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去年託尼剛拿到 Find X8 系列的時候,小號的 Find X8 採用了非常果味的配色,外加直角邊框 + 直屏設計,當時編輯部有一大部分人都覺得這實在是太果了 ——
但您猜怎麼着,一年過去了,這種設計不止成爲了彈幕最多的打法,更成爲了銷量最高的打法。
據 OPPO 周意保在自個兒微博裏的說法, Find X8 總銷量是上代的 2.5 倍。
於是乎我們可以看到,今年所有廠商都回過了味,集體變果了。。。( 不信的話你們等兩個月再看 )
包括 OPPO 也更進一步:今年 Find X9 全系都用上了直角邊框 + 直屏的設計, Deco 也從堅持了三代的居中大圓變成了類似 Find X5 的左側方形 Deco 。
咱先暫且不論這改變後的外觀好不好看,但我們問了一下 OPPO 那邊的人今年的 Find X9 爲什麼要有這麼大的外觀改動,得到的答覆是爲了綜合考慮影像配置、大電池和好手感,從而做出的取捨。
反正絕對不是因爲蘋果也幹了( 狗頭 )。
那麼這種取捨到底值不值呢?我們先從 Find X9 Pro 的影像部分開始聊。
# 影像
大家都關心的攝像頭配置方面, Find X9 Pro 擁有一顆 2 億像素的長焦鏡頭,主攝採用了號稱 “ 真 · 滿血版 ” 的索尼 LYT-828 傳感器,5000 萬像素配 1/1.28 英寸的大底 —— 爲什麼 OPPO 非要強調一手 “ 滿血 ” 其實是有原因的,我們一會兒說。
超廣角鏡頭爲 5000 萬像素的 JN5 。而在超廣角鏡頭下面,則是一顆之前讓 Find X8 Ultra 大殺四方的丹霞原彩鏡頭。
這四顆攝像頭打配合,能把 Find X9 Pro的影像推到什麼樣的高度呢?
首先它給託尼帶來的第一感受就是 “ 大 ” 。先帶大家淺看幾個樣張,值得注意的是查看這些照片的 Exif 信息之後你會發現,很多照片都是直出的 5000 萬像素。
要知道以往手機雖然也都搭載 5000 萬像素的鏡頭,但實際上通常是工作在 1200 萬像素的模式下的。
因爲 5000 萬全像素雖然理論上會保留更多的細節,但因爲傳感器沒有變大,更小的單像素面積反而降低了進光量,導致在光照沒有那麼充盈的場景下帶來更多的噪點,畫面不夠純淨。
而 Find X9 Pro 拍的 5000 萬像素照片夜景,好像沒有這種問題啊?
原因很簡單,OPPO 今年的影像管線背後有祕密。
按照宣傳的口徑,OPPO 整了一個叫做 “ 超像素融合引擎 ” 的東西。它是針對 5000 萬像素以上照片研究了一套新的計算攝影方案,主要是爲了解決高像素照片的兩個問題:一是噪點過多,二是算力需求暴增。
先說噪點過多的問題, OPPO 這次引入了卷積神經網絡做降噪處理,並且用了 50 萬張照片做訓練,用來判斷 5000 萬個像素中哪些是光學細節、哪些是噪聲。
算力這一塊, OPPO 讓 SoC 的各個部分都各司其職了一把,你 NPU 不是適合降噪嗎,那你就專門去降噪; GPU 適合幀與幀之間的選幀配準之類的活,那它就專門幹這個。
然後重點是,讓 NPU 和 GPU 分區域地接力計算,這樣一來,根據 OPPO 的說法,能讓 CPU 負載降低 50% 、帶寬佔用減少 60% ,同時整體功耗減少 50% 。
而且還記得託尼剛剛說的啥嗎 —— 這套算法是針對 5000 萬以上像素研發的,那麼也就是說,它也同樣適用於長焦鏡頭上 2 億像素的直出。
也難怪預熱那段時間 OPPO 發的 2 億像素樣張,那位模特被大家調侃說是史上最慘,真的是每一根睫毛都能看得很清楚。。。
並且跟上代 Find X8 的抓拍邏輯一樣, OPPO 並不想讓超清照片成爲一個使用門檻很高的功能,所以即便大家平常在最基礎的 “ 照片 ” 模式下拍照,相機也可以根據拍攝環境自動切換 5000 萬、 2400 萬或者 1200 萬像素。
另外大家應該已經知道 OPPO 這次也給大杯配上了外掛的增距鏡,叫做哈蘇專業影像套裝。我們之前微博也發過圖賞了,可擴展性非常的強,看起來是吸取了很多配件廠做外設的經驗。
雖然說現在我們還沒辦法給大家放增距鏡的樣張,但手機已經自帶 2 億潛望長焦了,要是再加上個增距鏡。。。你們就想吧。
另外除了靜態的照片之外, OPPO 的實況照片體驗一直也是安卓陣營的第一梯隊,爲了鞏固地位, OPPO 這次的實況照片也大起來了,從以往大家都在用的 2K 錄製分辨率直接提升到了 4K 的分辨率。
而且這回 4K HDR 的實況照片除了每一幀都很清晰,跟封面圖的一致性也很好,色彩還原準確。
你們可能不知道手機錄像的時候可以有多費電,但凡 OPPO 調不好相機的功耗肯定都不敢這麼玩 —— 所以針對這點我們也測試了下,Find X9 Pro 在開啓相機並且啓用 4K 實況照片功能的情況下,在拍照界面停留 5 分鐘並且拍攝 10 張照片,芯片的平均功耗在 4.7 W 左右。
託尼知道有很多人喜歡實況照片是因爲可以後期另外選封面圖拯救廢片,但以往實況圖的畫質總是差點意思,現在有了 4K 的分辨率,編輯部那些有女朋友的手殘黨們直呼有救了,不會拍照片沒關係,現在直接對着女朋友 4K 實況照片咔咔一頓拍就完事了。
除了超清的照片和動圖,Find X9 Pro 主攝其實還有一個新的特性,名叫 “ 瞬時三曝光 ” —— 好了,這裏我們可以繼續填開頭埋的 “ 滿血 LYT-828 ” 那個坑了。
去年Find X8 系列引入了一個叫 “ 瞬時雙曝光 ” 的技術,今年 OPPO 又進了一步: Find X9 Pro 的動態幀和畫質幀能夠同時採集,這樣一來就能多采集一個 “ 靈活幀 ” 。
既可以當作長曝光幀進一步提升動態範圍,還能在抓拍更快的前提下,進一步提升抓拍的畫質。
而且不是說用了 LYT-828 傳感器就能支持瞬時三曝光,因爲它的背後還對應着 OPPO 在整個攝影管線上的努力,所以 OPPO 才一直着重強調自己是 “ 滿血 LYT-828 ”。
另外,今年早些時候 OPPO 在影像路線上引入的丹霞多光譜攝像頭也迎來了升級。
今年參與色彩還原運算的傳感器又多了一個:多光譜傳感器,從現在開始三種傳感器可以去去聯合判斷取景器內的色溫、色彩了,拍照的時候能夠更好的還原白平衡的表現, OPPO 把今年 Find X9 Pro 上用的這套系統稱爲第四代色彩還原技術。
我們還在影棚模擬了一個低色溫的極端環境,大家可以感受下 Find X9 Pro 在這種情況下色彩還原的效果。
而且最令我驚喜的是,這種三傳感器共同運算的方式也讓 Find X9 Pro 有了非常優秀的多攝一致性。你看我們在連續變焦的時候,雖然說鏡頭切換的瞬間還是有鏡頭位置不同帶來的畫面抖動,但多攝白平衡一致性非常好,不會出現色溫亂飄的情況。
硬實力講完,下面我們再講情緒價值。
還記得去年的膠片濾鏡我們就吹了很久,而今年的 Find X9 系列新增了 CCD 濾鏡。
CCD 濾鏡以前也有廠商做過,但這裏託尼覺得他們都有一個誤區,那就是 CCD 和拍立得的核心其實是 “ 強閃 ” ,就是把畫面中心的人物打亮,拍出冷白皮,而照片四角又會暗下去,形成一種強烈對比的影調 —— 說白了就是顯白、更加顯白。
以往的 CCD 濾鏡太過於在乎古早傳感器復古的影調,而忘了紅書玩家們實際上關注的是想把自己的皮膚拍得有那種冷白的質感。
而 OPPO 這回的解法是,他們把閃光燈做了史詩級的增強,單燈在 1 米距離能達到 140 多勒克斯的最高亮度,並且可以覆蓋人像拍攝的各個焦段,就得到了現在 CCD 味兒非常正的效果。
除了非常不錯的 CCD 濾鏡,我還很喜歡新增的 800T 膠片濾鏡,非常適合在低光和夜間環境下拍,鎢絲燈的色溫能讓照片有很強的電影感。
錄像方面,在後續託尼跟 OPPO 小夥伴交流的過程中也瞭解到,這次他們在視頻錄製功耗上下了很大的功夫去調教,於是我們直接用 Perfdog 分別測試了一下不同規格 HDR 視頻錄製時的功耗,結果是這樣的。
我們可以看到 1080P 30 幀、 4K 30 幀的芯片功耗只有 3.5W 左右, 1080P 60 幀和 4K 60 幀的芯片功耗也只有 5W 左右 —— 比我們幾年前測試的旗艦手機降低了幾乎 50% 的功耗,長時間錄像會更穩。
Find X9 Pro 的影像部分就先給大家帶到這裏,至於標準版的 Find X9 ,它倆配置上的區別主要是標準版用的是 LYT-808 的主攝和 5000 萬像素的 LTY-600 潛望長焦,而 5000 萬像素、丹霞、4K 實況圖這些配置標準版同樣也有。這裏我們就簡單給大家放一組樣張看看。
# 性能
性能方面, Find X9 全系搭載了天璣 9500 處理器,關於這顆處理器有多強我們之前也給大家體驗過了,就不再多囉嗦 Geekbench 、3D Mark 這些了,直接給大家上一個遊戲測試結果 ——
根據 Perfdog 記錄的數據,Find X9 Pro 《 原神 》須彌城跑圖平均幀率 60.4 幀,全程穩成一條直線,整機平均功耗4W,半小時跑圖結束後機身最高溫度 功耗40.5℃,完全沒有壓力。
來到壓力更大的《 崩鐵 》黃金的時刻跑圖環節, Find X9 Pro 平均幀率也能來到 58.2 幀,全程沒有太大的波動,但整機功耗更高, 8.2W ,半小時跑圖結束後機身最高溫度 53.5℃ ,有點燙手。。。
總之,你要是最多玩玩 《 原神 》 這種遊戲,那 Find X9 完全沒有壓力,但你要是玩壓力更大的 《 崩鐵 》之類的遊戲,也不是不能玩,但最好加個散熱背夾,不然手會有點遭罪。
# 系統
隨着 Find X9 系列一起來的,還有新的 Color OS 16 ,大家一眼能看到的區別就是這次系統配色的飽和度更低了,還有新的光效效果。
當然最重點的還是它保留了 Color OS 15 絲滑流暢的特性,並進一步打磨。這不前一陣米羅參加 OPPO 的活動,看到了一個叫做 “ 繁星編譯器 ” 的東西,可以用來提升系統流暢度。
嘰裏咕嚕說什麼呢?是這樣的,在傳統的安卓架構當中,上層應用的代碼一般用的是 Java ,而驅動硬件的底層用的是 C 或者 C++,由於它倆的語言不通,所以需要有一個虛擬機把 Java 代碼的指令翻譯一遍,才能傳給底層去執行,而這中間的虛擬機就叫做 ART ( Android Runtime ) 。
咱們按照常識也知道,一句話被幾個人傳過之後,信息就很容易失真,所以這種架構的設計,就導致上層應用的指令很難精準傳達給硬件,容易造成性能浪費,也就會出現處理器猛跑但依舊解決不了卡頓的情況。
而繁星編譯器可以讓上層的 Java 代碼、虛擬機邏輯和原生 C 代碼,融合成統一底層語言,可以進行統一優化、統一加速,這樣上層應用的代碼也就能夠享受到底層同等的性能優化,從而解決卡頓問題,讓手機持久流暢。
關於流暢這塊一是還得等各位真正上手試試,二是得看能不能經得住時間的考驗,那下面我們再講講我們看得見摸得着的部分,比如今年一年託尼感知變化比較大的是小布助手變得更好用了,現在不止能總結圖文內容,還能總結視頻,生成的文字摘要,還能通過記錄的時間戳回到原先的位置。
更加無感的記賬功能,支付寶、雲閃付和微信支付都能自動記賬,再也不會漏記。
如果對着取餐碼按下小布記憶按鍵,流體雲上還能生成對應品牌的取餐碼,喝小甜水的情緒價值也是給足了。。。
並且在這些新功能擴展的同時,原本的功能也在不斷地強化。米羅之前就很喜歡用一個例子來考語音助手,那就是讓它執行一個很繞口的指令:“ 分別在今天晚上 8 點和明天早晨 8 點提醒我在明天晚上的 8 點去浙一醫院拍攝之前預約好的核磁檢查 ” 。
他在過去兩年裏是眼看着小布助手從 “ 我聽不懂呀 ” ,變得現在這樣遊刃有餘的。
小布識屏這塊也是,米羅很喜歡用它去解析自己多鄰國的題目爲什麼做錯了,每次對於外語的識別都很準。
所以說你看如今手機端 AI 已經是一個很可用的狀態了,大家平常也可以多試試,說不定會打開新世界的大門。
# 續航 & 充電
充電和續航這方面,Find X9 全系都是 80W 有線和 50W 無線閃充,標準版的電池容量 7025mAh ,而 Pro 版的電池直接幹到了 7500mAh 。。。剛開始託尼看到這個數字的時候非常的不理解,什麼時候一個手機能又有大鏡頭,又有大電池了?
於是我們直接拆了一臺 Find X9 ,跟使用上一代模具的 Find X8s+ 做了一個對比。拆開後蓋,看到內部結構後,你就會發現, Find X9 把大部分空間都留出來給這塊大電池了。
經過拆機之後,我們也可以解答今年 Find X9 系列爲什麼要有這麼大幅度的外觀改動了 —— 在機身尺寸不變且電池、影像都升級的情況下,通過調整多攝的佈局和主板設計,進一步提升了空間的利用率。
我們也分別給兩臺手機做了續航測試,三小時測下來 Find X9 Pro 剩餘電量 78%, Find X9 剩餘電量 74% ,在我們測過同尺寸的機型裏算是頂頂好的表現了。
所以說託尼認爲,如果照這個邏輯下去,往後所有卷大電池的手機,可能都要跟居中的 Deco 說拜拜了。
# 總結
除了以上這些配置,Find X9 全系超聲波指紋, NFC , X 軸線性馬達、紅外這些,也是一個不落應有盡有,要說有什麼短板,我個人還是覺得 Find X9 Pro 的 224g 的重量有些墜手( Find X8 Ultra 的重量爲 226g ),再加上個手機殼的話會顯得稍微有些厚重。
那麼價格方面, Find X9 ( 12G + 256G )起售價 4399 元,Find X9 Pro ( 12G + 256G )起售價 5299 元,跟隔壁 vivo 的 X300 系列仍然保持了心有靈犀的一致,都比小米便宜了 100 塊。
另外發佈會上還有一個小彩蛋,支持 eSIM 的 16G+1T 衛星通信版本,應該是國產首臺支持 eSIM 的設備了,將於 11 月開售。
至於那套很酷的哈蘇影像套裝,售價 1699 ,如果你單要增距鏡不要手柄的話賣 1099 ,這個說實在的確實要比隔壁貴一點,但畢竟是哈蘇嘛。。。( 狗頭 )
總的來說,託尼覺得 OPPO 今年是又把 “ 卷體驗 ” 這件事玩出花了。一方面在影像上又提供了壓榨畫質的新解法,另一方面基礎體驗也沒落下,系統和 AI 都順手好用,是今年水桶旗艦繞不開的一個選擇。
那麼這回 OPPO 的 Find X9 系列掏出來之後,各家廠商的中杯大杯基本也算是到齊了。
不知道看完 9 、10 月份來勢兇猛的新機潮,差友們最中意哪一款呢?
來源:快科技-手機頻道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