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後就沒了朋友?

相信大家都被這個視頻刷過屏 “我的出租屋裏真的有很多蟑螂,但我認識的粥批真的沒有幾個”_嗶哩嗶哩_bilibili

從客觀角度來看,視頻獲得了一千四百萬播放,這說明絕非只是明日方舟玩家在看,而引起了廣泛社會共鳴,而共鳴的背後

——是孤獨。

接下來講講你爲什麼感到孤獨,爲什麼“年味”慢慢淡了?

(點開視頻作爲背景音樂!!!)

“第三次衝擊”

以前人們的社交依賴於學校、公司、家屬區等等,不得不「被動社交」的地理環境。比如老師分配你與你的同桌坐一塊兒,因此你們「自然而然」「避無可避」地成了朋友。如果你不搬離本地,或者不離開某一單位,那麼可能你的社交關係往往能持續一輩子,尤其是在農村。(也分階段,只是階段的終點是死亡。)

注意,長久以來,大多數人會將這種「被動交友」的能力當成是自己的能力,實際上只是環境使然。

因此當時代車輪滾到了「短暫性」的時代,一旦你大學畢業,大家各奔東西,進入不同行業領域,行業的天塹斬斷了以往共同興趣的鎖鏈,老朋友之間不再有共同話題,自己又從未修煉「主動社交」的能力,自然關係慢慢就淡了。

《第三次浪潮》一書在上世紀七十年代就預言,未來由於技術發展極快、引發社會劇變,人的地域、公司單位、朋友社交、乃至於家庭等,都將隨之急劇變化,各種關係持續時間越來越短暫,(據忘記出處的研究數據表明,當代人,尤其是年輕人更換工作的時間越來越短,已縮短到平均兩到三年換一份工作)。

所以作者得到結論,任何關係在未來都將是階段性(且短暫)——隨着我們進入原子化個人社會,孤獨似乎將成爲常態。

最典型的表現就是年味越來越淡,年輕人不再注重走親戚,日本老人孤獨死一度成爲熱門社會問題,普遍原子化——或者說孤獨化。

在飛速變化的世界裏,大家渴望抓住某些不變化的事物(此處有一篇雄文《多巴胺理財》,可惜這裏空間太小寫不下)——倒向宗教也好,擁抱哲學也罷,或者牢牢抓緊傳統價值觀,或者擁抱新思想,都有這方面的原因——在上帝這裏,天國永恆不變。

誰痛苦

我個人向來是迴避型,對新關係既挑剔、又迴避,似乎認定舊關係更爲可靠。因此我主觀上並不願承認這種「階段性」,很長一段時間裏,對舊有關係仍抱有幻想,不過由於糟糕的溝通交流手段,與老朋友們社交時更多是自說自話。

前幾月嘗試挽回已被我破壞掉的友誼時,我竟很委屈地得到一個結論——有時,感覺到自己孤獨時,我只是想要一個朋友。

儘管,我一直用尼采的名句安慰自己(尼采其實並無多少朋友)。但不可否認,人畢竟是社會性動物。

更高級的哲人獨處着,這並不是因爲他想孤獨,而是因爲在他的周圍找不到他的同類。

比如當一個人缺少朋友,缺少一個值得傾訴的人時,往往會尋求一個情感寄託,這個時候他會千方百計與其他人進行深入交流,這種交流並不以利益(摘注:這裏指物質利益)的獲取爲目的,並沒有什麼利益上的滿足和交換,個人試圖與他人建立更穩定、更親密的關係,目的是在情感上獲得支持,爲了給自己一個更好的情感釋放空間

——《深度社交》

誰改變

誰痛苦,誰改變。

在我刻意擴大交際圈(線上)的嘗試中,現在有了一位人格發展更健全許多的前輩偶爾長篇交流,互相建設性批評,儘管偶爾也不認可他的觀點;也有了幾位宗教人士幫我進一步認識了科學與宗教的區別,反而堅定了對科學的堅持;還有幾位能夠時常交流一些有趣日常。

最重要的是,至少有了一門輸出型愛好,養成了閃念筆記創作的習慣(多篇短的閃念整理整理就是一篇長文了),成功從「創造」中獲得撫慰,更多依賴內部評價體系(穩定產生以多巴胺爲代表的積極神經遞質),而不是哭着喊着吸引他人注意力,或者請求他人理理我。

內心豐盈者,獨行也如衆。

我不再那麼害怕失去,而是有了「自己能主動做點什麼」,比如交到新朋友,或者嘗試挖掘一些共同領域來維持延續舊關係,即使挖不到,也敢於好聚好散的勇氣,以及相信自己能不斷提升「能主動做點什麼」區間範圍、效率和帶給雙方或多方更多正面的、積極的價值。

當然也付出了一些代價,和一位朋友徹底絕交、和一位朋友相看兩厭、和一位朋友瘋狂傾瀉負能量後,儘管對方始終恪守禮節,但幾無再言。

沒有人承諾過,成長是無痛的。

或許在人生的某個階段,我路過你,你路過我,陪伴一程,然後,各自修行,各自向前。

我們要做的,就是把這個過程儘可能主動(當然,要講禮貌、講方法)拉得更長一些,但應是積極的,有利於雙方成長的,而非相反。

——我們要做的是,盡情享受當下尚且相伴、互相幫對方變得更好的過程

敬友誼

假如生活有那麼一天,一切努力都失效,

Then LET The Journey(人生旅途) tears us apart。

不要悲傷,不要心急!

憂鬱的日子裏須要鎮靜:

只要心兒永遠嚮往着未來,

生活這個騙子,就會被抓進警察局

敬孤獨、

敬友誼、

敬秩序、

也敬混亂、

敬真誠、

也敬笨拙、

敬流星、

也敬不動的恆星、

敬成長

也敬不完美的過去

敬存在

也敬死亡

敬我們自己、

也敬更好的你、

最後一杯(並沒真喝,這裏是文學表達)

友誼萬歲!

如果再也見不到你,就祝你早安、午安以及晚安!

本來這篇擴充到了七千字,太長我拆成了兩篇文章,如何修煉「主動社交」能力?之實操篇(好像寫完了,待會兒我看看,如果寫完了待會兒發,否則不知道哪天發)

《你實際上的社交能力或許是零。如何修煉「主動社交」的能力》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