。

- 特拉蒙動力拳套(Telemon Caesti):內置等離子投射器,一拳可擊穿泰坦級戰爭機器的裝甲。

- 實戰記錄:在恐懼之神星系的行星攻堅戰中,兩架特拉蒙無畏作爲先鋒,僅憑自身火力便突破了敵方三道防線,爲後續部隊打開了缺口。

3. 寂靜修女協同部隊

  全員由不可接觸者(Blanks)組成——這類人類在亞空間中沒有靈魂投影,天生免疫靈能攻擊,並能形成干擾靈能活動的“虛無領域”。

- 定位:反靈能特種部隊

- 合作模式:

- 審判修女(Sisters of Silence):使用爆矢槍與格鬥武器壓制敵方靈能者,其存在可使亞空間能量紊亂,在恐懼之主艦隊的多次行動中,審判修女的反靈能立場成功干擾了敵方的召喚儀式 。

- 警戒修女(Sisters of the Watch):配備行刑者巨劍(Executioner Greatsword),擅長近戰斬殺靈能者,在網道戰爭中,一支警戒修女小隊與禁軍衛士配合,成功擊殺了一名正在進行儀式的惡魔王子 。

 “若說星際戰士是經過基因增強的帝國士兵的‘超人類戰士’,那禁軍對星際戰士而言,便是更高階的精英——他們的純粹力量與意志力,絕對無法撼動。”——《禁軍尊崇檔案》(Adeptus Custodes Respect Thread)

                    最後感謝您的觀看和點贊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