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機時刻 礦石中最鋒銳的矛

產自貴州省銅仁市萬山區萬山汞礦的辰砂/硃砂(紅黑色矛頭晶體)白雲石(白色底巖)水晶(透明小晶體)共生

中國自古以來就是辰砂的主要產地,其辰字即來源於古代的辰州,即今天的湖南沅陵一帶。在今天其收藏級標本產地橫跨黔東湘西,爲同一條礦脈,尤其以貴州銅仁的萬山礦區,雲場坪礦區,以及湖南鳳凰縣茶田礦區這三大礦區出產的辰砂標本爲最佳。

除中國外,烏克蘭/俄羅斯 頓涅茨克地區的Sofiya Mine出產浮生的矛頭硃砂晶體,西班牙卡斯蒂利亞-拉曼恰自治區的Almaden mine也有自形性很棒的硃砂晶體,有些還會和自然汞共生,但早已絕產,南京礦展我曾流連過一位西班牙礦商的攤位,可惜並沒有發現有晶型的硃砂。

日本北海道島的旭水銀礦山(Asahi Mine)的辰砂多以菱面體形式出現,也有半穿插形式,顏色鮮紅,但晶體往往極小,大約只有2-3mm。意大利托斯卡納的Ripa mine和Levigliani Mine也有自形性不錯的硃砂晶體,但尺寸往往更小,不過多數都能和自然汞共生,非常奇特。

此外,我國較著名的奇石如雞血石,東坡肉石等的紅色,也是因爲其中含有部分辰砂的緣故。

辰砂的化學式爲硫化汞,是典型的低溫熱液礦物,因此也經常和同爲低溫熱液礦物的水晶共生。其在工業鍊汞,藝術顏料上多有應用,常溫下比較穩定無毒,但加熱後易分解,作爲手串也不適合長期佩戴,這是因爲汞的配位和極化能力極強,有可能以分子態直接溶解在汗水中,也易於汗液接觸後形成劇毒化合物HgCl2。

辰砂爲三方晶系,主要晶型爲菱面體及其變種,矛頭硃砂即爲兩個菱面體斜向穿插形成。

一般來說,辰砂多爲鮮紅色,但也有不少辰砂像本塊標本一樣外表發黑,只有在強光下才顯現出透紅色,傳統結論認爲這是由於光照導致辰砂轉化爲了黑辰砂,但事實並沒有那麼簡單,根據2006年意大利的一篇論文的研究結論,氯和辰砂易發生反應形成灰色的氯汞化合物,其分解辰砂後形成的硫會同時促進前者反應的發生以及黑色硫酸鹽的出現,二者相輔相成最終導致辰砂完全變黑。這也可以解釋爲什麼有些辰砂在地下並未接觸光照,開採時就已經是黑色。

本塊標本的辰砂呈現矛頭狀如衆星捧月般被無色透明水晶簇擁,形態上對比度極強,完整度和晶體大小一流,顏色上因爲發黑了則稍遜一籌。但只要在手機手電的強光下晶體仍然紅透,非常漂亮,幾處斑晶點綴的也好。

本塊標本也是我清修過的最大塊標本,重達約1kg,金剛砂線鋸在石英岩中來回切割,因爲最終要切出一個曲面,在發現一處位置偏移後(最後一圖的中間位置)不得已還用了兩頭開工法,歷經磨難最終將整面水晶和辰砂完好無損的取下,事後右臂肱二頭肌痠痛了兩天,我估測的非常準確,一次到位剛好能卡進5.1cm的礦標盒,運氣極好,可以說是礦物之神暗暗顯靈了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