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1萬7 最佳入門鏡頭!Z24-70mm f/2.8 SII體驗 幾乎沒有缺點

尼克爾Z24-70mm f/2.8 SII是一款主打高效拍攝體驗的專業鏡頭,最值得吹的兩點便是採用內部變焦裝置,鏡身長度約142mm,重量僅約675g,比上一代尼克爾Z24-70mmf/2.8S輕了約130g(降幅約16%),所以它是目前所有24-70系鏡頭裏唯一內變焦且最輕的鏡頭,沒有之一了。

內變焦設計讓鏡頭對焦時重心不會發生變化,搭配穩定器使用時能始終保持平衡,實現順暢的變焦操作,還能輕鬆兼容遮光罩等多種視頻配件,無需頻繁更換鏡頭或重新安裝配件,只需保持機位與配件的原有狀態,就能充分利用24-70mm焦段調整構圖,在更短時間內獲取更多可用素材。

鏡頭前側的遮光罩體積較大,前口採用77mm濾鏡口徑,遮光罩側面專門設計了小窗,打開後便能手動擰裝濾鏡,but,上一代鏡頭的濾鏡口徑爲88mm,更換這代鏡頭可能需要額外購置新濾鏡,增加一筆消費。

卡口設計了防塵防滴膠圈,進一步提升了使用可靠性,即便它比常規24-70mm鏡頭稍長,但憑藉輕量化設計和穩定的重心分佈,上手後握持感還行吧,與Z8、Z9這類機型搭配都挺好的。

它還是首款採用控制環點擊開關的鏡頭,用戶可根據拍攝場景需求,自由選擇帶點擊感旋轉(每次點擊對應控制環所分配功能的一檔調節)或順滑無級旋轉,而且控制環表面採用了與對焦環、變焦環不同的滾花防滑紋理,僅憑觸感就能快速識別,避免操作混淆。

同時,鏡頭配備了2個可自定義的L-Fn按鈕,能分配與相機Fn1/Fn2按鈕相同的功能,其中頂部的L-Fn按鈕尤其便於豎拍時的順暢操作,減少手部調整的麻煩。

另外,鏡頭還設有切換便捷的對焦限制開關,可將對焦範圍限制在約0.33m及以上,有效避免在同一拍攝位置反覆對焦的問題,即便進行變焦操作,最近對焦距離也能保持不變,讓工作距離始終一致,這種設計特別適合產品攝影或人像拍攝時不希望調整相機位置的場景。不過也有用戶反饋,對焦模式切換鍵的漆面質量欠佳,部分人在短時間使用後就出現了掉漆情況,這可是新品啊····

操作之外,Z2470的對焦性能是其核心優勢之一,這離不開它搭載的特殊驅動單元與細節優化。它沒有采用傳統的SGM馬達,而是配備了尼康自主研發的平滑高速音圈馬達(SSVCM),並搭配高性能導向裝置作爲高速自動對焦驅動單元,不僅實現了快速、精準的自動對焦,還顯著降低了對焦時的噪音與震動。

與上一代尼克爾Z24-70mmf/2.8S相比,Z2470的自動對焦速度提升約5倍,長焦端掃描時間縮短約40%,非常適合拍攝節奏緊湊的體育賽事這類對對焦速度要求高的場景;同時,它在變焦時的對焦追蹤性能也提升了約60%,即便拍攝照片時快速放大變焦,也能準確鎖定主體,從廣角平滑推進到主體特寫的過程自然流暢。在噪音控制上,Z2470的自動對焦噪音降低了約50%,相比操作上一代鏡頭,拍攝時產生的聲響顯著減少,即便在古典音樂會這樣安靜的環境中拍攝,也不會打擾現場演出,拍攝視頻時也不用擔心鏡頭聲音被錄入畫面。

對焦距離與放大倍率方面,Z2470也比上一代有明顯提升。其最近對焦距離在廣角端約0.24米,長焦端約0.33米,而上一代的最近對焦距離約爲0.38米,更短的對焦距離讓拍攝更靈活,廣角端最大放大倍率達約0.21倍,較上一代顯著提升,既能突出拍攝主體,又能展現豐富的背景細節;長焦端最大放大倍率約爲0.32倍,可拍攝具有美麗虛化特性的動態特寫,比如花卉等題材的細節,且因爲內變焦設計,鏡頭不會伸出,進一步避免了意外碰撞的風險。

具體到各焦段的詳細對焦距離,24mm變焦位置約0.24m、28mm變焦位置約0.24m、35mm變焦位置約0.27m、50mm變焦位置約0.3m、70mm變焦位置約0.33m,這樣的參數覆蓋了從廣角到中長焦的常見拍攝需求。另外,Z2470的對焦呼吸效應也較上一代減少到一半以下,改變對焦位置時幾乎不會影響視角變化,讓畫面呈現更爲自然,無論是照片拍攝還是視頻錄製,都能減少視角偏移帶來的困擾。

從實際對焦可靠性來看,Z2470的表現已經可以和索尼同級別鏡頭掰一掰手腕,至於最終誰更出色,則需要根據具體拍攝場景來判斷,但它確實刷新了不少人對尼康鏡頭對焦性能的認知。

對焦表現亮眼,Z2470的光學素質同樣出色,這背後是精心的鏡片配置與光學設計。它採用大口徑雙面非球面鏡片作爲前組鏡片,並巧妙配置ED(低色散)鏡片與非球面鏡片,在優化光學性能的同時,還比上一代採用了更少的鏡片數量,既實現了S-型(S-Line)系列中最高水平的畫質,又進一步減輕了鏡頭的體積與重量。

同時,通過合理配置大口徑雙面非球面鏡片與ED鏡片,Z2470儘可能減少了易產生鬼影和眩光的鏡片使用,再搭配中孔非晶態塗層與抗反射高清ARNEO塗層的光學定製組合,進一步提升了抗反射性能,即便在強烈陽光或人工光源等複雜拍攝環境中,也能獲得從畫面中心到邊緣清晰銳利的影像,避免光斑干擾主體或遮蔽風景畫面。

從實測分辨率表現來看,Z2470的整體表現相當優異,但不同焦距下的性能有所差異。其中24mm廣角端的銳度最爲突出,在F2.8光圈全開時,中心區域線分辨率水平甚至已經超過了一衆24mm定焦鏡頭;

當焦距推至50/70mm時,F2.8光圈下中心分辨率雖不如24mm端銳利,但也完全能滿足日常拍攝需求。

這時候只需將光圈略微收縮至F4,Z2470的中心畫質就能有明顯提升,如果需要拍攝高細節、高頻率的題材,將光圈收縮至F4並專注中心區域拍攝,Z2470完全能適配Z8、Z9或Z7、Z7II這類高像素機型,發揮出設備的全部潛力。

邊角畫質方面,依舊是24mm端表現最佳,F2.8光圈全開時,表現相當不錯;而中長焦段的邊角畫質稍顯遜色。

一樣是收縮光圈至F4後,邊角畫質仍有不錯提升,要進一步將光圈縮小至F5.6,廣角端會因衍射效應略有下降,但中長焦段卻能繼續提升,簡單來說,若想獲得極佳畫質,將光圈收縮至F4或F5.6是非常舒適的拍攝選擇;即便需要大光圈效果,F2.8光圈下的畫質也完全能滿足各類拍攝題材的需求。

抗色散性能也是Z2470的強項,從實拍體驗來看,畫面中基本看不到紫邊,即便對着太陽與樹枝的交界處,放大仔細觀察,色彩表現也依舊純淨,色散控制相當到位。即便在F2.8光圈全開的情況下,也很難在邊緣過渡處發現紅綠邊;只有在最爲嚴苛的場景,對着金屬高光過渡區時,才能看到極少量的異色溢出,但不放大仔細觀察,根本注意不到這種細微色散,整體表現遠超同級別不少鏡頭。

抗眩光能力方面,無論得益於優秀的鍍膜、精良的光學設計,還是到位的內部消光處理,Z2470從24mm到70mm全焦段的抗眩光能力,都堪稱目前測試過的鏡頭中最好的那一兩支。24mm端時,僅在畫面最邊角(光源對角線位置)會出現一團非常淡的淺紫色光暈,光源附近會有輕微炫光,除此之外整個畫面表現乾淨;

到了50mm-70mm端,對角線位置的紫色光暈會消失,僅在光源處殘留少量炫光。即便對着大太陽拍攝,也只會出現輕微的紫色光弧,畫面的對比度與通透性依舊出色,盡顯其抗眩光能力的優勢,在戶外強光環境下拍攝時格外省心。

但是Z2470在畸變與暗角控制上更多依賴後期完成,估計是尼康爲了追求緊湊輕量化設計做出的取捨。24mm端時,鏡頭中心區域有明顯的桶形畸變,邊角則呈現枕形畸變,還帶有輕微的四角拉扯感;35mm端時,畫面整體畸變最小,接近理想狀態;50mm端時,畫面會出現明顯的枕形畸變(向內凹陷);70mm端時,依舊保持明顯的向內凹陷枕形畸變,凹陷程度較大,必須通過後期或機內開啓畸變校正功能來修正,否則會影響畫面觀感。

暗角方面,F2.8光圈全開時,鏡頭四角暗角明顯,邊角相比中心有顯著失光;但收縮至F4光圈後,邊角與中心的失光情況會有明顯改善,畫面亮度變得非常均勻;若進一步收縮至F5.6,基本看不到暗角。我覺得尼康是放棄了純光學追求,開始側重機內矯正,畢竟純光學優化更多是萊卡、蔡司這類品牌的方向,而尼康將綜合能力做上去纔是更貼合用戶實際需求的正道····

在視頻拍攝的特殊優化上,Z2470的果凍效應控制相當到位,明顯針對視頻拍攝做了優化,不同焦距下,會出現約5%的輕微畫面縮放,不仔細觀察完全不會影響畫面表達,無論是拍攝運動場景還是靜態畫面,都能減少因果凍效應帶來的畫面變形,提升視頻素材的專業度。

綜合來看,Z2470擁有極高的分辨率、出色的抗色散表現、快速精準的對焦速度、優秀的抗眩光能力,以及到位的果凍效應控制,同時還兼顧了輕量化與便攜性,無論是照片拍攝還是視頻創作,都能勝任專業需求。它僅有的兩個小缺點是:中長焦段的邊角畫質表現稍遜,需要略微收縮光圈才能改善;焦外虛化表現較爲平庸,沒有誇張的柔化效果。除此之外,幾乎找不到明顯短板,但是價格上確實也對得起好評價是16999元,按照7折的調性大概11000左右能入手就很不錯了(本期內容裏帶水印的爲我實拍,不帶個人水印的事官方實拍,人像啊還是得看模特···)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